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释义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和招收留学生资格,面向省内外招收国家任务生的省属全日制财经类民办普通高等院校。

中文名: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校训:正德厚生,励志修能

类别:全日制财经类民办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类型:综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邵宝华

所属地区:广东广州

主要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财金信息管理系,商贸信息管理系

院校简介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和招收留学生资格,面向省内外招收国家任务生的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现有广州和三水两个校区,校园面积共1413.95亩,设八系(商贸信息管理系、财金信息管理系、物流与公共事务管理系、工商管理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艺术系和外语系)、两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公共基础教学部)和四中心(实验实训中心、校企合作管理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和网络中心),开设45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并设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在校学生11000余人,在编在岗教职员工882人,其中专任教师536人,高级职称教师180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教师218人,具有“双师素质型”教师104人,同时学院从国内著名高校、大型企业和重点行业聘请数百名专家、学者任教。

学院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定规范办学,学院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和谐办学、科学发展”为总策略,实行专家治校,专业知识与技能结合,工学结合之路。

学院主动适应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专业,重视特色专业建设,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学生管理,建立科学严密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软件技术专业被定为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学院以就业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原则,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教学体制;各专业建立了与教学相适应的实习实训基地,积极拓展“订单式”培养的办学模式,为学生就业和继续提升学历创造条件。学院致力于就业质量的提高,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毕业生素质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学院办学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三年荣获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民办)力十强,2007年评为民办高校就业竞争力10强、广州市内保治安先进单位,2008年学院被广东省中小企业局认定为广州地区唯一“省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 的高校。近两年学生在国家级、省、市级各项大赛中获奖218项,其中集体获全国比赛组织奖5项,个人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省一等奖13项。 2010年5月,我院被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教育品牌研究院、中国教学科技发展促进会、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教育基金会等单位联合授予“2010中国十大知名品牌民办院校”称号;2005年-2009年学院被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评估研究中心和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连续5年授予“广东高等职业教育(民办)竞争力10强单位”称号;2007、2008年连续两年被广州市公安局评为广州市内保治安先进单位。近年来师生在全国、省、市各项大赛中获奖380多项,其中集体获全国比赛组织奖5项,个人获全国性比赛一等奖6项,省一等奖28项,并被有关部门指定派人到北京参加奥运志愿者、参与服务全国民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等一些重大社会活动。2009年6月成为广东省第一所按教育部新评估标准接受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民办高校。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了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连续接待了美国、英国、日本、乌克兰、台湾等近十个国家或地区代表团,探讨教育改革和中外合作办学。全国产学研合作协会理事长、教育部原高教司副司长朱传礼,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一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飞船工程软件专家组组长何新贵,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遥感技术专家组组长童庆禧等先后来学院指导工作。

学院师资雄厚,高度重视专业建设。软件技术专业被定为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ERP实训室被评为省级教改示范项目,校园信息化建设被列为高职高专示范点之一,信息化成果在国内推广。

校徽

校徽基准色为蓝色,蓝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象征工商人志存高远、胸怀广阔。

校徽圆形轮廓内部由“工商”两个汉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G”和“S”变形而来,体现学院致力发展“工商”特色。

设计时采用了螺旋桨推进器的概念,让师生看到校徽,就感受到前进的动力!

主体图形又像大海的波浪,寓意工商学院是知识的海洋,莘莘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同时体现学院永立潮头的精神。

校徽下半部分为弧形英文校名,展现学校立足高职、面向世界,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和往来的开放姿态。

校徽简洁明快,但寓意深刻,联想丰富。凸显出工商学院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象征充满青春活力和创新精神,蕴含着学院事业的发达与昌盛。

校训

正德厚生 励志修能

正德厚生:追求高尚品德,明确人生目标。教师要讲师德,敬业、乐业、精业;以师爱为魂,尊重、关爱、善待学生,正己化人、为人师表。学生应有优良品德,牢记忠孝之节、仁爱之心、诚信之品。

励志修能:师生员工要对自己、家庭、社会负责;严于律已,居安思危,身体力行,完善人生。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和专业能力。

校歌

银领人才的摇篮

在祖国的南方,相依在狮子山旁,矗立着一座高等学府,那就是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啊工商学院,您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美丽的校园,到处绿树婆娑,鸟语花香。我们在课室,我们在球场,在实验楼里,在计算机房,到处都涌动着青春的热浪,正德,厚生,励志,修能,校训指引我们成长。今天的工商学子,明天的银领人才。今天我以您为荣,明天我为您增光。增光。

