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赣南客家文化 |
释义 | 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族逐渐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他们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 赣南综述赣南是指今江西南部现属赣州市管辖的(古代分属赣州府、南安府、宁都直隶州)的18个县市区,即章贡区、赣县、于都、兴国、信丰、会昌、安远、寻乌、龙南、定南、全南(以上为赣州府)、大余、上犹、崇义、南康(以上为南安府)、宁都、石城、瑞金(以上为宁都直隶州)。面积为3.96万平方公里,人口790万. 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综述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一个从赣南到闽西到粤东再到世界各地的过程。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很多客家姓氏源流资料也昭示,他们的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才进一步往闽西、粤东迁移的。 五次迁移中国历史上共有过五次人口的大迁移,第一次是两晋时期五胡乱华,中原许多人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第二次是从唐代安史之乱开始的。安史之乱,特别是唐朝末黄巢农民起义,北方地区长期战乱,而赣闽粤三角区相对安宁,于是大批避乱汉民迁居到这里,成为第一批“客家先民”;第三次是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朝廷南迁,一批批的汉民迁来赣闽粤三角区,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与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血缘上和经济文化上的交融,最终形成客家民系;第四 次是明末清初,赣南由于受满族铁蹄的蹂躏,后来又发生瘟疫,人口锐减。而此时闽西和粤东由于人口膨胀,加上清初为对付郑成功反清起义,颁布“迁海令”,封锁了沿海地区,通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挤压,人口与土地的再分配形成尖锐的矛盾,于是一部分客民只好携家出走,另谋出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回迁到赣南,与世居赣南的客家交错杂居在一起,从而最终奠定了赣南居民的现代格局。第五次是近代由于连年的战争,不少客家人从粤东闽西一带迁至沿海,有的移居海外,谋取生路。这部分人不少成为客家中的富人。 最终形成从赣南各县市姓氏源流资料来看,河东片唐朝宋以来世居姓氏较多,以宁都、石城为代表,河西片明末清初回迁姓氏居多,有的县占百分之六、七十。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赣南后,再循着北上至赣中之吉安,赣西之安福、宜春、萍乡、万载及湖南之醴陵、浏阳、平江,至赣东之铜鼓修水等县,大大扩展了客家人的分布区域。因而,赣南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一个说法,比较贴近实际:客家民系,形成于赣 南,成长于闽西,成熟于梅州,发展于海外。 客家文化的特色与传统文化概述什么叫客家文化?概括地说,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 了畲、瑶等土著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与闽西、粤东相比之下,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文物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 文化成就赣南客家人在开发与建设赣南的历程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和灿烂的文化,留存于赣南各地的丰富的历史文物遗迹,就是最好的证明。 祖先崇拜客家人佛、道、儒三教都信,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祠堂及族谱很能反映其宗教文化。祠堂是过去客家人宗族兴盛和崇祖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每个自然村落的姓氏都有祠堂。