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光猪六壮士 |
释义 | 《光猪六壮士》是由彼得·卡坦纽导演,罗伯特·卡莱尔、 马克·爱迪、威廉·史乃普 、史提夫·惠森 主演的一部喜剧电影,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发行。 中文名:光猪六壮士 外文名:The Full Monty 出品公司:二十世纪福克斯 导演:彼得·卡坦纽 编剧:Jacques Collard 制片人:Paul Bucknor 主演:罗伯特·卡莱尔, 马克·爱迪, 威廉·史乃普, 史提夫·惠森 类型:喜剧 上映时间:1997-8-13 基本信息电影名:光猪六壮士/一脱到底/脱线舞男 外文名称 The Full Monty 导演 彼得·卡坦纽 Peter Cattaneo 编剧: Jacques Collard ....(play Ladie's Night) uncredited & 安东尼·麦卡滕 Anthony McCarten ....(play Ladie's Night) uncredited & Stephen Sinclair ....(play Ladie's Night) uncredited 西蒙·比尤弗伊 Simon Beaufoy ....(written by) 主演 罗伯特·卡莱尔 Robert Carlyle 马克·爱迪 Mark Addy 威廉·史乃普 William Snape 史提夫·惠森 Steve Huison 制作人 Produced by: Paul Bucknor ....co-producer Polly Leys ....co-producer 乌贝托·帕索里尼 Uberto Pasolini ....producer Lesley Stewart ....associate producer 类型 喜剧 发行 二十世纪福克斯 上映日期 1997-8-13 电影介绍英国电影THE FULL MONTY(译作《脱衣舞男》,《一脱到底》或《光猪六壮士》) 讲述在一度作为钢铁工业中心的谢非尔德由于经济萧条,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阴郁的气氛之中。失业工人吉斯和齐齐整日无所事事,东游西荡以消磨时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俱乐部中专为女士表演的脱衣舞行情火爆,受到启发,不禁跃跃欲试。无奈和那些海报上面的健美男士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大受嘲笑。不过他们并不气馁,说服曾作为钢厂高级主管的杰罗担任舞蹈教练并且招兵买马,网罗了一帮潦倒的志同道合者。经过努力这群七拼八凑的艳舞男郎一招一式也颇象模象样。于是邀请了几位女士在废弃的厂房中举行彩排。不料正当舞至酣处,却惊动了警察。一时间洋相百出,尴尬万分。这令他们心灰意懒,萌生退意。没想到他们却因此成为新闻人物,登上报纸头条,令他们骑虎难下。在此进退维谷之际,吉斯和同伴战胜自我,最终一脱到底。 影片上映之后大受欢迎,在很短的时间内登上英国电影排行榜的冠军宝座。在大西洋的另一边也好评如潮,获得奥斯卡奖四项提名(影片,导演,原著剧本,音乐)。更获得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十一项提名,比《泰坦尼克》还多出一项。影片选择一群失业工人为生活所迫而投身女性俱乐部艳舞表演的题材,令人咋舌。影片并无光怪陆离的场景同时一扫类似题材影片的颓废气息而代之以诸多笑料 。影片中多次表现的男性窘境引人注目。吉斯虽然穷困潦倒,但前妻却频频催逼儿子的抚养费,处处阻挠吉斯和儿子见面。几令吉斯心力交瘁。杰罗虽然早已失业,但却每日煞有介事的假装去上班,以免妻子发觉。自己偷偷去当舞蹈教练苦苦支撑,不料妻子却还提议杰罗去滑雪,令杰罗苦不堪言。如此等等,都与吉斯等人不顾体面为博红颜一笑甘当艳舞男郎互为表里。曾经是日不落帝国的绅士们竟然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这不免有点夸大但至少代表了部分的实情。 英国近年以来经济持续衰退,影片中谢非尔德的萧条景象正是英国经济状况的真实写照。英国一贯不乏优秀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永远有漂亮的理论和华丽的言辞,无论何时总是讲究气派和优雅,标榜绅士风度,自我优越感强烈。这在经济低落的时期更为人诟病。THE FULL MONTY 这部大揭伤疤的作品可以说是一部自我解嘲的影片。