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元723年 |
释义 | 纪年癸亥年(猪年) 唐开元十一年 日本养老七年 渤海国仁安四年 年表玄宗自东都北巡晋阳,返长安 开元十一年(七二三)正月三日,玄宗将幸晋阳(太原),由东都启驾,十四日至潞州(今山西长治)。玄宗尝官潞州别驾,敕以故第为飞龙宫;赦囚,徒以下皆赦之;免州赋五年。二十五日,至并州(治太原),置为北都,以并州为太原府,刺史为“尹”。二月十二日,还至晋州(今山西临汾)。十六日,祭后土于汾阴。先是去冬张说言于玄宗:“汾阴雎上有汉家后土祠,其礼久废,陛下宜因巡幸修之,为农祈谷。”帝因从之。三月五日,返抵长安。 置大同军 开元十一年(七二三)二月,罢天平、大武等军,以大同军为太原以北节度使,领太原、辽(今山西左权)、石(今山西离石)、岚(今山西岚县)、汾(今山西汾阳)、代(今山西代县)、忻(今山西忻县)、朔(今山西朔县)、蔚(今河北蔚县)、云(今山西大同)等十州。 置丽正书院 开元十一年(七二三)五月,置丽正书院。先是开元五年令乾元殿写四部书,置乾元院使。六年更号丽正修书院,置使及检校官,改修书官为丽正殿学士。本年置丽正院修书学士,如秘书监徐坚、太常博士贺知章、监察御史赵冬曦等,或修书,或侍讲,以张说为修书使以总之,有司供给优厚。中书舍人陆坚以为此属无益于国,徒为糜费,欲悉奏罢之。张说曰:“自古帝王于国家无事之时,莫不崇宫室,广声色。今天子独延礼文儒,发挥典籍,所益者大,所损者微,陆子之言,何不达耶?”玄宗闻之,重说而薄坚。 颁示《广济方》 开元十一年(七二三)九月七日,玄宗亲制《广济方》颁示天下,令诸州各置医学博士二人。其后天宝五载(七四六)八月敕:“朕所撰《广济方》宜令郡县长官选其切要者,录于大版上,就村坊要路榜示;仍委采访使勾当,无令脱错。” 免括逃户 开元十一年(七二三)八月敕:“前令检括逃人,难免烦扰。今天下大同,宜各从所乐,令所在州县安集,遂其生业。”此谓逃户可以随寓而安,不以逃户论。 吐谷浑内附 先是吐谷浑于龙朔三年(六六三)为吐蕃所并,实非吐谷浑所愿,其可汗弃国走凉州,后渐徙居内地。留者畏吐蕃之强,附之多年。近年边地渐靖,其酋帅众诣沙州(今敦煌)降唐,河西节度使张敬宗抚纳之。 张说置长从宿卫 开元十一年(七二三)十一月二十六日兵部尚书张说奏置长从宿卫兵十万人于南衙(即诸卫兵),简京兆(今西安)、蒲(今山西永济)、同(今陕西大荔)、岐(今陕西凤翔)、华(今陕西华县)等州府兵或募白丁充之。准尺八例,一年两番,州县更不得杂使役。仍令尚书左丞萧嵩与本州长官同拣择以闻。此外,尚加玄宗潞州长从兵共达十二万人。此即开元“矿骑”之前身。 改政事堂曰“中书门下” 唐初,三省首长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永淳元年(六八二)中书令裴炎以中书而执政事笔,因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七二三)宰相张说改政事堂名曰“中书门下”(仍设中书省),其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列五房于堂后,即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分掌庶政。 张嘉贞与张说不和,嘉贞因事罢相贬官。设置太原以北节度使,领太原、辽、石、岚、汾、代、忻、朔、蔚、云十州。在京兆、蒲、同、岐、华(包括今陕西中部及山西西南隅)选府兵和白丁十二万,称“长从宿卫”,一年两番,免某杂役。