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家具大观 |
释义 | 本书是作者胡德生30年以来在故宫博物院从事明清宫廷家具保管与研究的总结之作。全书收入故宫珍藏的明清宫廷家具精品455件(套),约占藏品总量的5%,从类别、材质、装饰等各方面来说,均属当今存世藏品之精华。 书名: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家具大观 又名:胡德生 ISBN:9787800475825 类别:家具制造工艺 页数:723 定价:520.00元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12月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基本信息书 名: 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家具大观(全二册) 作 者:胡德生 出 版 社:紫禁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1 I S B N:9787800475825 印刷时间:2006-12-1 版 次:1 页 数:723 开 本:大16开 纸 张:铜版纸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明清宫廷家具二十四讲(套装上下册)》是作者30年以来在故宫博物院从事明清宫廷家具保管与研究的总结之作。全书收入故宫珍藏的明清宫廷家具精品455件(套),约占藏品总量的5%,从类别、材质、装饰等各方面来说,均属当今存世藏品之精华。 第一、二、三和第八章分别介绍明清宫廷家具的来源、风格特点、种类及其中的绝品;第四、五、六、七和第九章剖析并展示明清宫廷家具的结构、造型、装饰手法、纹样、材质以及陈设、使用,为读者在观赏之余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由表及里、从宏观到微观的登堂入室门径。 全部文物图片及线图使用阿拉伯数字,按照顺序依次编号排列并编制总目列于附录,以便读者检索。 第八、九两章是全书高潮所在,从中可以略见明清宫廷家具的皇家气势与雍容华贵的陈设景观。 作者简介胡德生,男,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中心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培训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教授,中国红木家具网、中国红木家具杂志特邀艺术顾问。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历史系中国史专业,同年10月被分配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家具的保管与研究,主要研究中国古典家具。自1984年起,先后发表古典家具专业论文和文章30余篇,出版多部专著,并受香港、台湾、山西、山东、天津、北京等地区的大学及文化团体邀请举办古典家具专题讲座。主编《国家馆藏文物定级图典》之《明清家具卷》,并在此过程中,制定了《高档木材分类细表》,澄清了多年来社会上对明清家具材质的模糊认识。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器物上的体现,最丰富的载体首推家具。在全国率先将古代家具的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发表了《传统家具与传统观念》一文,将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前言我国家具艺术历史悠久,有文字可考和形象可证者已有3000多年历史。至于有关家具的传说,那就更早了。自从有了家具,它就和人们朝夕相处,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成为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人们起居形式的变化和历代匠师们的逐步改进,到明清时期,家具已发展为具有高度科学性、艺术性及实用性的优秀生活用具,不仅为国人所珍视,而且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也独树一帜,享有盛名,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 明清两代,是传统家具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自唐五代进入垂足式高型家具以来,经宋元时期的高度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加上明初手工艺的繁荣,海外贸易的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形成提供了技术力量和物质条件,使家具艺术发展到了成熟时期。这一时期生产的家具,已具备集科学性、艺术性及实用性于一身的特性。 明清宫廷家具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在民间家具技艺空前发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来自民间,又高于民间,由于工匠技艺精湛,用材精良,所以宫廷家具代表了中国传统家具的最高水平,也是明清家具的精华。 故宫博物院现存明清家具7000余件,年代最早为明代宣德年,最晚为清末民国时期。从整体上看,自明永乐迁都北京到清宣统退位出宫的500余年间,家具艺术经历了明式家具、清式家具、清代晚期家具三个历史阶段,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明式家具以黄花黎木为主,其次为紫檀、榉木和楠木,还有相当数量的雕漆、彩漆和大漆嵌螺钿家具。产地主要有苏州的木制家具,北京的雕漆、彩漆家具,山西的黑漆嵌螺钿家具等。 清式家具以紫檀木为主,次为黄花黎木、花梨木、酸枝木等,漆饰家具也占相当数量。此外还有一部分外国家具,其中大部分是日本家具。清代家具在科学性方面稍逊于明式,但在装饰性方面却高于明式,从而形成独特的清式风格。 目录序言 第一章 明清宫廷家具的来源 一 明代宫廷家具的来源 二 清代宫廷家具的来源 第二章 明清宫廷家具的风格特点 一 明代宫廷家具的风格特点 二 清代宫廷家具的风格特点 第三章 明清宫廷家具的种类 一 床榻类 二 椅凳类 三 桌案类 四 柜橱箱匣类 五 屏风类 六 台架类 第四章 明清宫廷家具的造型与结构 一 造型设计 二 榫卯结构 第五章 明清宫廷家具的装饰手法 一 结构部件装饰 二 线脚装饰 三 雕刻装饰 四 漆装饰 五 镶嵌装饰 六 金属饰件装饰 第六章 明清宫廷家具的装饰纹样 一 龙凤纹纹饰 二 树石花卉纹纹饰 三 几何纹纹饰 四 博古纹纹饰 五 神话故事图纹饰 六 吉祥图案纺饰 第七章 明清宫廷家具的用材 一 木材 二 石材 三 漆材 第八章 明清宫廷家具的绝品 一 纪年款家具 二 特制家具 三 家具之最 第九章 明清宫廷家具的陈设与使用 一 明清宫廷家具的陈设 二 明清宫廷家具的使用 图片总目 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与插图花梨木色彩鲜艳、纹理清淅、美丽。据清谷应泰《博物要览》记载:“花梨产交(即交趾,今越南)广(即广东、广西)溪涧,一名花榈树。叶如梨而无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做桌、椅、器具、文房诸器。”《本草拾遗》载:“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为枕令人头痛。”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榈木,木性坚,紫红色,亦有花纹者,谓之花榈木。可做器皿,扇骨诸物,俗作花梨。误矣。”《广州志》:“花榈色紫红,微香,其纹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又名花狸。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者佳。”《琼州志》云:“花梨木产崖州昌化陵水。”明代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载:“花梨木有两种,一为花榈木,乔木,产于我国南方各地;一为海南檀,落叶乔木,产于南海诸地。二者均可作高级家具。”书中还指出,“海南檀木质比花榈木更坚细,可为雕刻”。明《格古要论》说:“花梨木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色淡者低。广人多以作茶酒盏。”侯宽昭在《广州植物志》时介绍了一种在海南岛被称为花黎木的檀木“海南檀”。海南檀为海南岛特产,森林植物,喜生山谷阴湿之地。木材颇佳,边材色淡,质略疏松,心材红褐色,坚硬;纹理精致美丽,适于雕刻和做家具之用。 按现代植物学研究证明,花梨木并非同一树种,前面己经讲明,花梨木树种尽归紫檀属树种。而花榈木则属于蝶形花亚科红豆属植物。传统认识中的黄花黎木属于蝶形花亚科黄檀属的植物。紫檀属的各种草花梨主产于东南亚和我国广东、广西一带。红豆属的花榈木主产于我国南方各地。黄檀属的降香黄檀(黄花黎)仅产于我国海南岛即侯宽昭《广州植物志》所介绍的“海南檀”。海南檀又称海南黄檀,或降香黄檀。为海南岛特产。将三种不同科属不同木质的木材统称为花梨木,显然不科学。理应将它们区分开来。 还有一种与花梨木相似的木种,名“麝香木”。据《诸番志》载: 麝香木出占城、真腊,树老仆湮没于土而腐。以熟脱者为上。其气依稀似麝,故谓之麝香。若伐生木取之,则气劲而恶,是为下品。泉人多以为器用,如花梨木之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