它虽然带出很多英国社会的阴暗面但无意发掘其深层原因,而将其笔触停留在描述这些英国经济萧条的受害者面对生活困境如何独辟蹊径想出匪夷所思的一招,又如何将男性尊严放在一边,极尽搞笑之能事。全无一点辛酸沉痛之意。好像在说“经济萧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照样有办法”。这大概就是英国式的自嘲吧。 制作公司annel Four Films [英国] Redwave Films 发行公司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美国] (Spain) Gativideo [阿根廷] (Argentina) (video) Hispano Foxfilms S.A.E. [西班牙] (Spain) 20世纪福克斯家庭娱乐公司 [巴西] (Brazil) (DVD) 福克斯探照灯公司 [美国] (1997) (USA) (theatrical) 20世纪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 [阿根廷] (Argentina) UGC-Fox Distribution (UFD) [法国] (1997) (France) (theatrical) 20世纪福克斯德国分公司 [德国] (1997) (Germany) (theatrical) 20世纪福克斯公司 [英国] (1997) (UK) (theatrical) Finnkino Oy [芬兰] (Finland) Abril Vídeo [巴西] (Brazil) (VHS) 其他公司Lee Lighting Ltd. [英国] lighting Capital FX titles and opticals Air-Edel Associates Ltd. [英国] orchestra recording De Lane Lea Sound [英国] re-recorded at Studios CTS [英国] music recorded at RCA Victor [美国] soundtrack Tru-Cut [英国] negative cutting Angel Recording Studios [英国] music recorded at Film Finances Services Ltd. completion bond Corbett & Keene Ltd. [英国] publicity Olswang legal services provided by Movietech [英国] camera equipment Sampson & Allen [英国] insurance The British Steel Stocksbridge Band (Brass Band) [英国] group cast members 累计票房统计全美首映票房:$176,585.00 (单位:美元) 全美累计票房:$45,948,975.00 (单位:美元) 海外累计票房:$211,000,000.00 (单位:美元) 片 长:91 分钟 制作成本:$3.5 (单位:百万美元) MPAA分级:R 级 宣传费用:- 日期 排名 周末票房 上映院数 累计票房 上映周数 8月15日至17日 30 $176,585 6 $244,375 第1周 8月22日至24日 30 $244,767 10 $612,311 第2周 8月29日至9月1日 21 $912,374 36 $1,734,173 第3周 9月5日至7日 17 $769,954 45 $2,723,815 第4周 9月12日至14日 5 $2,914,175 387 $6,012,944 第5周 9月19日至21日 5 $3,022,096 650 $10,254,090 第6周 9月26日至28日 8 $2,752,802 783 $13,999,115 第7周 10月3日至5日 9 $2,253,430 762 $17,229,424 第8周 10月10日至12日 12 $1,901,003 670 $19,877,999 第9周 10月17日至19日 12 $1,734,066 644 $22,389,354 第10周 10月24日至26日 14 $1,656,761 721 $24,656,016 第11周 10月31日至11月2日 12 $1,384,583 721 $26,659,028 第12周 11月7日至9日 14 $1,295,595 591 $28,475,102 第13周 11月14日至16日 16 $1,072,100 508 $30,104,685 第14周 一句话评论Six men. With nothing to lose. Who dare to go.... The year's most revealing comedy. 