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淳县 |
释义 | 高淳县为南京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南京市南部,被誉为南京后花园,被世界慢城联盟授予“国际慢城”的称号。东邻江苏省溧阳市,南接安徽的宣城市宣州区、郎溪县,西临当涂县,北临溧水县。境内西部为水网圩区,东部为丘陵山区,全境为固城湖、石臼湖和水阳江环抱,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陆路直上宁高高速,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45公里,宁望一级公路、芜太公路直达宁杭高速;水路西进长江黄金水道,东连太湖苏南水网,区位特点十分鲜明。 中文名称:高淳 外文名称:Gao Chun 别名:濑渚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淳溪镇、阳江镇、砖墙镇等 政府驻地:江苏省高淳县镇兴路228号 电话区号:025 邮政区码:211300 地理位置:江苏省西南部 面积:802.8平方公里 人口:42.5万人(2009年) 方言:吴语(宣州片)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渡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高淳老街、银林生态园、游子山风景区、迎湖桃源等 机场:阳江机场 车牌代码:苏A 代码:320125 拼音:Gāo Chún Xiàn,Gaochun Xian 简介高淳县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以南、南京市郊,东邻苏、锡、常,西接安徽的芜湖、宣州、马鞍山。总面积801.8平方千米。2004年底,总人口42.09万人。 高淳县辖8个镇:淳溪镇、阳江镇、砖墙镇、古柏镇、漆桥镇、固城镇、东坝镇、桠溪镇。县人民政府驻淳溪镇镇兴路228号。 明弘治四年(1491年)析溧水县西南部置高淳县,县治设在高淳镇,因以得名。 县人民政府驻淳溪镇镇兴路228号。 地理历史地理高淳县地处江苏南部长江以南、为南京市郊,东邻苏、锡、常,西接安徽的宣城、马鞍山;总面积802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人口43万。境内地势西低东高,西部为水网平原区,东部为低山丘陵区。属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157mm,年平均气温15.9℃,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宜人,生态优越,风光秀丽,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环保优秀县。高淳农业资源丰富,特色物产丰饶。全县有固城湖、石臼湖两大天然淡水湖和长江支流水阳江。是清朝乾隆皇帝钦赐的“江南圣地”,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先后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商品油基地县、省淡水鱼类重点生产基地。56万亩耕地盛产优质粮油,26万亩优质水面,年产螃蟹、甲鱼、青虾、银鱼、珍珠等名特优水产品3.5万吨,以及各种水生蔬菜万余吨。10万亩山地竹林郁郁葱葱,林、桑、茶、果等土特产久负盛名。 高淳工业经济迅速崛起,竞争优势明显。已形成精品陶瓷、机械制造、新型材料、出口服装、生物制药、保健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3个高新技术产品享誉国内外市场,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份额高达48%;建筑、水运、水产三大特色经济闻名全国,支撑起农村经济的“半璧江山”。薛城古人类遗址、春秋古固城遗址、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胥河,明清古街、玉泉古寺等大批名胜古迹保存完好;孔子周游、吴楚争霸、陈毅东征等大批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跳五猖、大马灯、打水浒等民间艺术流光溢彩。近年,开发建设成高淳老街、游子山、迎湖桃源等三大景区,使高淳成为南京及周边城市市民观光、休闲、度假的优选之地。 政区地理2004年底高淳县行政区划一览:辖9个镇:淳城街道、淳溪镇、阳江镇、砖墙镇、古柏镇、漆桥镇、东坝镇、固城镇、桠溪镇、定埠镇。 淳溪镇 面积83.57平方千米,人口107184人。 阳江镇 面积125.03平方千米,人口71595人。 砖墙镇 面积68.88平方千米,人口35545人。 古柏镇 面积50.68平方千米,人口34999人。 漆桥镇 面积53.70平方千米,人口25400人。 固城镇 面积83.46平方千米,人口39261人。 东坝镇 面积78.48平方千米,人口33921人。 定埠镇 面积57.98平方千米,人口27729人。 桠溪镇 面积111.42平方千米,人口44401人。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电子版》整理) 高淳县辖9个镇,17个居委会、166个村委会。面积801.8平方千米,人口42.80万人。(*此处区划地名、面积、人口资料根据“南京市地名网”,估计为2004年资料)* 淳溪镇 镇政府驻淳溪。面积82.6平方千米,人口101330人。辖9个居委会:淳西、河滨、南漪、栗园、淳安、大桥、北漪、凤岭、河城;27个行政村:王村、西舍、渔业、甘村、宝塔、戴村、渭凤、八字角、姜家、河城、铺头、南塘、龙井、城东、驼头、永花、薛城、荣复、双进、邢丰、长丰、长乐、新杨、杨家、花奔、太安、临城。 固城镇 镇政府驻固城。面积83.47平方千米,人口45313人。辖1个居委会:固城;17个行政村:固城、双岗、双全、游山、庙岗、禅林、振兴、曙光、桥头、花联、蒋山、漕塘、前进、三陇、花庙、九龙、义保。 东坝镇 镇政府驻东坝。面积87.84平方千米,人口36890人。辖2个居委会:镇南、镇北;15个行政村:东坝、山庄、沛桥、新建、孙六、中村、东风、松儿铺、红旗、童家、建设、叔同、游子山、和睦涧、傅家坛。 桠溪镇 镇政府驻桠溪。面积114.34平方千米,人口45262人。辖1个居委会:桠溪;18个行政村:桠溪、安乐、观圩、石牌、赵村、观溪、跃进、永庆、尚义、荆山、蓝溪、桥李、松溪、兴旺、顾陇、瑶宕、穆家庄、新塘。 漆桥镇 镇政府驻双牌石。面积52.46平方千米,人口25858人。辖1个居委会:双牌石;7个行政村:漆桥、中心、和平、茅山、双游、双联、荆溪。 阳江镇 镇政府驻沧溪。面积125.03平方千米,人口73035人。辖1个居委会:阳江;40个行政村:新桥、夹埂、官路、保城、双城、永丰、东山、孙王、董牌、肖王、北固、大月、南荡、杨家湾、高墩、西屏、屏埂、太平、狮树、河莲、丁家、宝圩、关王、新正、永联、芮杨、李沈、明光、永富、龙潭、小花、费家咀、丹莲、南埂、西莲、东湖、楼下、一字、南溪、大花。 定埠镇 镇政府驻定埠。面积60.07平方千米,人口28188人。辖1个居委会:定埠;11个行政村:胥河、镇东、韩桥、花义、镇南、新闸、银杏、新墙、河南、青桂、枫园。 砖墙镇 镇政府驻砖墙。面积64.73平方千米,人口36070人。辖14个行政村:仙圩、茅城、三和、水碧桥、陡门、桥湾、北埂陈、凤卞、大涵、港口、四园、夹沟、木樨、永成。 古柏镇 镇政府驻韩村。面积52.62平方千米,人口36035人。辖1个居委会:古柏;17个行政村:江张、段土癸头、丁檀村、韩村、永宋、戴家城、双保、后保、武家嘴、凤纬、袁村、唐翔、黄家、卫棠、双红、联合、古柏。 2005年3月,撤销定埠镇,将其管辖范围分别划入桠溪镇和东坝镇。区划调整后,高淳县辖8个镇: 淳溪镇、阳江镇、砖墙镇、古柏镇、漆桥镇、固城镇、东坝镇、桠溪镇。 自然地理高淳县地形东高西低,分为圩区、半山半圩、山区三大类,水田土壤主要为青泥土、白泥土、黄泥土、马肝土、泥骨土,旱地土壤沙土、黄土、夜潮土等。