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核酸的变性
释义

定义

核酸的变性:在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维系核酸二级结构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受到破坏,DNA由双链解旋为单链的过程。

作用

变性作用是 核酸的重要性质。核酸的变性指核酸双螺旋结构被破坏,氢键断裂,变为单链,并不引起共价键的断裂。引起变性的因素很多,升高温度、过酸、过碱、纯水以及加入变性剂等都能造成核酸变性。核酸变性时,物理化学性质将发生改变,表现出增色效应。

温度

热变性一半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或变性温度,以Tm来表示。DNA的G+C含量影响Tm值。由于G≡C比A=T碱基对更稳定,因此富含G≡C的DNA比富含A=T的DNA具有更高的熔解温度。根据经验公式xG+C =(Tm - 69.3)× 2.44可以由DNA的Tm值计算G+C含量,或由G+C含量计算Tm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7: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