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赣州圣母庙
释义

赣州圣母庙 是客家区域最著名的人文景观之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梅林镇梅林村的赣县城南开发区白鹭湾境内,背靠县城,脚踏贡江,坐北朝南。初建于明末崇祯年间,至今有360多年历史。其历史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基本信息

圣母庙,原名天花宫。天花,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这种病毒繁殖快,能在空气中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相传,历史上赣闽粤地区常常爆发天花,无数的客家人因此殒命。为了战胜人类历史上这一最大的疫难--天花,客家人民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其中包括梅林客家人兴建天花宫,祈祷祛病消灾这一特殊形式。据传,天花宫建成后,非常灵验,故出现了香火不断的景象。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来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地方圆近千里的百姓都会云聚到梅林镇梅林村的圣母庙来赶庙会,这一风俗圣母庙落成流传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了。甚至在贡江、赣江流域从事水上贩运的南昌、九江以及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的生意客,在遇到下雨河水猛涨时,都会熙熙攘攘的来到天花宫烧香祈福或栖息投宿。可惜文化大革命破迷信、破四旧后,已经只剩下赣县周边如赣州市的南康、信丰、于都、兴国、章贡区和吉安市的遂川、万安、泰和等方圆百里内的百姓来赶庙会了。

历史信息

历史上,天花宫有过三次修缮。第一次修缮是清代乾隆年间;第二次修缮是民国丙辰年(1916年);第三次修缮是21世纪的2002年。而每次修缮除了梅林镇的乡亲还有众多的四方乡民自愿捐款捐物。每年农历四月二十长达半月的庙会上除了唱民间采茶戏,还会玩龙灯。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天花,村民们便将天花宫改名为圣母庙,用以祭拜为民办事消灾的“银宵娘娘”。

圣母庙,是革命纪念地,红军指挥所。 1932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开会研究制定第四次攻打赣州城的战斗方案。

近年来,随着赣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客家历史文化资源愈加显得弥足珍贵,加大保护力度也显得更加刻不容缓。所以,赣县人民政府和梅林镇人民政府,对保护圣母庙这一不可再生的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重视,认为圣母庙拥有数百年历史,承载着客家先民的精神,能够传承客家民俗文化,且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史迹、实物和代表性建筑。认为“此庙没有注册登记”是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失职,要求有关部门及时进入程序,立即保护。

现在我们看到的圣母庙是座连体建筑,分前中后三栋,总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地盘上还保留着3棵树龄千年的榕树及一口池塘。赣县梅林镇梅林村的老年协会也设在这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