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关于矛盾的研究 |
释义 | 关于矛盾的研究属于皮亚杰研究事业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皮亚杰首先关注能解释智慧的人类知识发生的一般机制问题。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由错误确认、不完全补偿或错误调节的推论引发的去平衡状态。第二部分则探究了为什么这些问题会出现和发生? 书名:关于矛盾的研究 作者:(瑞士)皮亚杰 译者:吴国宏 ISBN:7561744552 定价:29元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9 内容简介《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精华译丛》共有四册,这套丛书所的是皮亚杰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探寻儿童思维的心理发生和科学概念的历史发展之间的连续性。但这并非其新颖之处。真正新颖之处在于皮亚杰所信奉的观点出现了新的转折。继皮亚杰在之前的发展阶段中提出的结构主义方法之后,这套丛书所提出的新的转换性的深入和扩展(的方法)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本书目录总序 中译本前言 序 导言 第一部分 矛盾的不同形式 第一章 微小差异的传递性和累加性 第二章 部分组合中的矛盾 第三章 对非理性和双重反向的反应 第四章 伴随弹簧所经历的矛盾 第五章 与预期不相符时的不同态度 第六章 对可观察事实(天平)进行协调过程中的矛盾 第七章 对镜像和折射现象解释的逐渐连贯一致 第二部分 肯定和否定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由包含的错误对称性所产生的矛盾 第九章 从一个集合到另一个集合的简单或交互转换 第十章 接触与分离 第十一章 量的矛盾与守恒 第十二章 矛盾与空间或影像式守恒 第十三章 满与空 第十四章 与“几乎不”有关的矛盾 第十五章 多种外在因素下的矛盾 结论 注释 译后记 策划者后记 书摘然而,至此问题只是刚刚显现,还远未得到解决,因为我们还需要解释为什么会缺乏这种肯定与否定之间的协调。读者也许会想,在这一章以及第一章中,如果将最初的去平衡仅仅归之为个体所经历的知觉与推论之间的冲突,最后则成功地达成对这些推论的平衡化,是不是太过简单。应该说,在我们介绍个体最初对知觉的依赖,直到最终成功地完成推论性组合的情形下,这当然能够部分地说明问题,但如果从更为广阔的发展角度进行分析的话,在后面几章(七一九)中我们将会看到,其含义将变得更加明确。事实上,我们实验中处于前运算阶段的被试,在开始时通过感知觉所关注的只是客体正面积极的特征,而否定和限制性的特征(对“全部”或对“有些”当作“非全部”的调节,等等)则要到后来通过二级关系的调整或推论才会产生。最初对正面积极特征的倾向甚于负面特征,其结果势必造成当客体改变形状时(守恒测验),主体将这一改变形状的行为(将球搓成香肠状)视作加法性或增加性的操作,而没有看到一个维度的增加必然导致另一维度的减少。与之相对的是,如果守恒的概念一旦建立起来的话,这样的操作就会被视为是客体的某些部分被转移到其他相关的部分去了,这些加加减减必然是联系在一起并互为补偿的,因此,从广义上看,总量的守恒是建立在一种简单的“可交换性”或交换性的基础之上的(见第十章)。在第一章及本章的研究中,我们所观察到的是一种部分相似的发展,尽管实验中包含的客体并没有因为操作而被改变,它们只是被用来加以比较。参加测试的儿童起初很自然地将关注的焦点仅仅局限于知觉以及客体的正面特性方面,认为它们相等或存在差异,而根本未注意可能的局限或负面的任何特性。之后,当呈现冲突时(同时相等又不等,或其中一种情况又会导致另一种情况),他们通常的反应更多的是内在的、当然有时也可能是公开地接受一种错误的认识,在第一章中是认为随着操作圆盘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可能你碰到它时它变大了”——6岁5个月的克里这样解释;“有时它小,而有时它又会变大”——7岁0个月的奥里这样回答),而在本章中则认为只要摆放合适,三角形t1就不再比正方形s大了。在守恒测验中,儿童会认为操作会给单个的客体带来材料方面的改变,从而改变了它们数量上的性质。而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情况与此具有某种松散的对应关系。只有在经历了这一阶段之后,依着加法性方向、与最初的凭借感官相对应的正确解决办法才会被找到和发现。正是在此基础上(为在与所观察到的所谓相等之间的冲突中,延迟发挥作用的非可观察事实或现象留下合理的空间),才会逐渐地达到一种胜利,认为部分累加成为一稳定整体的,总体总是相等;在逻辑比较领域的数量守恒测验中,也不再把操作视为改造,而当作一种转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