高淳县东部低山丘陵为茅山山脉的余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延伸,山势平缓,是太湖水系与水阳江、青弋江水系的分水岭—西部圩区是固城、石臼、丹阳等湖的湖积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沟渠纵横交错。东部低山丘陵区河流东入太湖,河网密度较稀;西部圩区河流西通长江,河网密度较大。高淳县东部为茅山、天目山余脉结合部,是蜿蜒起伏的丘陵山区,西部为碧波荡漾的固城湖、石臼湖所环抱,是河网稠密的圩区,总面积约802平方公里。 天目山:雄踞黄山与东海之间。龙飞凤舞俯控吴越,狮蹲象立威镇东南。东西两峰遥相对峙。东峰大仙顶海拔1480米,西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两峰之巅各天成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因而得名。 茅山:地处江苏省西南部的句容市境内,是江苏省境内主要山脉之一。茅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又名金陵地肺山,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西汉年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来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泽世人。后人为纪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简称茅山。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景区面积约为71.2平方公里。 高淳县东部为茅山、天目山余脉结合部,是蜿蜒起伏的丘陵山区,西部为碧波荡漾的固城湖、石臼湖所环抱,是河网稠密的圩区,总面积约802平方公里。主要河流为胥河,横贯本县中部,湖泊有固城湖、石臼湖、丹阳湖。石臼湖:是溧水县、高淳县和安徽省当涂县三县间的界湖,又名北湖,是由古丹阳湖分化而成的。湖水主要来自皖南的青戈江和水阳江水系,由当涂的姑溪河和清水河流入长江,现湖泊面积20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67米。石臼湖与秦淮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明代以前,溧水县城西南的胭脂岗是秦淮河与石臼湖的分水岭,岗北的水属秦淮河水系,岗南的水属石臼湖水系。 固城湖:位于高淳县南部,又名小南湖,湖区分属高淳县和安徽省宣城县,但以高淳县为主,在历史上与石臼湖同为古丹阳湖的一部分。现湖泊面积35.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6米,湖水主要来自安徽的水阳江与青戈江水系,并可通过胥溪河和溧阳、宜兴间的漕河接通太湖水系。石臼湖东岸的固城镇是胥溪河的起点,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于吴国、楚国、越国的军事要邑。 高淳属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渡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157毫米),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9℃。高淳不属于地震带,历史上没有造成灾害性的地震记录。经查证,地块周边地区也没有因为雷电、洪水、干旱等造成自然灾害的记录,故无较大的天灾潜在危险。 经济总量放眼高淳,耀眼夺目的生态景观,郁郁葱葱的城市绿化,亲水显绿的湖滨风光,宽阔洁净的城市干道,特色彰显的园林广场,雅致舒适的居民小区,人群熙攘的商业中心,保存完好的明清古街等,构筑了山、水、林、城遥相呼应、融为一体,分布合理、功能完备,古镇风貌凸现、水乡风格浑厚的湖滨城市。近年来,高淳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县)”、“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环境优美城市”等多项荣誉。近年来,高淳工业迅速崛起,截止2004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928家,其中,外来投资企业630多家,外资(合资)企业116家。全县拥有18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42项高新技术产品,其中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9项,省级高新技术14项。同时,还有10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和27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共创国家级重点新产品8个、省名牌产品18个和市名牌产品16个。建有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各1家,市级技术中心5家,拥有3家上市公司(红太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红宝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以药业化工、机械电子、新型材料、出口服装和绿色食品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占全县工业销售总量的83.5%(其中机械电子16.1%,药业化工33.6%,新型材料14.9%,出口服装12.3%,绿色食品6.6%),五大主导产业基础较好、关联度大、龙头企业支撑强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而且适合高淳环境和资源状况,发展优势较为明显。 2010年全县完成GDP247.26亿元,人均58268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0亿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82元。 工业2010年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539.61亿元,比上年增长27.6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78.01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全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9.85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增加值113.67亿元,比上年增长 26.6%,工业利润为20.19亿元,比上年增长34.5%。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77.50亿元、增加值93.5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2%、29.2%,实现利润18.99亿元,比上年增长35.0%。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继续得到有效控制。 药业化工 全县共有药业化工企业48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家,其中红太阳集团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高新技术产品25个,省级名牌产品12个,市级名牌产品4个。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13家,其中超亿元的3家,超30亿元的1家。