在祖国的南方,相依在狮子山旁,矗立着一座高等学府,那就是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啊工商学院,您是人才成长的好地方,和谐的校园,到处书声琅琅,歌声嘹亮。我们在画室,我们在琴房,在图书馆里,在文化广场,到处都孕育着美好的理想。

亮点优势

先进的办学理念

学院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和谐办学、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创办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目标,做大、做强品牌专业,打造在境内外有影响的特色专业,带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始终将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院以提高和确保办学质量作为学院工作的核心任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拓展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凝炼特色,争创一流。

优越的办学条件

学院设有广州、三水两校区。两地与广州市区呈三角形分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校园树木郁郁葱葱,山水相映成趣。校园面积1413.95亩,其中广州校区568.96亩,三水校区844.99亩。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3000座的大型体育馆、各类球场、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及其它文体活动场所。

学院各类教学仪器设备价值达3589.13万元,建有各种教学实验(训)室98间,多媒体教室63间,语音实验室共500座位,艺体练功大厅2间,演播实验室1间,琴房23间,另有校外教学实习基地142家。

学院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56.62万册,电子图书2140.16GB(相当于32.1万册),生均图书80.63册。中外报刊800多种,并设有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

学院以培养应用能力为核心,以专业实训教学内容与实训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运行“实训-实战-实践”三级递进体系,充分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建立了实验实训基地。

雄厚的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高规格、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在编在岗教职员工882人,其中专任教师536人,高级职称教师180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教师218人,具有“双师素质型”教师104人,同时学院从国内著名高校、大型企业和重点行业聘请数百名专家、学者任教。

广阔的就业前景

学院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咨询与就业推荐服务,加大与政府和优秀企业的合作力度,每年组织多场企业校园宣讲会和中大型校园招聘会,建立了300多个珠三角地区中大型企业实习和就业基地。2011年,学院与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进行深度的人才培养合作,大幅度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学院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扎实、适应力强,其优秀的工作表现深受社会和企业的认同。2010年,广州农商银行、汇丰环球客服公司、中国银行广州海珠支行、广东发展银行、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康师傅控股、万科物业和比利时歌帝梵巧克力公司录用了学院多名毕业生。

多样的深造途径

学院重视推进国际化教育与对外交流,成立了国际交流中心,与美国、英国、日本、南非、乌克兰和泰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多所高校合作。与英国伯恩威尔学院启动合作办学项目,建立了持续交流机制;与乌克兰基辅通讯学院签署《国际教育合作协议》,设立了广东地区留学生赴乌学习等项目;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PBH国际基金会、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台湾岭东科技大学和台湾南台科技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选送了学生赴台湾研习;学院面向外国留学生开办商务汉语培训班等项目,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办学的规模,创办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

为满足广大在校生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学院与广东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多家高校合作开办专升本自学考试。

丰富的校园文化

青年志愿者协会:学院2004年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致力于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团队协作精神,积极构筑和谐校园,现已发展成为花都区最大的志愿者培训基地。

工商论坛: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坛论道,共享思想文化盛宴。

艺术团:2007年3月成立学院艺术团。艺术团是艺术系表演艺术专业学生的基地,更是广大表演艺术爱好者学习、提高的平台。该团由国家二级舞蹈编导张佑铭任总导演,多次参加CCTV、省市及花都区等大型文艺演出和比赛,荣获第七届“中国希望之星”才艺大赛舞蹈金奖等多项奖项。

良好的社会声誉

2005-2010年,学院连续6年被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评估研究中心和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联合授予“广东高等职业教育(民办)竞争力10强单位”称号;2010年5月,学院被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教育品牌研究院、中国教学科技发展促进会、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教育基金会联合授予“2010中国十大知名品牌民办院校”称号;2010年11月,学院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授予“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7月,学院党委被中国基层党建先进集体评选工作组委会、中国基层党建网授予“全国百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院多次被广州市公安局评为“广州市治安内保重点单位先进集体”。

办学层次

学院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财经类高职专科类院校。在此基础上,学院积极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拓展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和社会培训(如职业岗位、职业技能培训);构建多种形式、立体式的高职高专教育体系。

