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德格尔与纳粹 |
释义 | 图书信息中文名: 海德格尔与纳粹 作者: (英国)杰夫·科林斯 译者: 赵成文 图书分类: 人文社科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书号: 9787301084823 发行时间: 2005年03月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马丁·海德格尔一度热烈拥抱纳粹主义,因而在后现代性的政治文化中留下不和谐的轨迹。作为一名哲学家,他提出了一种旨在“克服”西方哲学的异乎寻常的思想。他的著作作为后现代时代中诸种反哲学、反本质解构运动的主要源泉,对福柯、拉康、德里达、德勒兹和鲍德里亚等思想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在批评者看来,这些思想家的作品中存在某些任和判断上的危险疏漏,他们对海德格尔的颂扬似乎极大地表明了这一点。 本书重新评估围绕海德格尔政治问题的事实与争论,并把它们放置于迈向21世纪的重大政治争论的北景中。理性、现代性、主体性、身份认同以及未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民主等正是其中的议题。此中的关键,不仅关乎哲学的声誉,还事关我们能否成功抵御当今诸种借尸还魂的纳粹主义。 图书目录王岳川序 汉译前言 导读 我所了解的海德格尔 政治遭遇 问题和争论焦点 后现代政治学 沉默和分离 弗莱堡,1933年 野心和遵从 通晓传统 《存在与时间》:取代主体性 存在论知识 存在主义者的词汇 阿多尔诺和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 新的发掘 对革命的投人 与党保持步调一致 国家社会主义的教育 反犹主义 海德格尔写出的文本是纳粹的吗? 纳粹主义话语:民族和劳动 德国 民族此在 支持国家社会主义的哲学 激进的纳粹主义事情结束了吗? 现在解读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后结构主义 谴责的暴力 解构策略 这一邪恶的、由多重因素决定的东西…… 超越界限 纳粹主义和形而上学 一种海德格尔式的伦理学? 存在的历史 海德格尔和勒维纳斯 责任 解构中的伦理学和政治学 一些开放性的结论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