该产业主要以生物农药、制剂药及药业中间体和一些精细化工产品为主,主要产品有高效杀虫剂、麻黄素、补钙药、树脂、消防药剂、邻氯苯胺系列、异丙醇胺等。机械电子 机械电子是高淳的传统产业,全县共有机械电子企业189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家,其中高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8个,省级名牌产品1个,市级名牌产品4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2家。主要产品有剑杆织机、热交换器、超高压数控万能水切割机、汽车配件、管道法兰、机油泵、农机配件、分析仪器、电光源制品、线路板、复录机等。 新型材料 全县从事新型材料企业62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家,其中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5个,省级名牌产品2个,市级名牌产品3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3家。主要产品包括日用陶瓷、蜂窝陶瓷载体、组合聚醚系列产品、橡塑制品、轻质碳酸钙、水泥等。 出口服装 服装业是高淳的传统产业,也是新兴产业,全县现有出口服装企业180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达1.3万人以上。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多家,亿元以上企业2家。创市名牌产品1个。产品以夹克衫、羽绒服、衬衫、牛仔服、童装等为主,远销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欧盟、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加工各类出口服装4000多万件(套)。 绿色食品 全行业有85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有6家,超亿元的有2家。其主要产品有脱水果蔬、食用植物油、肉类食品、冷冻食品、豆制品、饮料、有机茶等近60多个品种。11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1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标志。创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志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1个,省著名商标1个,市级著名商标1个,市级名牌产品3个。 城建县城已形成湖滨大道景观区、老街历史文化景区、苏皖农贸服务区、宝塔路商业景观区、镇兴路行政办公中心区、城中居住花苑区、工业新区等七个功能区域,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城区各区域范围的功能定位。 农业农业生产在调整中发展。2010年,全县共完成农业总产值40.84亿元,比上年增长4.6%。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8.36万吨,比上年下降0.8%;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093公顷,比上年下降19.0%,油料产量为2. 24万吨,比上年下降13.5%;蔬菜的种植面积6040公顷,产量达到22.30万吨;食用菌持续增长,总产量达24460吨,比上年增长14.2%。全县茶园面积1318公顷,茶叶产量491吨。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较大调整,粮经比由2009年的46.94:53.06调整为49.31:50.69。 林业生产加快发展。积极推进“绿色高淳”建设工程,全县造林面积为610公顷,四旁(零星)植树41万株,幼林抚育实际面积1910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3120公顷次,水果产量8492吨,年末实有油茶面积80公顷,盆栽植物6.30万盆,观赏苗木65.40万株。 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县养殖水面面积8447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03万吨,比上年增长0.3%,其中:养殖产量达到3.84万吨,与上年持平,占水产品产量的95.4%。2010年,全县螃蟹产量达到12000吨,比上年下降1.5%。 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县年末生猪存栏6.41万头,比上年减少1.1% ;出栏头数12.22万头,比上年减少1.7%;家禽出栏只数为463万只,比上年减少5.5%,肉类总产量为1.64万吨,比上年减少3.6%,禽蛋产量0.92万吨,与上年持平。 高效农业规模进一步得到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拥有高效农业面积10433公顷;拥有设施农业面积3713公顷;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2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2010年,全县新认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4个。县水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全国供销社系统“百强企业”。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2010年共投入资金达2.81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土方830万方,实现一线圩堤达标,建设杨家湾节制闸。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得到提高,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9.71万千瓦。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22万公顷,机耕面积4.58万公顷,机播面积1.47万公顷,机收面积2.39万公顷。 贸易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汽摩市场建成投用,积极引进王子饭店等品牌连锁和特色专卖店,首家苏果、苏宁镇级直营店建成开业。201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8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7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对外贸易有所突破。2010年,全县出口创汇额达到233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0%。全年协议注册外资620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6%。实际到账外资35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1.7%。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2010年,全县交通运输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全年全社会交通运输业增加值3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水运业继续保持了较块的发展速度, 拥有在运船舶953艘208万吨,完成营业收入47.8亿元,比上年增长20.4%。