办学定位

以经济类、管理类专业为发展龙头,带动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途径主要为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高素质的和谐高效的领导集体。学院董事长在北京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

,正在暨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院院长是有几十年教育经验德高望重的专家,学院其他领导都是来自名校和大型国企的专家。整个领导集体的和谐高效在校内外得到广泛认可。学院实施教授专家治校,不但拥有一支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教授带领的教学团队,还聘请了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知名学者及其团队来院任教和主持专业建设。

学院领导

我院实行专家治校、名师执教,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部分领导、名师、教授简介如下:

董事长:邵宝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常委,广州市花都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副董事长、名誉院长:姚卿达,中共党员,教授,最早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高级专家之一。 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中山大学,留校任教,曾师从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1981年到日本学习,曾多次到美、英考察;曾担任中山大学计算机系主任,软件研究所所长;香港粤海集团总工程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兼计算机系主任,软件研究所所长,校园网网络专家组组长;1997年应邀到香港大学讲学。

曾任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1984-1998年连任5届),现为名誉理事长;广东省数据库分会理事长;广东省高职高专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曾任多届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专家顾问;广州市信息技术专家组组长;国家软件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国家著名刊物《软件学报》、《计算机科学》编委;广东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广州市东山区、越秀区等政府部门科技经济顾问;新华科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2002年以来,主持“十五”重大攻关计划课题“课件制作与智能答疑工具”的“课件工具系统”。

最新科研成果是“e-motion多媒体创作平台”,属国家“十五”攻关专题主要成果:出版著作九部,发表论文80多篇,目前在全国推广应用。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7项;多次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成果和事迹先后记入到美国国际光荣榜、美国ABI的5000名人录、英国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社的名人录。

院长:张学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在北京大学任教32年,期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密苏里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日本大学做过中长期访问学者,受聘担任日本大学国际关系学部客座教授。两次获得北京大学校级教学优秀奖,担任外交学系教研室支部书记,外交学系研究生专业主任。出版《中国涉外法概论》、《改革危险期》、《经济外交与国际经济秩序》等多部专著,主编或参编《国际政治大辞典》等。

党委书记、学院董事、副院长:钟伟强,中共党员,经济师,高级职业指导师。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学历。曾在广州氮肥厂、中外合作广氮恒丰化工有限公司、英法合资香港氧气有限公司、香港骏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中外企业和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等民办高校担任行政领导管理职务。曾经参加中山大学、英国BOC管理学院与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等中文、管理和人力资源等专业学习与培训,香港回归前后被派往香港一年接受英法合资外国企业管理综合培训实习。

一直以来长期从事中外企业和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熟悉民办高校的日常运作,积极倡导运用现代先进管理方法来推行现代大学的建设和管理,倡导在高校实行教育教学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有效结合的经营管理和规范运作模式。个人论著有、《推行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实行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飞跃》、《诚信是民办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民办高校实施目标管理的探索》、《民办高校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探索与实践》、《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路与对策》等近30篇,其中《试论民办高校院长工作的有效性》获首届“特色民办教育在广东”高峰论坛论文三等奖;《从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看关心后勤外来务工人员的必要性》获广东省高校后勤管理系统2006-2008年优秀论文三等奖。

副院长:吴运昌,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副教授。曾任教研室主任、兴华人才工程电子技术教学团队责任教授、电子与信息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南地区电子线路研究会理事、全国高校电子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华南地区负责人。编著出版八部教材,其中两部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中南地区优秀教材二等奖;撰写发表30多篇科研教研论文。在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作期间曾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主任。

社会合作

学院有招收海外留学生的资格,加强了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连续接待了美国、英国、日本、南非、泰国、乌克兰等国代表团,探讨教育改革和中外合作办学。学院不仅与北京大学等国内

著名高校建立了联系,还与英国享有盛名的伯恩威尔学院等国外高校开展了多种合作,向英国等国派遣实习生。

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与省内外众多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和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厚的联系,并参加了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北京大学校级有关研究项目。

学院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开展建设,与大批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还连续启动了超之维立体影视制作基地、狮岭皮具CAD和艺术设计中心等项目,作为区域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项目得到各级政府和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

校园文化

学院以“正德厚生,励志修能”为校训,教师讲师德、重教风、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与学生交朋友;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守纪,德智体全面发展。学院的求知气氛很浓,实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两个转变。

