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汉江湿地
释义

汉江湿地(Hanjiang River Wetland),指汉江附近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水体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南部与湖北省北部。 汉江发源于秦岭以南的汉中市宁强县米仓山,东南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西部和中部,进入鄂西后北过十堰流入丹江口水库,出水库后继续向东南流,过襄樊、荆门等市,在武汉市汇入长江。汉江是中国中部区域水质标准最好的大河,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渠首。

简介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环保意识增强,先后在汉江湿地设立了一系列保护区域。

陕西汉江湿地,2008年8月6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

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9年12月16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12月23日,获国家湿地管理中心批准。

陕西汉江湿地

陕西汉江湿地,2008年8月6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

陕西汉江湿地的范围从汉中市勉县土关铺乡田坝到安康市白河县城关镇,包括汉江河道、河滩、泛洪区及河道两岸1km范围内的人工湿地。含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行政区划上包括汉中市、安康市。

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9年12月16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

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其建立将为朱鹮等珍稀濒危湿地鸟类提供良好的繁殖地和栖息地,对于确保南水北调水源地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西起勉县武侯镇,东至西乡县茶镇,南、北以汉江河堤外侧500至1000米处为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6′13″~108°07′09″、北纬33°02′05″~33°11′10″,总面积3360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9785公顷,缓冲区面积6413公顷,实验区面积17407公顷。

汉江国家湿地公园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12月23日,获国家湿地管理中心批准。

汉江湿地公园位于湖北省谷城县城关镇东,汉江以西,北河和南河之间,三面环水,规划区所濒临汉江段长约10公里。湿地内水系发达,植被繁茂,鸟类资源丰富,总面积为21.88平方公里,生态系统完整,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旅游价值。汉江湿地完善的生态环境是谷城县一道天然生态屏障,具有防洪蓄水、调节气候、提高县城环境质量、美化环境、保障城关镇生态安全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多年形成的产业特点、稀有的生态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已纳入谷城县城市发展规划,现规划“六大功能区”,即神农农耕体验区、湿地生境游赏区、汉江文化展示区、湿地科普宣教区、湿地生态保育区和湿地管理服务区。

汉江湿地生态园

汉江湿地生态园,位于湖北省谷城县南、北二河与汉江交汇而成的扇形区域内,三面环水,西偎县城,素有“县城后花园”之称。生态园横跨城关镇9个行政村,面积38.3平方公里,现有无公害蔬菜基地2万亩,养殖水面2000亩,滩涂湿地2万亩,生态林地1万亩,初步形成了集观光农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湿地生态园。

汉江湿地生态园植被茂盛,白鹭群翔,万鸟栖息,渔歌唱晚;村庄阡陌纵横,农舍俨然,湖泊镶嵌其间,一派田园风光;“仙人古渡”、“粉水澄清”、“后湖夜月”之美景,与城内三神殿、明清四合院古建筑遥相呼应,和谐相映。园区极具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目前我们已完成了湖北楚汉江湿地开发有限公司的注册登记和公司组建,我们将本着开发与保护并重,按照“四区一带”的初步规划,加快推动观光农业区、故道游乐区、湿地保护区、古渡商贸区、堤防景观带一线串珠建设,有序推进资源保护性开发和生态修复,挖掘园区的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以期实现生态资源的高水平利用。

观光农业区:以城北农贸市场、北河菜业公司和现有的2万亩无公害蔬菜为依托,积极引进蔬菜生产新品种,全面推行有机肥、生物灭病虫害等无公害生产技术,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打造精品农业、“贡品”农业和极品农业。培育都市农耕业,激发城市居民参与蔬菜、花卉的耕作热情。发展采摘农业、劳作农业和观光农业,吸引人们走向田间,回归自然,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享农家乐,形成集农业生产效益与农耕休闲效益综合提高的城郊观光农业区。

故道游乐区:开发连接南北二河、贯通汉江的滨湖景观,建成1.5万亩湖面的北河故道游乐区。泛树叶小舟,穿杨柳岸下,休闲垂钓,赏“后湖夜月”之景,再现“后湖夜月”美景,打造一批具有汉江特色的生态餐饮业。

湿地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在汉江与二道堤之间,通过在一江两河推行退耕还草、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禁采还滩、禁渔还鱼等措施,恢复3.2万亩天然湿地,积极向省、国家相关部门申报确定湿地保护范围,修复生态环境,有序推进湿地生态保护性开发。

古埠文化区:古埠文博区集谷城名景“仙人古渡”、“粉水澄清”与明清古建筑为一体,留有神农炎帝西进谷城尝植五谷和伍子胥东出谷城的仙人古渡遗址,明代庙宇“三神殿”,大清盛世商会会馆以及李宗仁秘书舒诗庵的故居,这些完好的人文古迹稍加整理包装,便可显现文化旅游价值。通过整合开发,推动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将游览古渡、特色餐饮与购物、老街皮影古建军筑开发利用有效结合起来,打造商贾云集的洼地。

堤防景观带:结合辛集电站建设,形成循环、通畅、便捷的大道,将南北河堤与汉江堤贯通,以堤代路,加强景观建设,发挥其堤防、交通景观等综合功能,形成贯通“四区”的堤防景观带。

根据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确立了“四区一带”格局的初步构想,新成立组建的湖北楚汉江湿地开发有限公司依托汉江湿地生态园,从事生态旅游开发,湿地保护,农、林、畜、水产品种植、养殖、销售,农特产品加工、销售,饮食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业务,以保护湿地为己任,以创造价值为目标,开创千里汉江湿地保护之先河,汲取汉江湿地之精华,打造世人享用之精品。

湖北楚汉江湿地开发有限公司

湖北省谷城县城关镇,地处汉江与南、北二河交汇区域,三面环水,西偎县城。 2007年,湖北省谷城县城关镇就开始注重研究汉江湿地保护开发,并在这一年注册了“汉江湿地”商标,组建了湖北楚汉江湿地开发有限公司。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