幕后制作制 擦 影片的重点是这个过程,从中反映逆境中自强不息的精神,跟我国反映下岗工人电影的悲悲戚戚完全相反。俄文片名是指全裸的意思。 发布者: Mtime (2006-03-31 17:46:03) 我来添加花絮·拍摄时也要六位壮士真的是在400人面前全裸脱愈衣舞,导演Peter Cattaneo记称它"一次成功"。 ·片名是英国俚语,意为"整个全部",美国发行方一度为片名感到迷惑因为片中没人叫"Monty"。 ·该片在美国上映时很多电影院都印制了特别传单,上面是对片中俚语的解释,以便观众能更容易听懂对话。 ·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猜火车》导演)曾被邀请执导该片,但他因为故事没有吸引力而拒绝了。 ·该片在英国上映时取得了2亿5690万美元的票房(合1亿6050万英镑),保持着英国历史上票房最高电影的纪录。 我来添加精彩对白Gaz: I've got a degree in ass wiggling, mate. Gaz: 贯伙壕计缸,我扭赣屁阮股隅很有一祟手林。 -------------------------------------------------------------------------------- Dave: The less I eat, the fatter I get. Dave: 埂我吃铁得霹越悯少,仿反滇而越胖。 Lomper: So stuff yourself and get thin! Lomper:仪那渡你就使劲吃知好力减肥! -------------------------------------------------------------------------------- Gerald: He's fat, you're thin, and you're both fucking ugly. Gerald:胜他竹胖,醛你欣瘦耿,你们秩俩都月他煌妈的很丑酿。 -------------------------------------------------------------------------------- Horse: No-one said anything to me about the full monty! Horse:猎谁钾也掩没仗说过媳要柔脱光坝啊! -------------------------------------------------------------------------------- Police Inspector: Does your daddy always take his clothes off in front of you? 匈警探:你揩爸爸经秀常在立你面前舜脱衣喂服房么抬? Nathan: Only when he's rehearsing. Nathan:匪只在夺他练习的时候这趁样终。 -------------------------------------------------------------------------------- Dave: Anti-wrinkle cream there may be, but anti-fat-bastard cream there is not. Dave:抗银皱霜则也篮许臻有,永抗敢脂肪霜可搭没砍有。 影评看到一个关于脱衣舞电影的贴,就忽然想起这部经典的英国片,1亿6050万英镑,这是六个全裸男人价值的证明,无论他们干瘦、肥胖、年老、同性恋、或者阴茎短小,这都没有关系。 我最早看到《光猪六壮士》这个非常港式的译名是在十年以前了,那个时候正流行录象厅和VCD,这个片子理所应当的属于热片,但是那时侯俺们乡土人毕竟对男人的裸体不感兴趣,所以也从来没看过。 由于彻头彻尾的英国范儿,我们可能对它会感觉有点陌生,但是看过《猜火车》的人一定记得里边那个神经兮兮的暴力狂,那就是本片的主演罗伯特卡罗尔——当然,卡罗尔的长相实在不能恭维,魅力完全无法和帅呆了的伊万相提并论。不过如果你看过《28周后》,你也许也会记得那个被感染了病毒的老婆一吻,而变为吸血僵尸的他。 实事求是的说,卡罗尔长了张喜剧脸,你看到他如果不笑,那你的幽默感一定需要再培养,而脱衣舞男这种性感的人物放在他身上,实在让人笑掉大牙。 《光猪》本质上是个小人物的故事,关于男人的尊严和拼死的挣扎,如果你经历过潦倒而卑微的岁月,那看过此片一定能有会心的感动。故事是这样的,在经济衰退的钢铁城市谢菲尔德,工业主使了人们的命运。