拥有公路营运车辆2411辆;完成客运周转量6.06亿人公里;完成货运周转量4.59亿吨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404公里;年末内河通航里程161公里,完成内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176万吨。 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79亿元,增长15.4%,邮政业务总量2096万元,下降5.6%。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15.35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61万户,其中:城市住宅电话用户3.36万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5.28万户;年末小灵通电话用户0.1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7.04万户。实施电信网络扩容提速工程,年末互联网用户2.40万户,且家庭用户占了87.1%。 财政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20.7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50亿元,增长26.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80亿元,非税收入完成2.70亿元;中央上划收入完成7.21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75亿元,缴库社会保障基金收入2.44亿元;全年一般预算支出19.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5亿元,公共安全支出1.04亿元,教育支出2.97亿元,科学技术支出0.63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2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8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27亿元,环境保护支出0.50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0.48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81亿元,交通运输支出0.42亿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59亿元、住房保障支出0.05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31亿元,缴库社会保障基金支出2.44亿元。 金融2010年年末,全辖区人民币各项存款129.55亿元,各项贷款99.2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2.48亿元和27.39亿元。各项存款中,企业存款22.82亿元,比年初减少7亿元;储蓄存款73.64亿元,比年初增加12.97亿元;农业存款余额13.24亿元,比年初增加4.68亿元。信贷结构得到优化,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49.63亿元,比年初增加12.7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9.11亿元,比年初增加14.69亿元,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0.37亿元,比年初增加7.32亿元。 文教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布局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配置继续优化。高淳县职业教育中心校新校区投入使用。拥有普通中学15所,其中:高级中学4所,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拥有职业中学1所。拥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拥有小学31所,教学点14个。全县普通中学、小学和职业中学在校人数分别为18773、17854、3276人,分别比上年减少1762、406人和169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人数117人。拥有幼儿园31所,在园幼儿9200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6.39%。 科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环保农药、醇胺产业、功能环保陶瓷、超高压水射流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壮大。2010年,有3家企业被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县按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18家。有19个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全县高新技术产品累计总数119个。有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创新型企业;有4个产品被认定为省自主创新产品,新发展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个。全县共申请专利660件,其中发明专利173件。专利授权284件。 文卫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共有医院13个,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实有床位1383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670人,其中:医生530人。全年诊疗总数为156.33万人次。县中医院新址建成开业,固城、古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竣工投入使用。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得到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参加人数达31.87万人,参保率为100%。 文化广电事业日益繁荣。年末全县共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4.68万册,书刊文献外借人次3.6万人次;博物馆1个,接待参观人数4.2万人次。完成保圣寺塔修缮工程。共拥有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1.4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30万户。成为省有线电视“户户通”县。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和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均为100%。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末拥有体育场馆2个,全民健身活动设施111个。