有的姓氏除建有总祠外,还建有分祠、支祠,如宁都县洛口乡南岭村卢氏就有一个总祠,四个分祠和两个支祠;上犹县营前镇压黄氏除有总祠外,还建有四个分祠。赣南各地现存明清时期的祠堂不少,如赣县夏府村的戚氏宗祠,宁都洛口乡灵村的丘氏宗祠,南康凤岗的董氏祠堂等等就是代表。这些祠堂不仅规模宏伟,建筑风格别致,而且文化内蕴深厚,是我们研究古代家庭文化的最好的实物资料,同时又是海内外客家后裔寻根问祖的精神载体。谱籍资料则是研究客家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依据。客家人的谱籍经“十年浩劫”,虽多有遗失,但因客家人对族谱爱护有加,保存不少。正因为如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家人士和专家学者来赣南寻根问祖或探源追流。因而,客家人的谱籍也就愈来愈受到人们的珍视。 方言文化中国方言有7种:北方方言(官话)、楚方言、湘、赣、闽南方言、广东白话、客家方言等。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赣南客家话跟闽西和粤东客家话相比,则更能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因为,第一,赣南是赣方言和客方言的交汇点,因此,从赣南客方言中更容易看见客赣方言的联系和差别。第二,赣南的客家方言既古敦,又呈同一的多样性。说它古敦,是因为这里唐宋以来的世居客家姓氏较多,因此方言中保留中原古韵在成份就较多。说它呈同一的多样性,是因为明末清初粤东、闽西的客家人又大量回迁赣南,使赣南的客家方言不象粤东、闽西那样统一,而是同中有异,县与县之间不一样,甚至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也显出差异。因而,赣南的客家方言也就更具研究价值。 客家建筑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它不仅被建筑学家们誉为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诗人、艺术家们乃至一般游客为之陶醉。赣南的客家围屋,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三县全境;信丰、安远两县的南部以及寻乌的个别地方,总数约五、六百座,其中尤以龙南最为集中。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与闽西圆形的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此外,遍布赣南各地的“上三下三”、“九井十八厅”等府第式民居也很有特色。如赣县白鹭、石城的九十九间半等。 饮食文化赣南客家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家常菜;二是宴席菜。特点是麻麻达达、糊糊借借、咸咸辣辣。过去广大乡村一年到头家家户户都酿有醇美的糯米酒。一入冬月,便腌制板鸭(以南安板鸭最著名)、香肠、猪肝、猪利子(猪舌头)、鸭五件、牛肉巴、酒糟鱼等等。来时招待贵客用酒酿蛋、擂茶;宴请和逢年过节吃“四盘八碗“,即分别用四个大盘和作个在碗盛菜,共十二道大菜。特色菜肴有荷包胙(肉)、鱼饼、白斩鸡、蛋皮、菜干扣肉、粉蒸鱼、捶鱼丝、三杯鸡、酿豆腐、炒东坡、小炒鱼、红烧狗肉等等。地方风味小吃有嗦粉子、烫皮丝、凉粉、艾米果、芋包子、薯粉饺子等冬。特色食品则有丁香李、酸枣糕、生姜、花生巴、柿饼、南康辣椒酱、兴国红薯干、会昌豆腐干、信丰萝卜脆等等。客家饮食文化内涵深刻,乡土味浓,有些菜肴和食品已饮誉海内外。 民俗文化客家民俗文化更是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客家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如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灯彩的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姐”等活动。除上述具有汉民族一般特点的节日民俗活动外,赣南还有一些其它汉施行地区(包括客家地区)所不见的大型民俗表演。如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节、于都唢呐等等。另外民间文艺也很丰富,如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歌谣等。 风水文化风水术,又称勘舆术,是一种从古代沿袭至今的择吉避凶的风俗。