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叫化窿 |
释义 | 年代:唐朝 地址:庐江县矾山镇小山街道 在唐中宗时期,有班大宏、班二宏兄弟两人从江南逃荒来到庐江,四处行乞,在今小矾山上的一石窟“叫化窿”为栖身之所。偶尔讨得生食,在洞外垒石为灶,举火烧食。灶石经火久而久之的烧烤,经雨淋结出晶莹透明的玉块。出于好奇,班氏兄弟以舌尝之,其味苦涩,不能食用。投入水中随之化去,但见水质澄清,竟有净水之妙用,兄弟俩人如获至宝,十分得意,传扬开来。于是附近村民在农事之余开山辟路,采石煎矾。后人尊称班氏兄弟为采石炼矾的始祖“开山公”,建祠立庙,供为神灵。 原洞较小,从唐代以来,“叫化窿”未遭到破坏,仅有小规模的开采和塌方留下的痕迹,洞深7.4米,总面积80平方米。 2001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