课堂上师生互动气氛融洽,课余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社团非常活跃,宿舍管理秩序井然,早读时间书声朗朗,晚自习时图书馆一位难求。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师生在国家级、省、市级各项大赛中获奖300多项,并被有关部门指定派人到北京参加奥运志愿者、参与全国民运会服务等一些重大的社会活动。

学校特色

学院校园信息化建设由学院名誉院长、广东省计算机学会连任五届的理事长、广东省高职高专计算机分会理事长姚卿达教授主持,信息化教育教学成果受到主管部门、兄弟院校及社会的广泛好评。学院成立了广州市花都区教育与科技发展研究所,已自主开发创新成果11项,在研项目6项,多项成果在学院内应用,并逐步向社会推广应用。

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校园信息化被列为省高职高专示范点之一,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课件制作与智能答疑工具”课题成果e-Motion练歌台荣获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活动“高等教育组多媒体课件一等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IT类专业教学整体解决方案设计与实践研究”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自主研发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系统”已应用到学院评估活动中。学院获得全国ITAT大赛就业技能赛优秀组织奖,学生获得多个组别全国一、二等奖。

基础设施

学院教学设施先进,生活设施齐备。有教学大楼、行政办公楼、实验大楼、计算机中心、图书馆、体育馆、艺术楼、外语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商场等,有与各专业设置相适应

的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学院校园网络,实现1000MB C光纤到教学楼、办公楼和学生公寓,有用于学习外语的校园无线广播,有400米标准跑道的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齐备的学生体育和课外活动设施。学生公寓宽敞舒适,设备完善,每个房间有独立卫生间和阳台,配备有空调、网络端口、书桌和书架、衣柜、冷热水供应等。

院系概括

计机系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2003年,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办学的规模与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现该系具有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两个专业,一共有5个专业方向,在校学生约500人。其中软件专业有300人。

在办学的过程中能根据市场与企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灵活制定和调整培养计划,强调“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行学历教育与认证证书培训教育,努力与国际国内以及省内著名厂商、软件园等有实力的企业单位建立联合实习实训基地,创建多种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专业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设置成两个专业方向,分别为:

(1)软件技术(含软件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

(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含皮具CAD、影视与会议系统制作)。

其中皮具CAD是针对广州花都地区皮具业较为发达(学院所在的狮岭镇为全国最大的皮具业生产基地)而专门设置为皮具的设计、生产等就业针对性强的专业方向。而影视与会议系统制作方向则是基于该系成功研制E-motion多媒体影视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从事影视、会议和教学方面多媒体制作的专门人才。

该专业拥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共1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双师型教师12人,占46%。外聘兼职教师实践能力较强,教学水平较高,其中教授(2)、副教授(1)、硕士(2)

该专业已拥有设备较齐全的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和两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并准备与华工华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在信息产业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以及劳动部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中,获得较高的通过率。

在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中较先成立教育与科技发展研究所,该所将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研制成功E-motion系列的多媒体网络视频课件生成及教学平台、练歌台等,并在省内多间高校以及中小学校中成功应用,为今后该系开展多媒体教学以及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在省内同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具有较好的示范性作用。

学院领导对该专业的建设比较重视,从人才培养、实验中心的建设、教师进修与图书等方面的建设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活动、教师与学生活动都得到学院方面的大力支持和资金保障。四年来,学院在该专业的总投入为500。仅计算机设备的经费投入就达到224分保证了该专业的教学与实训各方面的工作顺利开展。按学院预算,今后每年用于该专业建设的费用为200上。

由于该院坚持产学研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强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强化双证书的学习模式,在科研、教学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该专业教师共发表论文24篇,编著教材5部,取得广州花都区科技局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立项。科研项目《e-motion练歌台》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软件评比一等奖,《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件、《FlashMX课件》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软件评比优秀奖。学生参加省级或国家级别的各种比赛上获奖,如获“2006LC杯Linux桌面擂台赛”的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等。

外语系

商务英语专业(制三年)

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英语的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特别是听说交际技能,并掌握对外贸易基础理论,熟悉中国对外贸易方针和基本法规,对国际贸易,汇兑及结算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涉外商贸大专层次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主要掌握英语语言的应用,使其成为商贸工作的工具,在毕业后能从事外贸、旅游、教育、翻译、文秘、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设置的主要课程:基础英语、经贸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剑桥商务英语(BEC)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旅游概论、饭店管理、计算机文化基础、办公自动化、国际贸易实务等。