客家人崇信风水,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仍至于修桥筑路等,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地利,看风水,择良辰吉日。这种风俗,自古至今,长盛不衰。 风水术是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而传入赣南的。从客家地区风水术士们世代相传的口啤资料中,我们知道,将风水术带入客家地区的主要是杨筠松。杨筠松又名杨救贫,属唐末避乱南迁的客家先民。他由长安来到赣南以后,就在兴国三僚村隐居下来,寻龙追脉,从事风水术的实践活动,并授徒传术。他继承和发展了风水术中的形法理论,创立了江西形势派(实际上是赣南派)。他的主要弟子有曾文、刘江东,二人都是于都县人。自从杨筠松在赣南授业传徒之后,风水术就成为客家地区世代相传的职业,杨筠松也因此成了风水术士共同尊奉的祖师,兴国三僚村也就被称为中国风水第一村。 两宋时期,赣南风水术兴盛,名流辈出,如廖媛、谢世南、赖文俊、刘潜、傅伯通、邹宽等人。这些风水术士不仅在本地看风不,机时且声名远播,甚至闻达于朝廷,奉诏为朝廷看风水。北京十三陵中定陵的选址设计者廖均卿,就是赣南人。 北宋后期至南宋时期,形势派风水术向福建传播,并从中衍生出一个新的流派——理法派。随后,风水术进一步往粤东粤北等地传播。至明清时期,风水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风俗普及于赣闽粤广大客家地区,并随着客家人的漂洋过海而根植于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风水观念则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深深浸透于客家人心灵之中。 客家人的人文精神及代表人物客家人文精神客家人在不断的迁移和长期的客居生活中,逐渐地形成了客家人共有的人文精神,这就是:吃苦耐劳、勤俭创业、团结互助、勇于开拓,并具有较强的革命精神。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大多都是客家人发动的。 代表人物客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文天祥、洪秀全、孙中山、何子渊、黄遵宪、廖仲恺、叶剑英等。 客家文化介绍客家文化赣南是历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历史上一直处于赣南中心的赣县,其地居赣江源头,籍舟楫之利,北扼中州,南抚百粤,东接八闽,西连三湘,加之地势开阔、土地肥沃、物阜年丰,成了最早接纳南迁中原汉人的重要一站,是客家人的主要发祥地、中转站、大后方之一。赣县于汉高祖6年初建县,因《山海经》所记“南方有赣巨人”而得县名,《山海经》上有关于赣县上洛山一带有“木客”的叙述,是人类对客家赣南最早的记载。作为赣闽粤金三角客家源头行政建制第一县,世代客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在长期艰苦创业中孕育了“团结、勤俭、文明、开放”的客家精神和光辉灿烂的客家文化。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古村白鹭、夏府宗祠群、田村契真寺、杨仙岭等古迹,独具风韵的抢打轿、烧瓦塔等客家民俗留传至今。 文化渊源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客家精神代代相传,到赣南来,那山歌、那围屋、那擂茶、那风情......一定会使您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客家文化城为展示客家风土人情,缅怀先民南迁,为海内外客家人进行各方面交流提供一个平台,让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世代相传,发扬光大,并让文化与经济发展互动,促进社会进步,赣县县委、县政府把广博的客家文化、独特的地方风情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举全县之力,在赣江源头建设客家文化城。 客家文化城位于赣县县城的东南面,南依逶迤而过的贡江水,对望风水祖师杨救贫隐居地杨仙岭,远眺赣南名山峰山,山、水、城相互映衬,是一个得天地之灵气的风水宝地。文化城于2003年9月开工,2004年10月竣工。整体设计外方内圆,整个建筑风格既秉承了传统文化建筑理念,又结合了浓郁的地方人文特色,她集祭祀庆典、文博展览、商贸活动、休闲娱乐为一体,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可谓客家文化之聚焦,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观园”,是一座客家人的“精神家园”。