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和弦口琴
释义

和弦口琴概述

口琴的结构

口琴的基本结构为簧片、座板、琴格及盖板。

簧片固定在座板上,一般口琴厂生产的口琴均采用铆钉或点焊的方式来固定簧片;为求维修方便,有些人会对座板加工,改造成以螺丝来固定簧片。

半音阶口琴在结构上除了簧片、座板、琴格及盖板外,还有吹嘴、弹簧及按键滑条。其座板上黏有塑制胶片,可有效减少演奏时非发声簧片间隙的空气流通,增加气密度。

常见的十孔口琴是不黏贴胶片的,但为满足单簧片压音的演奏技巧所需,也有只在同一气室(琴格位置)的高音簧片上黏贴胶片的设计。这种在十孔口琴上黏贴胶片的设计称为Half-valving, 由新西兰的口琴演奏者暨改造者Brendan Power提出。

和弦口琴(Chord)的特点

和弦口琴(Chord)最基本的功能是发出和声,可在口琴重奏中使用。其簧片配置以和弦组成音为单位,每一组和声由4~8片簧片组成。一般由口琴厂生产的和弦口琴可发出的基本和声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及属七和弦, 依其型号不同,可能增加增三和弦及减三和弦。

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和弦口琴无法如吉它或钢琴般自由地进行和弦转位。

其他合奏口琴

铜角口琴(Horn)、中音口琴(Bariton)、上低音口琴(Octave)等;能使口琴合奏有更丰富的音色与效果。

著名口琴制造商

[1]Hering Harmonica

[2]Hohner Harmonica

[3]Polle Harmonica

[4]Seydel Harmonica

[5]Suzuki Harmonica

[6]Tombo Harmonica

[7]Swan Harmonica

国内口琴组织

中华口琴会

王氏兄弟1930年创立于上海,后随着政治变迁,分裂为台湾,大陆两会,不过皆由王氏兄弟所领导。台湾的中华口琴会由王庆勋任会长,大陆的中华口琴会则是由王庆隆担任会长。台湾的中华口琴会在1950~70年代相当兴盛,并整合台湾原有的口琴人士,逐渐成为岛内唯一的口琴团体,这也与当年威权政治下政府对单一项目只承认一个人民团体的不成文规定有关。在全盛时期,除了总会之外,有台湾省分会,台北支会,台中支会等等分枝,然而在1980年代以后,随着主要领导人物的老化,规模渐走下坡。目前台湾的中华口琴会已经停止运作,不过中华口琴会台中支会更名为台中市中华口琴会,仍在持续运作中。

香港口琴协会

台湾口琴艺术促进会

在中华口琴会总会因故停止运作后,台湾区音乐比赛(俗称省赛)亦取消了口琴项目,国内口琴环境遭受很大打击,此时一批有识之士合组了台湾口琴艺术促进会,并成功地争取到恢复省赛口琴项目。该会的代表人物有廖训侦,沈友樵,卢鸿麟等人。

博凯爱乐口琴乐团

为中华口琴会(台湾)的后继者,由中华口琴会总会的年轻一代所创立,主要成员为当年中华口琴会总会直接指导的北市各高中口琴社团与OB,创团理事长为林恒。

黄石乐器

亦是大众口琴协会,代表人物为李孝明(即为众人口中的小面老师)。

口琴爱好者协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