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复分解反应 |
释义 |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可简记为AB+CD=AD+CB。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带电离的物质(如水)、难溶的物质或挥发性气体,而使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可简记为:碱盐盐盐水中溶,沉淀气体水生成。为了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必须熟记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正确地运用物质的溶解性 1.方法指导复分解反应是在学习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在复分解反应中有一特例——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它的概念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要理解它必须抓住概念中的“化合物”和“互相交换成分”这两个关键词。酸、碱、盐溶液间发生的反应一般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形成的,即参加复分解反应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并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间重新组合成新的化合物,因此酸、碱、盐溶液间的反应一般是复分解反应。因为此类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所以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可以简单的记为:“双交换,价不变”(也可以记作“价不变,两交换”)。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根据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需要一定条件。下面从反应物和生成物两方面,按以下四类反应具体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难溶的物质:如生成BaSO4、AgCl、CaCO3等沉淀。 2.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生成CO2、H2S等气体。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生成H2O、弱酸、弱碱等。 有时复分解反应的2种反应物中的一种要为溶液(即有水参加)例如Ca(OH)2固体无法与CO2反应,要有水参与,形成Ca(OH)2溶液,溶液中电离出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再与CO2反应生成CaCO3和H2O。 2·事例指导(1)酸与盐反应时酸完全可以不溶,例如硅酸溶于碳酸钠浓溶液 如:2HCl+CaCO3=CaCl2+H2O+CO2↑ BaCl2+H2SO4=BaSO4↓+2HCl AgNO3+HCl=AgCl↓+HNO3 注:大多数酸都可以与碳酸盐(碳酸氢盐)反应,生成新盐,水和二氧化碳。(以钠盐为例) 如: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2NaHCO3 + H2SO4 = Na2SO4 + 2H2O + 2CO2↑ (2)酸与碱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 如:H2SO4+Cu(OH)2=CuSO4+2H2O H2SO4+Ca(OH)2=CaSO4↓+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H2SO4+Ba(OH)2=BaSO4↓+2H2O 2HCl+Cu(OH)2=CuCl2+2H2O 2HCl+Ca(OH)2=CaCl2+2H2O HCl+NaOH=NaCl+H2O 2HCl+Ba(OH)2=BaCl2+2H2O (3)盐与盐(可溶)反应时一种盐完全可以不溶,例如硫酸氢钠溶解碳酸镁 如:Na2SO4+BaCl2=2NaCl+BaSO4↓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BaCl2=2NaCl+BaCO3↓ (4)盐与碱反应时盐或者碱只需要一个可溶即可,碱难溶的例子见于硫酸氢盐溶解氢氧化镁,盐难溶的例子见于氢氧化钠溶解硫酸铅 如:2NaOH+CuSO4=Na2SO4+Cu(OH)2↓ NaOH+NH4Cl=NaCl+NH3↑+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Fe(OH)2与NaCl不会发生反应 Fe(OH)3与NaCl也不会发生反应 (5)酸与金属氧化物例如: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注意:氯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硫酸根离子对反应有抑制作用 (6)特例:NaOH+Al(OH)3═NaAlO2+2H2O 3·方法: 概括上述四种类型的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并趋于完成的条件,可分成两方面记忆掌握。一方面是对反应物的要求:酸盐、酸碱一般行,盐盐、盐碱都需溶;另一方面是对生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等弱电解质生成。这两方面必须兼顾,才能正确地书写有关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溶解性顺口溜(不主张死背死记,初中阶段只要记住Cl-里Ag+不溶,SO42-里Ba2+不溶、碱里钾钠钡钙溶钾钠铵硝溶即可): 氢氧钾钙钠钡溶,盐酸除银和亚汞; 硫酸不溶有钡铅,钾钠铵硝全都溶; 碳酸盐中多不溶,只有钾钠铵盐溶。 酸易溶碱难溶,碱中钾钙钡钠溶。 钾钠硝铵溶水快,硫酸盐除钡银钙, 氯化物中银不溶,碳酸盐中多不溶。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溶,盐酸除银,硫酸除钡。其他盐类均不溶)。 (微溶盐:硫酸钙,硫酸银,碳酸镁)。 初三适用版本: 钾钠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盐酸盐要除银;硫酸盐要除钙银钡和铅;碳酸盐可溶只有钾钠铵;学过的酸全溶;可溶的碱只有钾钠钡和铵,氢氧化钙是微溶。(仅适用于初三)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氯化物不溶只有银;硫酸盐不溶只有钡; 酸易溶,碱难溶;多数不溶碳酸盐。 (还有4种微溶物质单独列出:氢氧化钙、硫酸银、硫酸钙、碳酸镁)。 初三适用版二:酸:只有硅酸不溶 碱:钾·钠·钡·钙碱可溶再加NH3。H2O(一水合氨)五碱溶 盐:钾钠盐,铵盐,硝酸盐可溶 盐酸盐中AgCl不溶 硫酸盐中BaSO4不溶 亚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大部分都不溶 英文:double-replacement reaction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