盖茨和戴夫是其中两个失业的工人,没有工作,却要养活家庭,他们一个瘦猴和一个胖子,身上都带着挥之不去的倒霉气息。盖茨喜欢动脑筋,不过除了拉着戴夫一起偷偷厂里的钢料,他也想不到什么赚钱的法子,直到他看到关于脱衣舞男表演的广告。他妈的!他们可以脱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他这个主意固然荒谬,但是谁说邪门武功就练不成天下第一,再邪也邪不过东方不败不是。不过小胖戴夫对这个主意并不太感冒,因为戴夫从小就因为自己是个胖子而自卑——这里插句题外话,我很喜欢各种小胖子,他们人都很好,又够有趣,很容易相处。我想他们从小就会被人欺负,被人笑话,自己要常常调整心态,所以才历练成现今坚强的小胖们,做猪当如猪坚强嘛——直到最后,戴夫仍然差点没有参加兄弟们的表演,要不是他那美丽温柔的媳妇鼓励他,我想他真的会遗憾后半生的。 而盖茨的脱衣舞男小团体一开始就遇到麻烦,首先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加入进来:要自杀的小伙子隆帕一直灰心丧气,会舞蹈的前工头杰拉德(也失业了)自顾身份不与他们为伍,黑人霍斯太老了胳膊腿都快抡不动了,而性感小伙盖伊又是神经病,总之这真是一个烂队伍。 其后,排舞成了巨大的问题,盖茨根本没有节奏感,而其他人也不知道该如何互相配合——他们根本听不懂杰拉德的话,直到他使用了足球术语。妈的你早这样说不就行了吗!!——这话出自英国人之口,实在太贴切了。 接着,到了真正要脱衣服的一步,大家终于克服种种困难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和衣衫,却被警察当成淫秽小团体而抓了起来,最糟糕的是当场被带走的还有盖茨的小儿子。这事儿可真是丢了大人了,但是因祸得福,得知这个事情大家忽然关注起这个名为FULL MONTY的组合来,都想看看他们将如何表现。 当然,最终结局是圆满的,影片在六个男人脱下皮裤衩的瞬间落幕。 失业,是故事的大背景,因为失业,伴随而来的是失去尊严,自诩绅士的英国男人甚至可以用脱衣舞来挽回败局。这种喜剧的效果是建立在悲伤的现实基础上的,是关于失败者自我救赎的描述。而实际上,温情才是电影的主题,夫妻间的情感,父子间的情感,从误解到理解,从鄙视到尊重,人和人之间依靠信任而得到良好的沟通。萧条悲惨的现实在这过程中则慢慢变得淡薄,因为这件荒诞的事情最终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赚钱,而更多的是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也是本片被视为励志片的原因。 不过我建议还是拿来做喜剧看好了,毕竟这实在是太搞笑了。Over。 关于卡莱尔 1997年,卡莱尔出现了他职业生涯的一个大高潮,就是他接演了四频道的《一脱到底》。 《一脱到底》故事发生在英国工业城市谢菲尔德,卡莱尔扮演的Gaz是一钢铁厂工人,失业又离婚,在儿子、前妻、经济拮据间生活着。 卡莱尔这里几乎毫无表演成分的给观众带来了一个经济窘迫又极爱儿子的英国蓝领形象,年轻、教育不高、缺点多多,但他极爱儿子。与《美丽人生》里极注重儿子心理健康的父亲不同,卡莱尔版的父亲走到哪里都带着个儿子,包括回工厂去偷钢材和跳脱衣舞,他也极注重儿子的成长,所以他带儿子去看足球赛,不过是用逃票的方式。对此,儿子虽然常被他搞得相当没面子,却仍极爱这个不成材的父亲。 倒闭钢铁厂的失业工人聚在了一起,看到小镇脱衣舞男的风光,鬼马的Gaz竟然也想组织个脱衣舞表演,小赚一笔顺便让嚣张的小镇女人们对他们刮目相看。于是一群乌合之众开始为他们的远大目标而奋斗,过程好笑也艰难,又是笑中带泪的英剧。当最后,六壮士终于站到舞台灯光下,在老婆家人的尖叫欢呼声中,这群失败者终于成功了。 前面提到卡莱尔的身世,母亲离家,工人父亲独立将他养大,这浓浓的父子情其实常藏在卡莱尔的电影中。电影中,强悍的罗伯特.卡莱尔常扮演面对孩子就变成一滩水的父亲,如《安吉拉的骨灰》中的失败父亲、如《28周》中的父亲,他们水平不高,也很失败,但绝不对孩子红脸。 关于《一脱到底》 《一脱到底》是百分百英国风格,英国演员、英式黑色幽默、英式桥段、笑中带酸涩的自嘲,还有真实的社会背景,英味之纯使它在看惯大智若愚之作的英国本土更大受欢迎,成为了90年代英国电影复兴的一个高潮。《一脱到底》在当年BAFTA获得最佳电影奖,罗伯特.卡莱尔也终获BAFTA最佳男主角,Tom Wilkinson获得了最佳男配角。 关于音乐 该片音乐也是一特色,常不满英国片爱乱用英国摇滚,《一脱到底》的音乐运用,倒是跟电影其他细节一样绝妙。 卡莱尔在车间扭捏着试跳的是当时流行乐队热巧克力的“You Sexy Thing”(你这性感东西),其他音乐基本也都是非常符合片中主角蓝领身份的。