群众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举办了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固城湖冬泳活动、环固城湖自行车公路赛、钓鱼、柔力球等一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活动。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在第十七届江苏省运动会上,我县运动员在羽毛球、柔道等项目中获得了4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的较好成绩。 旅游旅游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实施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东延北扩工程,加大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创建力度,打造大山乡村旅游示范村,成功举办第十一届螃蟹节和第二届油菜花节、荷花节、年货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旅游节庆知名度得到显著提升。全年接待游客185万人次,增长22.5%,实现旅游总收入17.8亿元,增长29.0%。桠溪生态之旅区域成为全国首个“国际慢城”。 景区高淳老街 是中国古街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是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街,以古老和奇特而闻名,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老街原名正义街,辛亥革命胜利后,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易名“中山大街”。日军侵占高淳后,改称“和平街”。日本投降后,复名“中山大街”。“文革”期间,又将其更名为“东方红大街”。1982年进行地名普查时,又重新复名“中山大街”。老街风景区目主要有关王庙、高淳民俗馆、杨厅、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高淳民俗表演馆、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乾隆古井等八处景点,以展现古老朴实的古建筑艺术及蕴涵其间的丰富民俗文化为主。老街始建于明初,历经明、清两代500多年的不断建设,历史上形成了一条长800余米(最初为1135米),宽3.5米左右的“一”字形街道。近年来年来,通过不断修缮和改造,禀承“修旧”如旧原则,使老街仍保持了昔日的风貌,依旧飘逸着古色古香的韵味。老街以古典建筑而著称,街中的店铺一般都为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挑檐、斗拱、垛墙、横衍、镂窗齐全,造型别致,古朴华丽。由于明清时期有大量商贾来自皖南徽州地区,故建筑风格带有明显的徽派特色,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街道全用青石和胭脂石铺墁、两侧用青灰色石灰岩条石纵向铺砌,中间用胭脂石横向排列。分布在景区的“乾隆古井”、“关王庙”、“土地神楼”、“道教神像”、“高淳民俗馆”、“杨厅”、“耶稣教堂”以及周边的“保圣寺塔”、“聚星阁”等景点,都各具特色,内容极其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高淳民俗馆”内展示道教神画像。保存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依然清晰完好,依然色彩绚丽。再如陈列在“高淳民俗馆”内的砖雕石(木)刻,线条流畅,刀法细腻,布局合理,神态逼真,唯妙唯肖,巧夺天工。目前陈列在“高淳民俗馆”内的1600余件展品,从不同侧面展示了高淳农、渔、纺织业生产和雕刻、陶瓷、炻器、民间音乐、舞蹈、地方戏剧等生产、生活诸多方面的状况及地方民俗风情,再现了高淳人民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堪称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以高淳民间文艺活动为例,就有跳五猖、大马灯、打水浒、荡旱船,打莲湘、挑花篮、打锣鼓、蚌仙舞等等。高淳老街的特色商品名闻遐迩。老街的特色产品十分丰富,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产品有大众布鞋、羽毛贡扇、珍珠饰品、玉泉炻器、香干豆腐、风味糕点、云溪香鹅、固城湖螃蟹等等,其中以羽毛贡扇最负盛名。明嘉靖年间,高淳羽扇传进皇宫,深得皇室青睐,成为皇室贡品。1951年,高淳制扇艺人为了感谢党和人民政府对羽扇行业关心和支持,挑选最好的羽毛雕翎,精心制作了四把宝剑式象牙柄的大型羽扇,分别赠送给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国家领导人。 高淳老街近年来已成为全国重点影视拍摄基地,电影《黄桥决战》、《将军的抉择》、《张文祥刺马》、《银楼》及《半个冒险家》,央视连续剧《大江风雷》、《红与黑2000》、《风雨中国心》均在此取景拍摄。 游子山风景区 游子山真如禅寺是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安徽大九华山下院,坐落在省级森林公园游子山,占地面积100多亩,也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向东并排两道山门,南北两道山门相距99米,都是三门并列牌坊式仿古建筑。中门上方嵌刻“真如禅寺”四个大字,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迹。进入禅寺北大门,脚下是宽阔的车道,左边紧靠围墙是一个占地约10亩的三角形放生池。墙栏护堤,毛石护坡,碧波荡漾。车道右边是三层11间的宾馆,一楼中间是“地藏殿”,九华山大愿地藏王菩萨暂供在这里。宾馆左边是五间厨房,内设斋堂。右边是“玉佛殿”,内供三尊国内罕见的玉佛,是天津居士出资从缅甸请来的,大殿气势雄伟,向下九九八十一层台阶,全是汉白玉栏杆。“玉佛殿”斜对面是华东第一大石佛,高21米,重达千吨,由135件佛体组合而成,名为“阿弥陀佛”。顺着露天大佛边的车道,稍一拐弯,直通山上大雄宝殿,途经一个正方形放生池,池不大而深,白色水泥栏杆护沿,池中四角,石雕四龙探头,妙趣横生。从下直上一百二十九级台阶,两边也是汉白玉栏杆。从上至下每隔二十七级台阶是一个大平台,第一平台正中有石雕九龙壁;第二平台有石雕九凤壁。平台左右各一头石雕麒麟。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三尊大佛,两侧是石雕十八罗汉,背后是“观音海岛”文殊、普贤,大殿上装有幻彩灯,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大雄宝殿西侧是“大悲宝殿”,殿内中间供着四面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两边是84大悲、32应身像,后边是中华六祖圣像,工艺精湛,令人赞叹。大雄宝殿东边,大悲宝殿。游子山真如禅寺总投资已达5000多万元人民币,越来越被国内外各界人士所仰望。2003年5月22日,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视察了真如禅寺,并和当家师释果圣合影留念。2004年6月4日,中央总书记、军委主席江泽民参观九华山与真如禅寺主持释慧深法师合影留念,这将给游山真如禅寺增加无尚的风采。 游子山,四次易名,先叫绵山,后为凉山,孔子到此一游,又叫作游子山,后来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此改名叫游山。游子山景色秀丽,形如双龙戏珠,真如禅寺便建在这双龙环抱之中游子山真如禅寺,已成为高淳县的旅游风景区之一,是南京市的后花园。 