置丽正书院,聚文学之士,任修书、侍修书、侍讲等事,以张说为修书使总其事。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后,分掌庶政。以宇文融为搜括逃户使,进行检括。 大事(1)春,正月,己巳,车驾自东都北巡;庚辰,至潞州,给复五年;辛卯,至并州,置北都,以并州为太原府,刺史为尹;二月,戊申,还至晋州。 (1)春季,正月,己巳(初三),唐玄宗自东都洛阳启程北上;庚辰(十四日),玄宗抵达潞州,下令免除当地百姓五年徭役;辛卯(二十五日),玄宗来到并州,下令在这里设置北都,将并州改为太原府,州刺史改称府尹;二月,戊申(十二日),玄宗回到晋州。 (2)张说与张嘉贞不平,会嘉贞弟金吾将军嘉赃发,说劝嘉贞素服待罪于外。己酉,左迁嘉贞幽州刺史。 (2)张说与张嘉贞不和,恰好张嘉贞之弟金吾将军张嘉犯贪赃罪事发,张说便劝张嘉贞身着素服在外等候皇帝治罪。己酉(十三日),玄宗张嘉贞降职为幽州刺史。 (3)壬子,祭后土于汾阴。乙卯,贬平遥令王同庆为赣尉,坐广为储,烦扰百姓也。 (3)壬子(十六日),唐玄宗在汾阴祭祀土神。乙卯(十九日),玄宗将平遥县县令王同庆贬职为赣县尉,原因是他为迎接天子巡幸,存储了许许多多东西,搅扰了百姓。 (4)癸亥,以张说兼中书令。 (4)癸亥(二十七日),唐玄宗任命张说兼任中书令。 (5)己巳,罢天兵、大武等军,以大同军为太原以北节度使,领太原、辽、石、岚、汾、代、忻、朔、蔚、云十州。 (5)己巳(疑误),唐玄宗下令撤销天兵、大武等军,将大同军改为太原以北节度使,统辖太原、辽、石、岚、汾、代、忻、朔、蔚、云十州。 (6)三月,庚午,车驾至京师。 (6)三月,庚午(初五),唐玄宗抵达京师。 (7)夏,四月,甲子,以吏部尚书王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7)夏季,四月,甲子(三十日),唐玄宗任命吏部尚书王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8)五月,己丑,以王兼朔方军节度大使,巡河西、陇右、河东、河北诸军。 (8)五月,己丑(二十五日),唐玄宗指派王兼任朔方军节度大使,巡察河西、陇石、河东、河北诸军。 (9)上置丽正书院,聚文学之士秘书监徐坚、太常博士会稽贺知章、监察御使鼓城赵冬曦等,或修书,或侍讲;以张说为修书使以总之。有司供给优厚。中书舍人洛阳陆坚以为此属无益于国,徒为糜费,欲悉奏罢之。张说曰:“自古帝王于国家无事之时,莫不崇宫室,广声色,今天子独延礼文儒,发挥典籍,所益者大,所损者微。陆子之言,何不达也!”上闻之,重说而薄坚。 (9)唐玄宗设立丽正书院,招纳了秘书监徐坚、太常博士会稽人贺知章、监察御史彭城人赵冬曦等文学之士,这些人有的著书立说,有的给皇帝讲论文史;玄宗还任命张说为修书使主持其事,有关部门给予这些人的供应十分优厚。中书舍人洛阳人陆坚认为这些人所干的事对国家没有什么益处,只是白白地耗费钱财,打算奏请皇帝将他们全部罢免。张说道:“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国家安定时期,无不大建宫室,增广耳目声色之好,唯独当今天子延纳和礼遇博学的儒者,阐发和弘杨先圣所遗留下来的文献典籍,这样做对国家大有好处,并且耗费的钱财也极为有限。陆子所说的话,怎么如此不明事理!”玄宗得知此事后,愈发推重张说而鄙视陆坚。 (10)秋,八月,癸卯,敕“前令检括逃人,虑成烦扰,天下大同,宜各从所乐,令所在州县安集,遂其生业。 (10)秋季,八月,癸卯(初十),唐玄宗发布敕令:“以前朝廷曾下令清查流失的户口,朕担心此举会搅扰百姓。当今天下大同,应当让百姓各干自己高兴干的事,今后所在州县应当对这些人加以安抚,使他们各有谋生的职业。” (11)戊申,追尊宣皇帝庙号献祖,光皇帝庙号懿祖,于太庙九室。 (11)戊申(十五日),唐玄宗下诏将宣皇帝的庙号追尊为献祖,将光皇帝的庙号追尊为懿祖,将两人的神主迁入太庙九室中受祭。 (12)先是,吐谷浑畏吐蕃之强,附之者数年;九月,壬申,帅众诣沙州降,河西节度使张敬忠抚纳之。 (12)在这以前,吐谷浑畏惧吐蕃势力强大,依附它达数年之久;九月,壬申(初十),吐谷浑酋长率领部众来到沙州投降唐朝,唐河西节度使张敬忠对他们予以安抚和接纳。 (13)冬,十月,丁酉,上幸骊山,作温泉宫;甲寅,还宫。 (13)冬季,十月,丁酉(初五),唐玄宗到骊山温泉,下令改建温泉宫。甲寅(二十二日),玄宗返回宫中。 (14)十一月,礼仪使张说等奏,以高祖配昊天上帝,罢三祖并配之礼。戊寅,上祀南郊,赦天下。 (14)十一月,礼仪使张说等人向玄宗上奏,请求以唐高祖配享昊天上帝,停止实行高祖、太宗、高宗三祖同时配享的礼节。戊寅(十六日),唐玄宗到南郊祭天,下诏大赦天下。 (15)戊子,命尚书左丞萧嵩与京兆、蒲、同、岐、华州长官选府兵及白丁一十二万,谓之“长从宿卫,”一年两番,州县毋得杂役使。 (15)戊子(二十六日),唐玄宗命令尚书左丞萧嵩与京兆、蒲、同、岐、华州长官负责选拔府兵以及未入兵籍的状丁共一十二万人,称为“长从宿卫”,每年分为两班,轮流值勤,并且明令地方州县不得再向这些人征发任何其他徭役。 (16)十二月,甲午,上幸凤泉汤;戊申,还宫。 (16)十二月,甲午(初三),唐玄宗到了凤泉汤;戊申(十七日),玄宗返回宫中。 (17)庚申,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王坐党引疏族,贬蕲州刺史。 (17)庚申(二十九日),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王因偏袒、提拔远亲而获罪,被贬为蕲州刺史。 (18)是岁,张说奏改政事堂曰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分掌庶政。 (18)在这一年,张说奏请玄宗批准将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在中书门下之下分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管理日常事务。 (19)初,监察御史濮阳杜暹因按事至突骑施,突起骑施馈之金,暹固辞。左右曰:“君寄身异域,不宜逆其情。”乃受之,埋于幕下,出境,移牒令取之。虏大惊,度碛追之,不及。及安西都护阙,或荐暹往使安西,人服其清慎。时暹自给事中居母忧。 (19)当初,监察御史濮阳人杜暹曾因查验某事到了突骑施,突骑施人向他馈赠黄金,他坚决推辞不受。他左右的随从对他说:“您现在身在异域,不应拂了他们的盛情。”这样他才接受下来,让人将黄金埋在自己所住的账篷下面,等到完成使命离开突骑施辖区之后,才写信告诉他们,并且让他们自己取出来。突骑施人见信后十分惊异,立即穿越沙漠前来追赶,只是未能追上。后来安西都护一职出缺,有人推荐杜暹前去安西担任这一职务,说当地百姓无不叹服他的清廉谨慎。这时杜暹正因母亲去世由给事中任上辞官回家守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