文化城是十九届世客会的重要参观点之一,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节主会场,中国客属第三届恳亲联谊大会主会场。城内包括客家宗祠、太极广场、杨公祠、艺术长廊、客家博物馆、风情街等主要景点。 客家民居简介综述除赣州市区及个别城镇因其方言(属西南官话)和民居形式(属徽州民居)与和县客家方言的土木混合结构为主的民居不同,当属人约占总人口的90%以上。现存赣南客家民居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厅屋组合式”民居和“围屋”民居。其分布形势:“组合式”呈由东北向西南发展逐渐减弱的状况;“围屋”则呈由西南向东北发展逐渐减弱的态势,其建造年代,据现有资料最早的可达明代晚期,在此试将赣南的客家民居作此基本介绍。 一、厅屋组成合式民居赣南客家人一般称堂为“厅”或“厅厦”,堂专指祠堂。称一栋房子为“屋”,一间房子为“房”。厅是房屋的中心,许多栋“正屋”和“横屋”连在一起便组合成了一幛大房子,这种民居实质上脱胎于古代中原庭院府第式民居。赣南客家民居以此为主流,各县都有,但以东北部的宁都、兴国、石城、于都等县为盛,也最具代表。 (1)平面 其最简单的组合单元是:“四扇三间”也称“三间过”,即一明两暗的三间房,明间为厅,次间为堂,厨房、家畜栏舍等一般傍房或别搭建。稍富有者一般是前后两栋。每栋三间或五间,之间隔一横向天井,并通过腋廊将前后两栋连在一起。两栋屋的明间便成了前厅(门厅)和后厅(上厅),前后厅也合称“正厅”。前厅次间为厢房,后厅次间为正房。这样使构成了一幢封闭的由两个单元组合成的“正屋”,通称即“两堂式”。在此基础上,房屋需要扩大或本来规模就大的,便在正屋两侧扩建“横屋”,横屋的进深与正屋等齐或前部凸出两间,平面成倒“凹”字形。正屋与横屋间留一走衢,称“巷”或“塞口”,闽粤称“横坪”。走衢前后对开小门。巷中相应留竖向天井,以采光排水。横屋各房间均朝巷道开。正屋从腋廊处开门通往巷。这样便以正屋的正厅为中轴线,加上两侧的巷和横屋,构成了一幢通称为“两堂两横”式房屋。这种民居还需要扩建的话,便可在横屋外侧对称继续增加类似的巷和横屋,这可相应称“两堂四横、六横……”。也可在正屋之前隔以天井、腋廊,再建一栋三间或五间或正屋,使原来的前栋和前厅变为中栋和中厅,所建的这栋称为前栋和前厅,同时再将两侧的巷和横屋向前推齐。这种由三栋正屋和两排横屋组成的房屋,便称“三堂两横”式。这是此类居民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如前所述,若有必要,三堂两横式还可扩建为“三堂四横、六横”。笔者在调查中均闻有“九井十八厅”和“九厅十八井”这样的大房子,说法不一,但都是从深和两阔方面反映了其规模,是当地人建房追求的最高境界。一般两堂两横式以上的居民,屋前往往有因取土做砖而形成的水塘和禾坪。这水塘、禾坪既是居民洗涤、凉晒物件的场所,又自然成了其继续朝前发展的势力范围。总之,以两堂或三堂两横式房屋为基本单位组合,向前和向左右不断扩建,可直至数十百间,乃至一村即一姓一幢房屋。至宁都、石城等县尚存百间大屋。 (2)立面 普通列式房,无非是青瓦土墙两层楼房。两堂式以上的民居,有青砖墙和生土墙两种,其中纯砖墙房较少,大多是局部的。如山墙或裙肩以下以及门窗等部位用砖,余为生土粉墙。在每栋山墙上多砌有防火砖墙,是房屋外部形象重要装饰点之一。但最重要的外部装饰点,还是大门或门屋。其主要方法是用水磨方砖(也有的用青石或红石条)砌贴门面。上面精工细作繁复的线脚和精美的雕塑。形式简单的便在门额上做点方框枭混线或做点小装饰,复杂的则做仿木构牌楼式样,常见的有二柱一楼和四柱三楼,高级的如宗祠大门或独立大门屋,往往作四柱五楼式样,仿木构件更加精工,并有抱鼓石。一般从大门装饰的精良奢华程度上,便能看出民居主人的权势或富有。 此外,赣南客家还兴行“门榜”风气。在大门匾额上,大多书有昭示其姓氏家族的渊源郡望地或显示其高贵门第、先贤能人之后的题铭,也就是“堂号”如张姓便书“清河世泽”、黄姓“江夏渊源”、孔姓“尼山流芳”、曾姓“三省传家”、刘姓“校书世第”,还有书“大夫第”、“司令第”等标榜内容。 (3)结构与装修 赣南客家民居是土木混合结构和砖木混合结构并存,但土木结构是主流。砖木结构的民居一般限于大地主的住宅或祠庙建筑,如若使用砖房,便多为清水墙面。其中又以北部的砖房多于南部。土木结构,又可分为土砖(土坯)和夯土木结构,其中夯土结构民居南部又多于北部。无论砖石墙还是生土墙皆承重。柱的使用不广,主要用于厅内,因这种民居的厅是敞厅(后厅无前檐墙,前厅无后檐墙),且一般不设楼屋,一些空间大的正厅为支撑挑檐和天花,便在减了檐墙的位置上设两根檐柱,有门廊的厅也是因减了檐墙,而增设廊柱。 按说赣南在古代也是盛产木材的,但木构件并不发达,跟赣北比用料节省,所用梁、檩、挑枋、桷子等,加工也粗简。