商务日语专业(三年制)

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日本语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及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尤其是日语的听说交际技能,并掌握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和基本法规,较全面地了解国际贸易、汇兑和结算等知识。

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主要掌握日本语的应用,使其成为商贸工作的工具,在毕业后能从事商贸、旅游、教育、翻译、文秘、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日语阅读、日语听力、日语口语、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会计学原理。经贸日语口语、经贸日语函电、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办公自动化、公关礼仪等。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简介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拥有专任教师19人,中教授2人,高级技师3人,中级职称4人,研究生学历9人,外聘教师6人,其中副教授3人,博士生学历3人;外聘实训教师15人,设有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三个专业五个方向。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为重点,倡导学生个性发展。

该系与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飞达音响专业器材有限公司、中山市力泰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广东骏和通信器材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经过了省教育厅专家组审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系还为多家企业实施定向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特需人才。该系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经济贸易系简介

经济贸易系原属于经济贸易管理系,后来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系不断地扩大,成为学院最大的系部,随着学院的发展,经济贸易管理系于2007年分拆为经济贸易系和工商管理系,之后随着经济贸易系的发展,人数不断增多,不得不再次分拆成经济贸易系和财金信息管理系。随着学院的发展,经济贸易系现在名为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现设有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方向)和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以及方向财金信息管理系现有会计、会计(涉外会计方向)、金融管理与实务,会计电算化和保险实务等专业以及方向。财金信息管理系现有学生人数达3000多人。该系师资雄厚,实施名师执教,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有9人,高级会计师有5人,高级工程师1人,审计师1人,研究员1人,其余都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该系还吸收了“双师型”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使教学更贴切社会实际需要。

原经济贸易管理系成立于2000年,原广东商学院花都学院,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办学的规模与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该系学生思想活跃、自律自重,在完成专业知识体系学习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为完善自我、全面发展和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而不懈努力。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十分活跃,学生从中拓展素质,开阔视野,增强能力。该系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切实抓好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理论联系实践”为教学的出发点,注重全面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使学生既掌握必要的创新能力又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该系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居广东省民办职业技术学院的前列,有的专业就业率达100%。

全系教职员工奋发努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改革快速进展。以ERP为教学平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模拟市场运行的创新教学方式正在实施,收到良好效果。

经济贸易系现有ERP实践教学和会计电算化等几个大型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全面的管理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实用英语课程是该校非英语专业公共必修课。该课程学分6分,分二个学期完成。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该课程主要通过系统的语言基础训练与课文讲解分析,让学生扩大词汇量,熟悉英语常用句型,牢固掌握有关英语语法,具备相应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用英语使用的教材: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听说教程、综合练习册、各1-3册,这是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全国高等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它体现了“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覆盖了所要求掌握的实用英语知识和交际能力,突出了“实用为主”的原则。《新视野英语教程》是一套完整的系列教材。由两条主线,三种载练、四个级别构成。《新视野英语教程》有《读写教程》两条主线;《读写教程》由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和《综合练习》组成。《听说教程》由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和综合练习组成;《听说教程》由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组成;《新视野英语教程》是由课本、录音带和光盘三种载体构成,立体化教学资源,《新视野音乐教程》从1级到4级,由浅入深构成一套完整的系列教材。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该院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讲授和上机操作,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具有基本操作技能,为结合专业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工作中计算机应用的需要。该课程通过知识学习和上机操作,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工作特点;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文档的编辑、数据库统计、网上信息的搜索和资源利用,以及幻灯片制作基础等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的考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使学生具备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社会荣誉

学院积极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环境转变,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条件为标准,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09年迈入万人高校行列,顺利通过了广东省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05—2010年,学院连续6年被授予“广东高等职业教育(民办)竞争力10强单位”称号;2010年5月,学院被授予“2010中国十大知名品牌民办院校”称号;2010年11月,学院被授予“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7月,学院党委被授予“全国百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院多次被评为“广州市治安内保重点单位先进集体”、“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

近年来,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性和省、市级各类竞赛活动,获得了市级以上奖项382项,其中获全国比赛组织奖5项,个人全国比赛一等奖6项,省级一等奖28项。

素质教育获奖(部分)

