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公良姓
释义

公良(Gōng liáng)姓源流单纯,出自周朝公子良后代,以祖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上古周代,陈国公子名良,人称公子良,其后人就以他的爵位与名合称得“公良”为姓氏。春秋时,公子良的后代公良儒去鲁国向孔子求学,作为孔子的学生受人尊重,后人就以公良为姓。得姓始祖是公子良。周朝时,陈国有个公子名叫良,人们称他为公子良。公子良的子孙就以“公良”二字作为自己的姓氏,称公良氏。公子良就是公良复姓的始祖。

公良姓溯源

单一渊源:

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公子良之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子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上古西周时期,陈国公子名良,人称公子良,其后人就以他的爵位与名字合称得“公良”为姓氏,称公良氏。

到了春秋晚期,公子良有个后代叫公良孺,去鲁国向孔子求学,成为孔门弟子,并受人尊重。他不仅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还曾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在蒲地(今河南长垣)救过孔子的性命,之后,公良氏一族名声大振。

公良氏族人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公氏、良氏、梁氏者,亦有维系公良氏复姓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公良氏族人皆尊奉公子良为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缺)公良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公良氏,是稀见的姓氏。据《姓氏考略》记载,鼻祖是春秋时期陈国公子良,公子良的后代合其称号中的“公”与名字中的“良”而姓了良。孔子的得意门生公良孺便是其后人。春秋时期陈国位于今河南省的淮阳一带。公良氏的得姓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现今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尉氏,北至延津、长垣,南至杞县、雎县一带地区。

历史名人

公良孺:孔子弟子,春秋时代的陈国人,他不但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还曾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救过孔子的性命。孔子在离开陈国时路过浦国,去会见一个姓公孙的人,因为孔子说出了自己的政见,得罪了许多权贵,被一些人围攻,后被浦人扣留。在情况非常危急时,公良孺号召他的族人来帮助孔子。公良孺驾着五乘私车跟过来说:“划吾从夫子遇难于国,今又遇难于此,吾与夫子又再罹难,宁我斗死!”于是拔剑而出,与众人一道,准备同浦人大战,浦人害怕,就放了孔子,一个个都被吓跑了。公良孺的此番表现,岂非下是孔子主张的“勇者无惧?”

郡望堂号

1、郡望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相当于现在河南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尉氏,北至延津、长垣,南至杞县、雎县一带地区。

东 郡:秦置,治濮阳(今河南省濮阳西),辖境包括鲁西及豫东北。隋曾以兖州为东郡,此兖州由滑州改名,并非今山东之兖州。

2、堂号(缺)

===========================================================

公良姓宗祠通用对联

〖公良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公仆公德;

良知良能。

——佚名撰公良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重字镶嵌公良复姓之“公良”二字的嵌字联。

圣门高弟;

公卿人家。

——佚名撰公良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孔子的得意弟子公良孺及其先人公子良,出自陈国公卿贵族人家。

文承孔圣;

武慑蒲人。

——佚名撰公良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孔子的弟子公良孺,一次,孔子游陈国,带着公良孺一起到陈国蒲地去会见一个姓公叔的人。因为孔子说出了自己的政见,得罪许多权贵,被一些人围攻。在情况非常危急时,公良孺号召他的族人来帮助孔子。公良孺站在众人的最前面,举剑高呼,宁可战死,也要让孔子突围,蒲人见公良孺威风凛凛,气冲斗年,一个个都被吓跑了。

-----------------------------------------------------------------

〖公良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鲁地成名享誉远;

陈国启隆源流长。

——佚名撰公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陈国公子良的后代子孙公良孺,从开国到鲁国孔子门下求学,成为孔子门知名的得意门生(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介绍)。

负笈迢迢学儒道;

挺剑赳赳解蒲危。

——佚名撰公良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孔子的弟子公良孺(见上《公良姓宗祠四言通用联·文承孔圣;武慑蒲人》联之联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