迎湖桃源 迎湖桃源旅游度假中心位于高淳县城南的永胜圩内,占地面积1600多亩,其中三分之二为水面。园内天旷地平、屋舍严然、环境宁静、空气清新;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夹岸桃柳、花红叶绿;荷池飘香、鱼蟹满塘、水乡风情浓郁。自2000年开发以来,已建有苏源会议中心、钟山宾馆迎湖会议中心、桃源鱼庄、湖滨渔村、蟹文化展馆、蒂姆户外拓展基地等会议休闲场所,是集旅游观光、会议培训、垂钓休闲、水上娱乐、农事参与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2005年争创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荡过铁索桥,穿插过桃花林,就可以到达一条桃花掩映的长堤。长堤东边,固城湖碧波荡漾,花山、秀山在远处宛如淡墨留痕,可谓之“世外桃源”。迎湖桃源是在联合国“2814”项目渔场基础上兴建,景区建设注重发挥永胜圩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着重体现鲜明的水产特色,区内名特优产品十分丰富,而且有全国首家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有机螃蟹养殖基地,有3000米藕蟹养殖风光带。迎湖桃源是人间仙境,迎湖桃源是世外胜境,她欢迎各位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银林生态农业园 位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南京市高淳县,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地处国家AA级景区、省级森林公园游子山南麓,距宁高高速公路出口处五公里,位于芜太一级公路青山段,距南京市区一小时车程,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五十公里。本区总占地面积600余亩,其中天然水面百余亩,香樟林、竹林、茶园、蔬菜生长基地四百余亩。目前下设餐饮部、会议中心、客房中心、桑拿中心、垂钓中心、马场、农趣园、珍禽养殖、孔雀园、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等各类特色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区内环境宁静,空气清新;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香樟林立,竹海情深;鸟雀清脆,农家风情浓郁。工作之余,驱车而至,踏着青草,穿过樟林,走进农家木屋,品尝高淳特色农家土菜和山庄野味,放飞心情,回归乡野,是体验农家生活,感受自然之美的绝佳之地! “生态之旅”风光带 “瑶池生态之旅”风光带位于桠溪镇西北部,是一处整合了丘陵生态资源而形成的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生态农业为一体的农业综合旅游观光景区,也是南京最长的自驾游景区。区内“生态之旅”观光道路全长48公里,起伏跌宕、蜿蜒曲折,盘旋于顾陇、瑶宕、穆家庄、蓝溪、桥李、荆山村之间,区域面积达2.5万亩,涵盖了瑶池、桥李两大观光园区和大官塘、早园竹基地、黑桃皇后大蓬葡萄园、有机茶叶园、瑶池瓜子基地、桃花村、天地戏台、状元山、兴地农果园、台钓基地、荆山竹海等众多景点,区内景色自然天成,质朴秀美,并将民间传说、文化古迹、自然风光有机结合,充分彰显了桠溪得天独厚的生态特色。“瑶池生态之旅”风光带时而依山傍水,时而穿林越山,沿途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尽显田园风光、山林情趣,不但能让游客领略到登山揽胜、赏竹观松、抓鸡摘梨的乐趣,更能让游客感受到四季瓜果香,把酒话桑麻的农家风情,它是一条融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农事参与的生态之旅、文化之旅,更是一条富民强镇的希望之路。 桥李生态农业村 桥李生态农业村位于高淳县桠溪镇西北部溧水、溧阳、高淳三县交界处的丘陵山区。全村总面积8.2平方公里,拥有7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782户,总人口2583人,被评为市“文明村”、“百强村”,县“有功单位”和省生态农业示范村。 村内山清水秀,风光宜人,有“世外桃源”之美称。近年来,随着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按照农业体验区、游客休憩区的功能布局,围绕生态村的要求,村里先后建起了千亩有机茶叶基地、茶厂、千亩早园竹基地、优质果树基地、花木苗圃基地、吊瓜基地、千头养猪场、百头养鹿基地、万只养鸭基地、垂钓基地、古戏台及张巡纪念馆等景点,同时还有游客农事参与区及跳马灯等自娱自乐区。除了景点外,村里乡土文化资源也极为丰富:有跳五猖、狮子舞、舞龙、小马灯、荡旱船、唱春歌等。旅游土特产品有:吊瓜籽、早园竹(鲜笋、干笋)、云溪食品系列(盐酱鸭、乳鸽、酱鹅、香鹅等)、鹿产品系列(鹿茸酒等)、有机茶叶、草莓、葡萄、豆腐干、梅干菜系列、蒜菜、欢团、布鞋、羽毛扇等。农家土菜富有特色。 美食高淳县物产丰饶,特色鲜明。珍珠工艺、贝雕工艺品精巧美观,丰富多彩;玉泉炻器精致实用,十分畅销;高淳菜肴,乡土特色,咸辣适宜;高淳羽扇,精巧雅致,取凉上品;老街豆腐干,味美可口,闻名遐迩;青山碧螺春,形美味醇,茶中珍品;固城湖螃蟹,体大味鲜、闻名遐迩。 固城湖螃蟹:产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苏省高淳县。其优良的苗种、优质的水源、优美的环境使高淳固城湖螃蟹具有肉质细腻、脂红膏腴等特点,是招待亲朋好友的绝美佳肴。固城湖螃蟹“四个第一”誉满华厦:全国第一个有机螃蟹、国家级长江系河蟹原种场、全国首个河蟹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全省第一个水产类著名商标。近年来,固城湖螃蟹以其独特的品质荣获“中国市场公认知名品牌”、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江苏省名牌产品、江苏省消费者协会放心食品、江苏省优质大闸蟹“金奖蟹星”、“南京市民喜爱的十大名牌农产品”、“第十届全运会指定专用螃蟹”等称号。 老街糕点:高淳民间有每逢结亲、婚嫁、造房、迁居、生育、祝寿等婚丧喜庆送糕点的习俗。因“糕”与“高”谐音,故被民间用来作吉祥物。高淳的糕点作坊全县有近百家,以云片糕、麻玉糕、软香糕、芙蓉糕为大宗产品。所出产品糕粉细腻,配料纯真,道道工序讲究,务求质优味美。老街现有“夏家”和“张记”两家糕坊。 千里香飘豆腐:高淳地道的菜品,原材料全部由当地农民亲手制作,色泽浓郁,悠远飘香,传承千年。 特产青山碧螺春:高淳地方名茶,产于风景秀丽的高淳东部青山丘岭,这里土地肥沃,风光旖旎,林壑优美。相传清康熙皇帝到江南巡游见此茶青翠似碧玉,形状蜷曲如螺,采制于春天而赐“碧螺春”。碧螺春由采摘茶树嫩梢初展的一芽一叶制成,叶长长约一点五厘米,嫩叶背面密生茸毛,茸毛也叫白毫,白毫越多,说明茶叶越嫩,品质越好。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色泽碧绿,外形紧细、蜷曲,白毫多;香气浓郁,滋味醇和,饮时爽口,饮后有回甜的感觉;泡出茶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碧螺春茶叶含有咖啡碱、茶碱和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醒脑、健睥、清心、明目、润喉之功效,喝了之后,能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 老街布鞋:是高淳著名的特产之一。早在明清时期,高淳布鞋就名闻遐迩,远销苏、锡、常、宁、镇、扬和安徽芜湖、宣州地区。那时候,妇女大都不事农活,特别重视做针线活儿。所以农村中的妇女很少有不会纳鞋底、做布鞋的。姑娘们长到十一、二岁,做娘的就要手把手地教会她们剪鞋样、绣鞋花、纳鞋底、做鞋帮。不会做鞋的姑娘嫁到人家后,婆婆就不会喜欢,村里人就会嘲笑,说是"能剪能画的是麻利婆,不会剪画的是钝煞鬼"。