2010年5月,我院被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教育品牌研究院、中国教学科技发展促进会、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教育基金会等单位联合授予“2010中国十大知名品牌民办院校”称号;

2005年—2009年学院连续五年荣获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民办)竞争力十强;

2007、200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广州市内保治安先进单位;

近年来师生在全国、省、市各项大赛中获奖382项,其中集体获全国比赛组织奖5项,个人获全国性比赛一等奖6项,省一等奖28项。

组织奖:

2008年,计算机系、学生处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正保教育杯”第四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中获组织奖;

2008年,学院党总支、团委在由人民网、新华网等全国15家中央级媒体举办的十七大知识竞赛获优秀组织奖(全国十个,名列第一名);

2007年,学院团委在由北京奥组委、中国残联、首都精神文明办等共同主办的“‘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北京2008残奥会知识竞赛”中获最佳组织奖(全国五个之一);

2007年,学院团委在团中央举办的“爱心之水和谐之源——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优秀组织奖”(全国七个之一);

2006年,学院团委在团中央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网上知识竞赛中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全国五个之一)

个人及团队奖:

2009年,经济贸易系学生团队在第二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管理信息化应用技能及创业大赛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2008年,艺术系贺锋林、李改民老师的作品《子夜珠水》一举获得2008“真皮标志杯”中国皮具(箱包类)设计大奖赛箱包类一等奖;

2008年,艺术系陈晨同学获“中国加油——2008中国大学生在线摄影大赛”创意组唯一的一等奖;

2007年,计算机系萧建诗同学在全国ITAT就业技能赛中获3DMAX组别一等奖;2008年又有多位师生获全国ITAT大赛等级奖和先进个人;

2006年,艺术系杨国华、苏丽霞同学在全国明日之星暨中韩交流之星大赛中分别获得摄影组和美术组总冠军;

2009年,学院办公室在由广东省写作学会举办的首届广东省大学生公文写作竞赛中获组织奖;

2009年,学院在“和谐颂”首届中国艺术特长生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获最佳组织单位奖;艺术系李嘉俊获青年A组声乐类美声专业金奖;辛舜玲同学获少年A组综合类声乐金奖、青年A组声乐类美声专业金奖;严尹略同学获青年A组声乐类通俗专业金奖;经济贸易系余航同学获青年A组综合类武术专业金奖;

2009年,一站式服务中心在首届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

2009年,在第三届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钢琴大赛中,艺术系刘佳同学获青年A组金奖;

2009年,艺术系严尹略同学在第九届香港国际青少年“金紫荆花奖”音乐舞蹈大赛中,获声乐(通俗唱法)青年A组金奖;

2009年,在第五届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节中,刘丽银、黄跃鸿、刘莉、郑琼娟分别获一等奖;

2009年,在“金蛙奖国际艺术节”未来之星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才艺总动员评选活动中,经济贸易系余航同学获青年成年组表演类武术金奖;

2009年,在第七届梦想中国全国艺术人才教育成果展(广东省展示会)中,艺术系刘丽银同学获舞蹈项金奖;

2009年,经济贸易系余航同学在首届世界双节棍大赛中,获表演项目一等奖;

2008年,团委在由省教育厅主办、广东商学院承办、中国人才信用网协办的“南粤杯”大学生辩论赛中获团体优秀组织奖;

2008年,院团委学生会荣获广东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优秀团队;

2007、2008年,工商管理系、经济贸易系学生共同组成的创业团队连续获得首届“金钥匙”广东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2银1铜、第六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1金1银。

发展前景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原则,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教学体制;各专业建立了与教学相适应的实习实训基地,积极拓展“订单式”培养的办学模式,为学生就业和继续提升学历创造条件、广开门路;学院致力于就业质量的提高,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09年暑期后,学院保持万人高校规模,将学院的发展重点放在继续完善基本办学条件;以经管类专业为龙头,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立足于广东省民办高校10强的基础上,按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标准进行建设,办成位居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的知名院校。

合作院校

与我院合作的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创办于1978年,隶属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是国家重点高级技工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第一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指定场地,与其合作开办了"高级技工+成人大专"双学历教育,开设专业及专业方向17个。

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是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二级学院,在学院的行政领导下,利用学院丰富的办学资源,承担学院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专升本、高级技工教育、中级技工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教学工作。同时将学院产学研成果服务于中小企业,服务于广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