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龚湾巷社区
释义

地理位置

地处合肥市三孝口闹市区,位于合肥长江中路天都大厦西侧的永红路。

简介

龚湾巷辖区面积0.3平方公里,东起金寨路,南临回龙桥路,西至环城路,北靠长江中路。辖区有居民楼22栋,单位宿舍楼29栋,住户2467户,常住人口9061人。社区特点是“四多”,即纯居民户多,拆迁户多,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多。辖区现驻有团省委、省团校、省商务厅、省粮油进出口公司、省妇幼保健所、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安徽天都酒店等省级单位7家,市交警支队、市热力公司、合肥一中、永红路小学、光明影都等市级单位5家,金融机构5家,学校3所,医院4所,老年公寓1所,其中市级文明单位7个,区级文明单位2个。

龚湾巷社居委现有工作人员9人,办公和活动场地面积300平方米,设有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社会保障服务室、计生服务室、社区警务室等。

历史由来

龚湾巷,其巷名的由来缘于巷内曾住有两大户人家,一家姓龚,家主为人称“龚大司马”的清初朝廷重臣龚鼎孳;另一家姓万,家主为地方权贵,人称“万大老爷”。于是,后人便把这条巷道称为“龚万巷”,叫来叫去叫白了,便成了后来的“龚湾巷”。

据记载,龚家人称“合肥龚”,其世代名人很多,明末清初有龚鼎孳,明崇祯甲戌进士,康熙间官至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清朝时有龚照瑗、龚心铭、龚心湛、龚心钊、龚元凯、龚安庆;近有龚镇洲,他的两个女儿都是新中国的外交官,其中,龚普生是我国第二位女大使,曾驻爱尔兰,龚澎是外交部第一位女司长、部长助理。

如今,巷内“万大老爷”家的遗迹早已无处可寻,但位居近代合肥名门望族“龚张李段”四大家族榜首的龚家,除稻香楼、逍遥津等几处遗迹外唯有龚湾巷里的龚家祠堂、龚大塘还令合肥人记忆犹新。

龚家祠堂

龚家祠堂位于今永红路小学内,1982年合肥市政府在校园内立有一块汉白玉石碑,上面清楚地记载着此处就是当年的龚家祠堂旧址。曾经的龚家祠堂由曾任安徽省财政厅厅长、安徽省省长的龚心湛于1926年重建,祠堂刚建成时约有500平方米。据《庐阳区志》记载,解放后还存有5开间寝堂,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其结构为五架梁、前轩、后双步,梁架雕刻繁缛精美,主要有卷草花卉、人物故事,且兼有明清两代风格,又得皖南徽派建筑神韵,专家认为系江淮地区所仅见,可以和一些著名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相媲美。

龚大塘

在龚家祠堂南面曾有一口水塘,因为是龚家的私产,故叫龚大塘。旧时,龚大塘一带的积水由一条向东延伸的水渠,经回龙桥流进九曲河中。据老辈人说,以前的龚大塘是龚家的后花园,四季都有花开,春有桃花,夏有荷花,秋有枫树,冬有腊梅,姹紫嫣红。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中期龚大塘还在,其西半部延伸至合肥一中校园里,水塘的中央有一座小岛,一中里面有一座木质栈桥可以上下小岛。

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旧城改造,龚大塘一带被一栋栋住宅楼房所取代。如今龚家祠堂、龚大塘已消失,留给人们的只有美好的记忆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