影片最后那段光芒万丈的舞蹈大表演用的是大歌星Tom Jones的You Can Leave Your Hat On,研究一下会发现这歌歌词相当的活色生香,“女士,你可以脱下你的帽子”,极具挑逗意味的歌曲配上六个壮士的脱衣舞,真是相~~当的妙。该片配乐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配乐奖,也是“全英音乐奖”的最佳原声。 Tom Jones的You Can Leave Your Hat On。梅艳芳的“热溶你与我”,与该歌有着极相似的风格。 关于编剧 该片编剧Simon Beaufoy,没有因《一脱到底》获得大奖项认可,而在十年后因《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奥斯卡BAFTA等诸多编剧奖。虽没看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但我觉得《一脱到底》完美却低调、深藏不露却充满智慧,是扮猪吃老虎之作,它才应该是最显露编剧才华的作品。 我太爱这片了。电影中的英国男人总是在女性面前俯首帖耳,受女人的挑剔和奚落不说,现在我索性站到台上脱光给你们看。好吧,其实大女人都爱《一脱到底》。 英国电影背景 英国电影历来都是小成本电影,无法跟美国动辄几千万成本电影来比,尽管满是才华横溢的电影人,却无法改变英国低迷的电影格局。英国电影最常见的情况是,一部惊世佳作,一个才华横溢的电影人,接下来却是长久的默默无闻,好点的结局是转做电视人。 80年代,英国本土电影业低迷,虽有佳片出现,但本土“无票房”的情形终会造成本土电影本土消失。 90年代,一部水平平平的《四个婚礼一个葬礼》被美国爱上了(可能因为里面有个美国女演员吧,该女演员甚至被奥斯卡提名),盛名下该片糊涂的波及回英国,英国人又稀里糊涂接受了一遍《四个婚礼一个葬礼》。尽管红的莫名其妙,但它英国票房2800万英镑这数字,确实是让英国电影业猛醒。(92年《哭泣的游戏》的英国票房是200万,并且算好成绩了)。后来美国又一手炮制如《诺丁山》等美式英剧。 在《四婚一葬》的开头下,越来越低姿态、低到就快要埋到土里的英国电影终于开始复苏。 95年,《浅坟》出现,该片给电影界带着三位年轻英国才子和新希望,《浅坟》受到了英国本土的热情欢迎。次年,年轻才子又一起制造出了更惊天动地的《猜火车》,虽然制片说,他们的目标直指(并且只指)英国本土,却在世界掀起大波澜。虽然它在票房收入上不及《四》一半,但它真正代表着英国电影,和英国电影的兴起。 1997年,《一脱到底》异军猛起,压过《四婚一葬》,在英国,票房惊人地达到4600.2万英镑。 《一脱到底》所获奖项: 1997,英国喜剧奖- 最佳喜剧 1998,奥斯卡 - 最佳配乐 1998,美国舞蹈奖 - 电影杰出成就奖(该片编舞的确杰出) 1998,BAFTA- 最佳电影 - 最佳男主角(罗伯特.卡莱尔) - 最佳男配角 (Tom Wilkinson) 1998,丹麦影评人奖-最佳非美国电影 1998,全英音乐奖- 最佳原声 1998,西班牙布塔卡-最佳艺术剧院电影 1998,意大利多纳泰罗奖- 最佳外国电影 1998,英国迪纳德电影节- 观众奖 - 金 西区柯克奖 1998,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 观众奖 1998,英帝国奖- 最佳英国电影 1998,欧洲电影奖- 观众评选最佳电影奖 - 最佳电影奖 1998,英国晚间标准英国电影奖- 最佳电影奖 - 最佳男主角(罗伯特.卡莱尔) 1998,德国电影节- 最佳外国电影 1998,西班牙戈雅- 最佳欧洲电影 1998,伦敦评论圈协会电影奖- 最佳男主角(罗伯特.卡莱尔) - 年度英国电影 - 年度英国新人(导演Peter Cattaneo) - 年度制作人(Uberto Pasolini) - 年度编剧(Simon Beaufoy) 1998,美国MTV电影奖- 最佳新电影人(导演Peter Cattaneo) 1998,美国制片人协会奖- 最有希望制片人(Uberto Pasolini) 1998,丹麦罗伯特奖- 最佳外国电影 1998,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OCIC奖 1998,西班牙圣.乔迪奖-最佳外国演员(罗伯特.卡莱尔) 1998,美国银幕演员协会奖- 11位演员 1998,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 Cipputi奖 1998,波兰华沙电影节- 观众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