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大环柄菇 |
释义 | 中文学名:高大环柄菇 别称:高脚环柄菇、高环柄菇、高脚菇、雨伞菌、棉花菇等 界:真菌界 分布区域:辽宁、浙江等。 简介品种全称: 高大环柄菇 高大环柄菇自然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江苏、福建、山东、河南、四川、湖南、陕西、云南、贵州等。我国在近年人工栽培成功。高大环柄菇可鲜销,也宜干制,栽培者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加工和销售形式。 高大环柄菇是中大型子实体且菌柄较长的菇类。菌盖多7~20厘米,锈褐色,菌柄长12~28厘米,有可移动菌环。 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①营养。高大环柄菇能利用稻草、麦秸、玉米芯、棉籽壳、牛马粪等草本植物残体,但其分解能力不及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那么强,它需要发酵中多种微生物的先行分解。 ②温度。高大环柄菇为中高温菇类,菌丝生长适温24~32℃,子实体生长20~26℃。 ③湿度。基质含水量以65%左右最好。出菇期大气相对湿度85%~95%为宜。 ④光照和通风。出菇要求光强250~500勒克斯,并需要充足的氧气,但要注意缓慢通风,通风过强易吹损较细长的菌柄,而致倒伏。 ⑤酸碱度(pH值)。以pH值6.5~7.2为宜。 ⑥土。高大环柄菇出菇需要覆土。 栽培工艺其栽培工艺为配料建堆→发酵(方法与双孢菇完全相同)→播种发菌→覆土→调水出菇及管理。发菌期在30天左右,从播种到出菇需35天左右。高大环柄菇要7~8分熟时采收,不可长至完全成熟。 把发酵好的培养料运到栽培场所摊平、压实,用料量15—20kg/平方米。用麦粒种500—700g/平方米,采用撒播,先将菌种总量的75%,均匀撒入培养料内,再用手轻轻提起培养料,让麦粒均匀地沉入培养料中,余下菌种(总量25%)撒在床面上,并覆盖一层薄薄培养料,压平,使菌种和料紧密结合,以稻草、棉子壳、木屑为主或它们的混合料配制成生产种,把菌种掰成拇指粒大小,菌种总量73%,以5厘米×5厘米穴播,剩余菌种撒播封面,播完菌种在料面盖一层薄薄的保湿草。 出菇管理棚内温度尽量保持20—26℃,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通过喷水保持培养料、覆土含有初始含水量,播种后30天菌丝可长满培养料,35—50天菌丝开始扭结出菇,小菇蕾出土时,加大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保持温度在18—26℃,加强通风,同时注意高大环柄菇易被大风吹倒,采后及时清理床面及补土防止病虫害发生。 常用的培养料配方1.稻草和麦秸375公斤,尿素1.8~3.5公斤,石膏7.5~10公斤,石灰7.5公斤,过磷酸钙7.5~10公斤。 2.干牛马粪200公斤,稻草或麦秸130公斤,硫酸铵1公斤,石膏3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