装修上,少数富有人家住宅朝内(天井)的门、窗较考究些,窗棂、格心多为冰裂纹、灯笼框、方格条花心等,高级的也用雕花棂、绦环板上雕人物故事或吉祥的动植物,大多髹漆。朝外的窗较小。多为直棂窗,砖房的外窗往往是一狭长的“牖”,并常见一些预制的小石窗,窗棂有汉文,花格动植物等漏窗花式。天花主要用于厅堂上,一种自檐口平钉板条,一种为顺屋面坡斜钉板条,前者有的做藻井,并有彩画,很少用彻上露明造,在敞厅的前部或门廊上常见轩顶做法。另外,正厅上很流行使用太师壁,壁上设神龛,壁前正中放神案。 二、围屋民居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了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每间房子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它的大门门额上多有“某某围”的题名,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之属,故有是称。当地人也多有称之为“水围”者,也有的将之与村围及有坚固围墙的民居统称为“土围子”或“围子”。 (1)分布状况 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地方习称:“三南”),以及寻乌、安远、信丰的南部,大致恰好分布在江西地端嵌入粤东北的那部分版图。此外,在石城、瑞金、会昌三分布有少量的小土楼和零星围屋;于都、宁都、兴国三县交界处则多行村围。 围屋以龙南县的最具代有性,也最为集中。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往往一个自然村,便有七八座围屋。形式上也最全,除大量方形围屋,还有半圆形的围拢屋式围屋,近圆形围屋,还有半圆形的围式围屋,近圆形围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规则的村围。结构上既有三合土和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垒砌的;体量上既有赣南最大的方形围屋──关西围屋,也有最小的围屋──里仁白围(俗称“猫柜围”形容其小如养猫之笼)。定南县几乎各乡镇均有围屋,但较零散,精品少,多用生土夯筑墙体。故屋顶形式也多为悬山,此为别县所少见。全南县围屋基本上采用河卵石垒砌墙体,为了争取到多一层的射击高度,大部分围屋顶上四周砌有女墙和射击孔,以便必要时上屋顶作殊死抵抗。安远县围屋主要分布在以镇岗、孔田为中心的南部乡镇,现约存100余座。信丰县围屋较破残,今多存见小江乡。寻乌县属珠江水系,过去向受粤东文化影响,故这里南部乡镇多行围拢屋,但许多是在正面两隅设炮楼的围拢式围屋。以上各县围屋,估计总数在600座以上。 (2)主要特征 典型的围屋,平面为方形,四角构筑有朝外凸出一米左右的炮楼(碉堡),外墙厚在0.8至1.5米间。围屋立面高二至四层,四角炮楼又高出一层。外墙上一般不设窗,仅在顶层墙上设有一排排枪眼,有的还有炮孔。屋顶形式以硬山为主。围内必设有一至两口水井。围内一般为一孔,大者则有两孔。围屋平面主要有“口”字和“国”字形两种形式。前者即除四周围屋外,围内别无房屋内,还建有一座带祖堂的厅屋组合式主体建筑,小者或一明两暗,但更多的是三堂两横中轴线对称式组合民居,大者面积近万平方米。建筑材料以砖石为主,墙体大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即三分之一厚的外皮墙体,用砖或石砌,三分之二厚的内墙体,用土坯或夯土垒筑。围屋楼层一般比围拢屋高而较土楼低。它与闽粤围楼最大的区别是:赣南围屋的防御功能更为完善,围屋四角所建的炮楼,其功用显然是为了便于警戒和打击已进入墙根或瓦面上的敌人。这些炮楼形式多样,不仅建在四角,有的还建在墙段之中,如同城防之“马面”,还有的则在四角炮楼顶层,再抹角建一单体小碉堡,从而完全消灭了死角。另在围门的设计上,也体现了防卫万无一失的特点,门是整个围屋的安危所在,故一般在板门之后,还设有一道闸门,有的围屋则在闸门之后,还设有一道便门,板门之前再设有一道“门插”(栅栏门),为防火攻,门顶上还设计有漏水孔。 (3)空间处理 围屋是集家、祠、堡于一体的设防性民居,围内不仅设有水井和专门积屯粮草的房间,甚至连“土地庙”(俗称“社公”)也搬进围内(一般设在围门内侧),以备敌人即使长困久围时,也不误初一、十五照旧祈祷平安的活动。故某种意义上说,它具有割据性,只要将围门一关,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因此,如何正确利用围内这限有的空间,便成为围屋设计者和围居者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首先,不管围内(指“国”字形围)营建多少间房屋,象关西新围和东生围,平面都在200间以上,必求整齐统一,街巷分明,以确保围内交通、通风采光的便利。