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颐墓阙 |
释义 | 概况高颐墓阙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姚桥镇汉碑村,为雅安汉阙博物馆所在地。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建造,为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实的墓阙,是全国现存地面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石阙。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构造高颐墓阙分东西而阙,两阙相距13.6米,阙间有高君宋碑及巨型石辟邪。两阙北壁皆有阴刻隶书铭文,东阙为“汉故益州太守武阴令上计史举孝廉诸部从事高君字贯方”,西阙为“汉故益州太守阴平督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字贯光”。现东阙的主阙斗拱层以上部分和子阙被毁,西阙的主阙和子阙保存完整。西阙主阙高约6没米,子阙高3.39米。为重檐五脊式仿木结构建筑,用多块红色长条石英砂岩堆砌而成。转角斗拱各雕一角兽,界石南、北各雕一饕餮,顶层四周刻贵胄出游、车盖弛马、宴饮行乐等贵族生活场景及张良椎秦皇、高祖斩蛇、季桂挂剑、师旷鼓琴等历史故事,中层刻九尾狐、三足马、龙虎、朱雀等,惟妙惟肖。是研究汉代建筑艺术、造型艺术、地震史的珍贵文物。 高颐阙,主阙13层,高约6米,宽1.6米,厚0.9米;子阙7层,高3.39米,宽1.3米,厚0.5米。阙用红砂石英岩石叠砌,阙顶仿汉代木结构建筑,有角柱、枋斗;;阙身有三车导从,车前伍伯、骑吹、骑吏等马车出行图。其上为五层,第一层南北两面各浮雕一饕、餮,转角大斗下均雕一角神;第二层浮雕内容有“张良椎秦皇”、“高祖斩蛇”、 “师旷鼓琴”等历史故事以及神话故事传说中的九尾狐、三足鸟等;第三层内为人兽相斗的图案;第四层向外倾斜,浮雕有“天马”、“龙”、“虎”等;第五层四面雕成枋头24个,并刻有隶书铭文“汉故益州太守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字贯口(方),正中脊部刻一鲲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