满清时期女人时兴裹小脚,俗称"三寸金莲”这种封建主义的枷锁,束缚了妇女数千年。那时候,衡量女人美丑的标准就看脚大脚小,脚小便是"美人"。 要给"三寸金莲"做一双合适的绣花鞋,可不是一件易事。要选好面料,如缎面的、绸面的、绫面的,贫苦农家大都用布面的。在布料颜色的选择上也很有讲究,未出嫁的姑娘,大都用红色鞋面;出嫁后尚未生育的媳妇,用红色或绿色的鞋面;中年妇女一般用紫红色或黛绿色的鞋面:老年妇女通常用黑锻或黑棉布做鞋面。在鞋面上绣花既是一门艺术,也是衡量一个女人做鞋手艺高低的主要标志,巧手绣出的花鸟鲜艳夺目、栩栩如生:笨手绣出的花鸟粗糙呆板、不堪入目。鞋花的品种很多,除各种花草外,还有"风戏牡丹"、"双燕展翅"、"蜻蜓戏荷"、"喜鹊登梅"等等,但很少有绣虎、豹、狮、牛、马、羊和人物肖像的。纳鞋底也有讲究,有纳"满天星"的、有纳"千家万字圣"的,有纳"必定双全"的、有纳"波浪式"的、还有纳"八卦式"的等。制作一双绣花鞋,从放样到成鞋,大致需要20多道工序。 羽毛贡扇:古镇淳溪,地处固城、丹阳、石臼三湖怀抱之中。湖中芦苇丛生,湖滩遍布,是水禽生长、繁殖最佳的栖身之地。古时候,湖中雁鹅、鸬鹚、獐鸡等水禽处处皆是,飞起时遮天蔽日,落下时盖地一片。这些水禽的羽毛色彩鲜艳,十分华丽,是制作羽扇的最佳原料。早在1800多年前,三湖沿岸的农民便利用冬闲季节,深入湖滩狞猎,捕得水禽后,将禽肉自食,拔其羽翎到街上出售。那时的古镇老街是三湖环绕的高阜地区,自然成了制作和销售羽毛扇的场所。1927年至1931年,高淳羽扇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年生产销售量达到10万把以上,产品销售到浙江的杭州、湖州、宁波、绍兴,安徽的宣州、安庆、芜湖以及上海等大中城市,并由上海先施公司、永安公司等著名商号,转手向国外销售。1937年日寇入侵后,高淳羽扇生产曾一度陷入困境。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扶持下,高淳羽扇制作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产销量由解放前夕的40万把猛增到100万把,畅销到苏联、加拿大、南洋群岛及大洋洲等23个国家和地区。1951年,为了表达对党和人民政府的感激之情,高淳羽扇工人挑选最好的雕翎,精心制作了四把宝剑式象牙托柄的大型羽扇,分别赠送给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饶漱石、苏南行署主任管文尉。毛主席、朱总司令收到羽扇后,当即委托中共中央办公厅寄来酬金20元,并表示感谢。 文化跳五猖:是在古代神灵出巡、祭祀的基础上衍变的一种古典民间舞蹈。据考始于西周。高淳定埠保留了这一活动形式。“五猖”是指木、火、金、水、土五行的五方神官,亦称五方帝君。传说这五路神,各自司护一方平安清泰职责。旧时,在道路要冲地带,往往盖有“五猖”庙,庙内供奉着泥塑金身或木雕面具的“五猖”神位。五神是青、赤、黄、白、黑五样面孔,个个威严狰狞,令人胆寒。古人缺乏科学知识,迷信人间凶祸灾难,乃妖魔兴邪,鬼魅作祟,在路口通道上塑造了“五猖”神像,妖魔鬼怪就不敢入侵为害。庙门上曾有这样的对联:五路五神有神在此遗勿拾;十手十目不目逃手到自拿。寓意为善则昌,作恶遭殃,善恶有报。跳五猖由五个人戴猖神面具,着神袍,扮五位猖神,掺入土地、城隍、僧、道、役卒多人组成。五猖神手执刀、剑、鞭、锤、叉器械,作巡视状出场,随后是朝拜四方、布列方阵、踩碎步、跑穿插,展臂翘腿,前倾后仰,跑圆场。黑面猖神居中,青、赤、黄、白四猖神团聚收场。舞蹈动作粗犷狂放,配以浑厚凝重的大锣大鼓大喇叭,气氛极其热烈。这种活动要若干年才举行一次,定埠村又地处偏僻,很少与外地艺术交流,至今保留了原始古朴风貌。1956年参加了江苏省舞蹈会演,得到专家的赞赏并获奖。高淳的跳五猖已选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并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录。 大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目前仍在高淳东坝、固城两地流传。1991年高淳东坝大马灯在金陵庙会上一举成名,成为行家和市民称赞的焦点;93年参加“第三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获得最高奖——“金玫瑰奖”;93年底参加广州第四届欢乐节受到好评,1994年又赴北京在中央电视台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获得了“江南一绝”的美誉。大马灯在造型上比一般马灯的道具马型高大,是由两人组合表演一匹马。前面一人戴道具扮马头,后面一人曲身紧抓前面人的腰带,披戴道具作马身,两人互相受到牵制,表演时难度较大。在练习阶段要求比较严格,扮马人首先要熟悉真马的性情、动态、静貌;其次是苦练马步功夫。马在行走时,演马首的起左步,演马身就要跟右步。两人四条腿左右交差,亦步亦趋,紧密配合,达到和谐统一,才能把假马演得逼真神气。东坝大马灯代代相传,训练有素。 打水浒:高淳武术源远流长,宋朝时就颇有名气。明清时期习武练功在民间已有了相当规模,并形成了“高淳世家”和“高淳正宗”两大派。宋以来,高淳先后有53人中过武举人或武术高手。1958年以来,高淳武术健儿在全省武术比赛中夺冠,共获金牌18枚,银牌21枚,多次获集体基本功第一和团体总分第一,享有“武术之乡”誉称。打水浒并非上演攻打水浒梁山戏剧,真意是表演水浒人物的武术技艺。是武术高手们把武功融入杂耍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武术风格、套路。它刚柔并济,粗犷与优美结合,既可以强身健体,培养尚武精神,又具有欣赏娱乐价值。这项活动,早年是遍布全县,尤以圩区的丹湖、砖墙更出色。 在锣鼓指令下,滚、打、腾、跃,颇显梁山英豪之气。 舞龙灯:每逢过年,彻夜笙歌,将过年闹得红红火火,年味十足。 传说 游子思归:游子山,高淳的象征。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登上此山,山名由此而得。春秋末期,各国诸侯不把周天子当回事,你争我斗,闹得天下大乱。有位圣人坐不住了,他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于是,他辞去鲁国管司法的长官和代理丞相职务,带着一批弟子,周游列国,四处宣传他那一整套恢复周朝礼制的政治主张。可是,当时大国都忙着争霸,小国面临着被吞并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发生重大变革,他的主张当然难以被人接受。孔子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等。公元前489年,他来到楚国。当时,吴楚争霸已经结束。由于吴王阖闾早几年前南征越国时,中了越人的箭而身亡,从此吴国把全部怨恨都转移到越国方面,开始了长达22年的吴越之争。楚国认为这是它重振霸业的大好时机,就一边坐山观虎斗,一边乘机向东扩展势力。由此,高淳再度成为吴楚交界之地。孔子到了楚国,楚昭王起先打算把有户籍登记的700里疆土封给他。当发现孔子的主张与自己完全不同时,随即改变了主意。孔子对此也不在意。他要继续东游,一直到吴楚交界之地,亲眼去看看那些“乱臣贼子”为了一己私利,你争我斗所造下的罪孽。孔子带着他的弟子,在楚昭王的帮助下,过了大江,沿着伍子胥当年出昭关时的小丹阳古道。由西往东,来到高淳境内。当时,高淳一带并非偏僻之地。吴楚争霸时,为了军事需要,开通了小丹阳和朱方古道。以被伍子胥烧毁的军事重镇古固城为起点,西北向可到现今江宁县的小丹阳;东北向可达今镇江、丹徒之南的朱方。且三点可联成一线,供战车驰骋。此外,水路有中江横穿全境。由于连年战乱,高淳一带地矿人稀,白骨儡然,满目疮痍。孔子看到肥沃的土地无人耕种,富饶的水面无人渔业,不由得一路感叹。在经过大片水区和平原后,他发现前边有座山,就带着弟子一起上去探察。这座山就是当今的游山,那时称梁山,又名绵山。孔子从南坡登上山顶。发现此山虽然比不上他老家的泰山雄伟壮丽、气象万千,却也显得玲珑清秀。树木青翠,鸟鸣悦耳,蓝天白云,令人心旷神怡。孔子的目光转至山下,看看这块既肥美又荒芜的水乡之地,一股茫然、凄凉的感觉涌上心头。