其次,保证围内有适当的室外空间,农家生活本来凉晒浆洗的东西就多,加之围内人口舍集中,因此,每座围屋都很注意留出一块阳光地带来,俗称“禾坪”。“口”字形围自不必说,“国”字围,则一般置于围内的厅堂前,围屋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室内公共空间,这便是“祖堂”和“围门厅”,祖堂是围民的圣殿,必位于中轴线上,这是人们举行重要礼仪活动的公共场地。但围民最爱聚集的地方。还是围门厅。因主厅堂太庄重,光线也黯淡,门厅则不仅光线好、通风好,且还是进出围门的哨口,因此,它成了围民日常感情交流的主要场所,门厅两边多固设有长凳或树筒、石块等以备坐,几乎任何时候走访围屋,尤其夏天,这里都会有人,若遇生人他们便会“笑问客从何处来”。 此外,围屋还很注意平时对它的约束管理,这点非常重要,因居围日久必致“生齿日繁、萃处稠密”,出现占用公用场地现象。因此,许多大围都立有公约,如龙南武当山田心围,在前厅侧墙上便嵌有一方禁碑,其中内容有:“祖堂乃先公英灵栖所,严禁堆放竹木等项;天井、丹墀严禁浴身污秽;围内三层围巷道,乃朝夕出入公共之路,严禁接檐载竖及砌结浴所、猪栏、鸡栖等项。围外门坪斗角周墙脚,严禁架木笠厕,蔽塞外界。”此碑立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其余房屋的空间利用,底层基本上为厨房和客厅,有些为“前厨后厅”设计,楼上一般为卧室和贮藏间。从立面上看,围屋四角炮楼高于四周围屋楼房,围屋楼房又高于围心建筑,为了取得更多的空间利用,围屋楼房一般在二三层内檐设有环行通廊,俗称“外走马”。 (4)构造艺术 围屋是以防卫性为主要特征的民居,如何使围屋易守难攻,是造围者苦心孤诣之外。如厚实的围屋墙体,大多外包砌砖石,内皮三分之二厚的生土墙砌至顶层楼时,便收分成环形的“内走马”,以便作战时防御用,就此便体现了两方面的构造艺术:一方面即保证了易受攻击部分墙体的坚厚度,又利用了上部不易受攻击而显得过厚的墙体,做成了一圈“内走马”,另一方面则既节省了建筑材料,又争取到了实用的防卫空间。又如燕翼围,为了防备长困久围,墙体中甚至设计有四个斜向的“排污道”,以便人出不了围或被堵塞排水沟时也能将污便排出围外。还有前述的炮楼构建、围门设计等防卫艺术,均可谓用心良苦,尽善尽美。因此,就围屋外观艺术来讲,除了给人以墙高壁厚、壁垒森严的印象外,便仅以其巨大的尺度,冷峻的外貌,使人接受它的压迫感。 围屋的细部艺术,主要表现在围内,尤其是“国”字形围的厅堂建筑中。因厅堂的好差或档次的高低,往往代表着一围或一姓一房的脸面或地位。因此,祖堂或厅堂中的梁架垫木、门窗额枋,柱联柱础,天花铺地等,都会尽其资财之所及、毕其工艺之所能,精益求精地进行装饰。如祠堂大门门面,一般为仿木构牌楼线脚装饰或雕刻,额书堂号或其他标榜门第出处的文字。厅堂内均铺砖,天井阶沿皆用巨条石打制。祖堂或正厅一般不设楼层,按传统祖位所在,其上是不敢置物住人的,因此,大多为彻上露明,梁架制作精美,下厅或前厅多用天花板,上绘民俗彩画,高级的还设有藻井;朝厅堂开设的门,绦环板上均雕刻人物故事或花卉祥兽,风格近徽雕;天井两例的厢房,则用六或八扇格扇门,窗摄多为各种拐子纹与雕花棂相结合使用。厅堂内用柱不多,有木质和石质之分,石质的往往四面题刻对联,拄础都有雕饰,且形式多样。此外围内用卵石拼铺的室外铺地花样,以及悬挑的走马楼也颇有些艺术特色。 总之,在多走了几座围屋之后,给人的艺术感觉是,外表朴实无华,甚至还有些冷峻和压抑感,但走进围内,便让人有种民间艺术的活泼感,乡土文化的质朴感和一般浓浓的生活气息感。 三、赣南客家民居的主要特征(1)组合扩展性 客家人是聚族而居的。从其最简单的一明两暗三间过,发展到两堂两横、三堂两横、直至九进十八厅那样的大房子,无不体现其成组向前、向左右不断扩展、延伸的特点。此模式在选址开基之时,就藏下了其发展的势头。客家人也常因宅基的拓展问题发生纠纷,乃至宗族械斗。这种扩展性反映了客家人希望子孙发达,开拓进取,不断向前的心愿。 (2)主次分明,均衡布局 无论房屋发展到多大规模,始终是以正厅为中轴,以祖堂为核心,向前逐步延伸,向左右对称发展。正屋、正厅的体量规模、装饰档次,各横屋和次厅均不能逾越。横屋房门均朝正厅方向开,反映了客家人强烈的凝聚力的向心力,也体现了这客家人因远离中原故土而怀“慎终追远”的心态。 (3)注重防卫,构筑奇异 客家是汉族不断迁徙的产生,他们大多在边远山区从事艰苦的开拓性事业。因此,当他们又来到新的他乡开基立业时,往往不仅要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而且还要同土著(先到居民)和匪盗作争夺生存空间的殊死斗争,于是谋求安全和良好的防卫功能,便成了客家人体现出的那种强烈的防御体系,就是这种斗争的反映结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