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贵州民族学院科学研究所 |
释义 | 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是贵州民族学院2004年9月调整内设机构后的科研机构之一。现有科研人员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包括在读)4人。贵州民族学院副院长杨昌儒任院长,石开忠教授任常务副院长,李锦平教授、龙耀宏教授任副院长。 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的前身是民族研究所和民族研究中心。 民族研究所建立于1984年9月,柏果成任所长,史继忠、庹修明任副所长。建所后,开展了民族史、民族经济、民族文学、民族人口等学科的研究工作,拍摄了大量的民族风情照片,出版了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社会形态研究》、《贵州瑶族》、《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选讲》等著作,编印了《贵州彝族研究论文选编》、《民国年间未刊县志十二种》等资料集,承担了《贵州省志·民族志》中《布依族志》、《瑶族志》等志书的撰写任务,参加了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和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组织的“六山六水”调查,部分科研人员还承担《贵州民族史》、《方志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1989年,民族研究所更名为民族文化研究所,与民族语言文学系系所合一,潘定智兼任所长,庹修明任副所长。 1992年民族研究所恢复原独立建制,庹修明、李锦平先后任副所长,主持全面工作。1999年6月,彝文文献研究所与民族研究所合并,仍称民族研究所,下设民族研究室和彝文文献研究室。 从1992年恢复建制到2000年9月的八年中,全所共承担了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出版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在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研究、民族经研究、民族教育研究、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彝文文献研究、傩戏傩文化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以民族教育研究成果较为突出,承担的课题就有6项,涉及民族教育与民族经的互动关系,民汉双语教学、民族职业教育、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体制模式、民族地区外语教学语种结构优化组合等各个方面。彝文文献研究和傩戏傩文化研究是民族研究所的强项与特色。彝文文献研究出版了《中国彝史文献通考》等著作多部。傩戏傩文化研究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先后与台湾清华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合作,完成了《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中国西南民间仪礼与艺术》等课题,出版了调查报告集多部。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为了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集中全校的人力、财力、物力、更好地开展民族研究,多出成果、多出精品,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扩大贵州民族学院的科研知名度,落实“三讲”教育整改措施,2000年10月,学校决定以民族研究所为基础,组建民族研究中心,杨昌国任主任,李锦平、潘朝霖任副主任。 组建民族研究中心后,由于研究队伍壮大,财力、物力得以集中使用,因而科研成果大为显著。据统计,2001—2003年,民族研究中心承担科研项目4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4项,省教育厅社科项目10项;出版著作45部,发表论文254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共1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其他奖3项。 民族研究中心科研成果显著,2004年4月29日被贵州省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是全省高校中唯一受表彰的基层单位。 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目前虽然人数不多,但由于全体科研人员一如既往地致力科研,2004年仍取得显著成绩,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10多篇,承担科研项目7项。副院长李锦平教授编著的《苗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于2005年2月获首届贵州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办公室主任李天元助理研究员撰写的论文《贵州彝语地名与生态环境》 2005年5月获贵州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副院长龙耀宏教授2005年5月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随着学校经济状况的逐渐好转,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办公条件已大大改善,现有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传真机等科研办公设备,有基本满足科研需要的图书资料。 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将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下属机构,抓紧完成民族博物馆筹建工作,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继续致力科研,努力把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建设成为省内知名、国内有一定期影响的民族研究机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