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葛洲坝船闸 |
释义 | 葛洲坝枢纽航运工程是“两线三闸”。自1981年6月通航以来,作为配合三峡工程建造的反调节航运梯级工程,极大地改善了长江三峡区域120公里水域的通航条件,大量货船从此安全畅通地出入川江。1982年葛洲坝船闸货物通过量不到 400万吨,之后每年有所增加,到1992年已突破900万吨,在1982年基础上翻了一番。后来又有大幅增长,1994年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 1、2号船闸室有效尺寸为280米*34米*5米,一次可通过一个总载货量为12,000~16,000吨的船队,每次过闸时间约12到15分钟。3号船闸室有效尺寸为120米*18米*3.5米,主要通过3,000吨以下的客货轮和地方船队,每次过闸时间约40分钟,其中冲泄水时间约7.8~8.7分钟。 一、通航标准(三江航道):设计船队: 近期最大船队为“三驳一顶”,即一艘2000马力拖轮顶推三艘1500、1000吨船梭型船队,远景(三峡枢纽建成后)最大船队为“四驳一顶”,即一艘4000马力拖轮推四艘3000吨驳船的船队。 通航流量: 三江正常通航航流量:45000m3/s; 三江近期最大通航流量:60000m3/s; 大江最大通航流量: 200003/s; 通航水位: 上游:▽66±0.5米 下游: 最高水位:▽61米 最高通航水位:▽54.5米 最低通航水位:▽39米 二、货运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2011年12月12日10时许,“长航集运”号等满载的货船驶进葛洲坝二号船闸,标志“万里第一坝”葛洲坝船闸在运行30年后年货运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 据了解,今年是内河水运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年货运量首破亿吨大关,对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葛洲坝二号船闸集控室操作员刘贤华说:“1981年,葛洲坝通航之初,年货运量不足400万吨。首航的货轮‘长江号’和客轮‘东方红号’是当时的顶级代表船,如今因运输能力受限已被淘汰。30年来,长江航运变化真大。” 数据显示,自1981年6月通航以来,葛洲坝船闸年一路攀升,从1982年的约347万吨到目前的1亿吨,增长高达28倍。30年来,葛洲坝船闸安全运行近40万闸次,通过船舶约211万艘次,累计通过货物6.8亿多吨。 据长江三峡通航部门分析,长江货运量不断攀升,主要得益于近年来长江沿江经济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逐年提高,如今过闸船舶一半以上是2000吨以上大型货船,5000吨级以上占1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