楚国有个装疯的人叫接舆,他曾唱歌对孔子说:凤凰啊凤凰,你的礼教为何不受人重视!过去的已不能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追求。算了吧算了,如今崇尚礼教的从政者已没有了!孔子突然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他无法制止权贵们争权夺利、荒淫奢侈的行为,就产生了游子思归的念头。就在楚昭王逝世的这年秋天,孔子开始辗转返回鲁国。后来,孔子着手编写《春秋》。在《春秋》一书中,孔子不承认高淳东边的吴国和西边的楚国为诸侯,而贬称他们为子爵。司马迁在《史记》中解释说:孔子这样做是为了使天下的乱臣奸贼都感到恐惧。由于孔子之游,后人将梁山改名为游子山,它含有游子思归的意味。直到今天,人们对那些乡土意识较浓的高淳人,仍形容为“看不见游山就要哭”。 万寿戏台 :高淳最古老的戏台为元朝万寿戏台;源于元末明初的《高淳阳腔目连戏》,在全国各类古剧种占有一席之地。高淳最古老的戏台叫万寿台。它位于固城镇南约五里的刘家陇村,始建元朝延佑元年,即公元1314年。因历史悠久,又称万年戏台。高淳的戏曲艺术,起源于宋朝。开始只有南曲,即以南方语言用韵,音乐为五声音阶,用萧笛伴奏,声调柔和和婉转。后来,随着北方大批移民南渡避乱,又带来了北曲。北曲和南曲相对应,声调奠劲朴实,音乐为七声音阶。元朝是我国戏曲艺术的鼎盛期,著名的《窦娥冤》、《西厢记》就产生在那时。高淳一带的戏曲,则相应地由南曲、北曲,演变为音乐、歌舞动作、念白溶于一炉的元杂剧。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朝时,废除了科举制,又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将人分为四等,高淳属身份最底的“南人”。这样一来,一些书香门第特别是南渡避乱的达官显贵的后代,失去了求取功名的机会。于是,他们把精力转移到吹拉弹唱、和歌奏乐方面,成为半职业艺人和戏剧爱好者:一些有文化的僧、道,也加入这一行列,进而使高淳的古代戏曲,一度出现高潮。那时,每到农闲或节日,特别是在丰年,搭太唱戏已逐步成为民间习俗。由于高淳阳腔目连戏宣扬封建迷信和因果报应内容较多,后来就逐渐衰亡了。但因其具有独特的风格,至今被戏曲专家作为研究我国剧种起源的课题之一。始于元朝的万寿戏台,虽进行过重建和多次整修,但因年代久远,许多雕刻、装饰已严重受损,而戏楼的外型尚存,1984年被列为县保护文物。当登上这座古老的戏台,仍可想象出当年戏剧演出和庙会盛况。太白泛舟:大诗人李白被唐明皇“放归山林”,高淳一带的山水使诗人感叹不已。李白,是中国独步千古的伟大诗人。他42岁被唐明皇召进宫内,起草诏书,并为杨贵妃填写歌词;曾当着皇帝的面,叫权势显赫的宦官高力士为他脱靴。后来,因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就辞官离开长安。诗人游遍大半个中国。公元753年秋后至756年冬,他寓居当涂3年,经常泛舟于当今高淳、溧阳、宣州一带。这里的山水,使诗人流连忘返,感叹不已。《游高淳丹阳湖诗》,就是他在这个时期所写的。那时,古溧阳已分为溧阳、溧水两县。高淳与溧水为一县,县城曾一度设在开化城,即大约在现今顾陇乡南城村附近。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高淳一带,人口大量增加。东部丘陵地区,不光种植麦子大豆,还开始种植原产于长城以北的荞麦;原限于黄河流域的栽桑养蚕业,也开始在这里发展起来。西部一带,则为“稻米流脂,藕荷飘香”之地,并盛产鱼虾水禽。农田耕作普遍由直辕犁改为曲辕犁。农家妇女,上身着衫,下身穿裙,以红色最流行。当时,丹阳湖迂回三百里。原西莲乡和丹湖乡及沧溪、狮树的大部,水盈季节均属丹阳湖的范围。由于这一带到处有荷藕,因而当地人又称丹阳湖为西莲湖。李白《游高淳丹阳湖诗》,大约作于755年初秋,即北方开始发生“安史之乱”的那年。李白供奉翰林三年,深知朝廷上层的腐败。他在早几年前的《雪谗诗赠友人》中,曾将杨贵妃比作妲己,料定天下将出现商纣时的混乱。而诗人性格中玩世不恭的一面,则使其抛开他所认为的世俗之事,转而寄情于山水。盛夏已过,天高云淡,诗人泛舟,由西往东,来到丹阳湖上。天空特别高远,湖水蓝得醉人,碧波轻拍扁舟,仿佛可感受到万物都在运动。极远处似纱如幕,朦朦胧胧,那里有神仙吗?忽然,天际间出现点点白帆。原来,这是归来的商船。诗人咏出这迷人壮阔的湖景:湖与元气运,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扁舟载着诗人继续往东,可能到了现今丹湖乡一带。碧绿的荷叶肩并肩铺满湖面,洁白的芦苇花又给荷湖添上温柔恬雅的景致。近处传来轻微的声响,原来爬在荷叶上的乌龟不小心掉进水里。一群飞鸟掠过,钻进芦花丛中,发出吱吱喳喳的嘻闹声。空气甜丝丝的,四周又恢复宁静。蓦地,远处响起阵阵清亮甜美的渔歌和玉珠落盘似的笑声,一群身着红裙的采莲少女,天仙般地荡舟于茫茫荷色之中。身临此境,使李白的诗再起--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大诗人李白,一生中咏过奔腾的长江、咆哮的黄河,诗意排空而来,具有千钧之力。而《游高淳丹阳湖诗》,则显得既豪气逼人,又柔情别致。上下两阕一张一弛、一刚一柔,给人一种跌宕脱洒的韵味。在千古以来咏湖诗中,可称上乘佳作。高淳一带清秀的山水,滋润了这位大诗人的笔墨。就在《游高淳丹阳湖诗》写后不久,有位浣纱女的事迹,深深震撼了这位诗仙的心灵。李白一反以往的玩世不恭,以万丈雄心,投入平定安史之乱的斗争。 方言高淳话指南京高淳所使用的地方方言。高淳话被称为“古韵方言活化石”,具有独特的价值。 高淳话虽属吴方言区,但是和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的吴方言有着显著的差别。高淳虽近四通八达的江南首府南京城,但地理位置却相当封闭,交通亦不及苏常,受到历代北方移民及官话语音的冲击很小,因而比其他一般吴方言地区更好地保留了中古吴音和古代中原雅音。 有人将高淳话归属吴语-宣州片-太高小片,但实际上片内不同的方言之间仍然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虽然直到1990年代初的时候高淳还是江苏全省惟一没有过境公路的县,但是现在高淳话依然受到普通话侵袭的威胁。高淳县政府正在申请高淳话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人类之间的交流主要依靠文字和语言,而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点,高淳话作为吴方言中的一个分支,也有它的特点。首先是高淳话发音中几乎没有鼻韵母an,凡是以an做韵母的字,在高淳话中都变调了。如丸、完,高淳话却读成“我”;万岁的万、吃饭的饭读成bia;判断的判、叛徒的叛读成“婆”,这也是吴方言的特点之一。另外,声母r在高淳话里几乎没有,有的读成n,如人家读成“宁”家,染坊读成“泥”坊;有的读成s,如人民读成“森”民,儒家读成“俗”家等。这些现象在吴方言中也存在,如苏州话也说“宁”家;锡剧《双推磨》里唱词“叔叔真是热(nie)心人(ning)”。 还有,高淳话中许多姓氏也与吴方言一样,辨音不准,如赵与曹、吴与胡、王与黄、孙与申、张与章等。因此,高淳人报自己的姓,多半要说明字形,如走肖赵、曲头曹、口天吴、古月胡、三横王,草头黄等以示区分。 数字中的三,高淳话是“谢”,不仅没有韵味,连声母也变了,这个读音成了高淳话的特征,“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凭这个“三”的读音,就能分辨出此人是否是土生土长的高淳人。 名人伍子胥、邢光宗、邢肪、魏良臣、高尔泰、齐泰 人名高淳 高 淳 , 男,1956年12月生,四川犍为人。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1978年至1986年在四川省交通运输技工学校任教;1987年初调四川省交通厅人事处,曾任副处长;1994年至1996年挂职锻炼到德阳市中区任区委副书记。1996年4月至1998年3月,任四川省交通厅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现任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