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复发性口腔溃疡
释义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或复发性阿弗他口炎(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RAS),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其患病率居口腔粘膜病之首,各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5人中至少有1人发生过口腔溃疡。该病以口腔黏膜各部位反复发作的溃疡为特征,不伴有其他疾病体征,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特征,溃疡灼痛明显。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角化差的部位。

西医学名: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医学名:口疮、口疳、口疡

英文名称: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 (RAS)

其他名称: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复发性阿弗他口炎

所属科室:五官科 - 口腔科

发病部位:口腔粘膜

主要症状:口腔黏膜溃疡

主要病因:病因不明

传染性:无传染性

是否进入医保:是

疾病简介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或复发性阿弗他口炎,以口腔黏膜各部位反复发生的溃疡为特征,病因不明,但无传染性。因灼痛明显故被冠以希腊文“阿弗他”(灼痛)。溃疡发作轻者数月1次,重者连续发作,此起彼伏,无间歇期,妨碍饮食及言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机体有潜在的胃肠疾病、血液病和内分泌等系统性疾病可能与发病相关,但大部分患者身体健康,无系统性疾病病史。由于病因不明,诊断主要基于病史及临床表现,尚无确切的实验室指标可作为诊断依据。

疾病分类

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

约占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80%。溃疡一般为3-5个,散在分布。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mm。约5天左右溃疡开始愈合,约7天到10天溃疡完全愈合,不留瘢痕。间歇期从半月到数月不等,有的患者出现此起彼伏、迁延不断的情况,可于经期前后或劳累之后发病。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与体征。

重型复发性口腔溃疡

亦称为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或腺周口疮。溃疡深大,似“弹坑”,直径可>1cm,周围组织红肿微隆起,基地微硬,表面有灰黄色假膜或灰白色坏死组织。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或更长。通常是1-2个溃疡,但在愈合过程中又可出现1个或数个小溃疡。疼痛剧烈,愈后可留有瘢痕,可致舌尖、腭垂等组织缺损。

疱疹样复发性口腔溃疡

亦称为口炎型口疮,约占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10%左右,溃疡直径较小,约2mm,溃疡数目较多,可达十几个或几十个,散在分布,似“满天星”,相邻的溃疡可融合成片,黏膜充血发红,疼痛最重,唾液分泌增加。可伴有头痛、低热等全身不适、局部淋巴结肿痛等症状。发作规律同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愈后不留瘢痕。

发病原因

目前病因不明,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发病机制

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明,有人提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遗传、环境和免疫“三联因素论”,即遗传背景加上适当的环境因素(包括精神神经体质、心理行为状态、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等)引发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出现复发性口腔溃疡特征性病损。也有人提出“二联因素”论,即外源性因素(病毒和细菌)和内源性诱导因素(激素的变化、精神心理因素、营养缺乏、系统性疾病及免疫功能紊乱)相互作用而致病。目前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趋向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病理生理

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非特异性炎症。早期呈急性炎症,上皮层细胞水肿变性,继而局限性坏死形成溃疡,其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下方有少量坏死组织。固有层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可水肿、玻璃样变或断裂消失。腺周口疮的病变与以上基本变化相同,但范围大而深,且唾液腺腺泡破坏,腺管扩张,腺管上皮增生。

临床表现

好发群体

不论男女、任何年龄、任何人种均可发生。

疾病症状

复发性口腔溃疡为反复发作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具“黄、红、凹、痛”特征,即损害表面覆有黄色或灰白色假膜;周边有约1mm 的充血红晕带;中央凹陷,基底柔软;灼痛明显。发作周期约数天或数月,具有不治而愈的自限性。临床分类有多种,曾有人将白塞综合征列人其中,近年来认识到后者的发病原因、基本病理变化以及转归、预后均有其特征性,因而认为白塞综合征不应划归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目前公认的分类为3种类型:轻型、重型及疱疹样溃疡。

疾病危害

重型复发性溃疡可导致瘢痕形成,严重者愈后可留有瘢痕,致舌尖、腭垂等组织缺损,导致功能障碍。目前关于本病癌变并无确切报道。

并发症

重症患者可伴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局部灼痛明显,可妨碍饮食及言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断主要靠病史特点(复发性、周期性、自限性)及临床表现(“黄、红、凹、痛”)为依据。

辅助检查

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病理检查依据。一些辅助检查,如血细胞分析、免疫功能检查、微量元素等检查对于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疾病鉴别

重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应与癌性溃疡、结核性溃疡、创伤性溃疡和坏死性涎腺化生相鉴别:

一、癌性溃疡

鉴别方式:老年人多见,溃疡多不规则,可呈菜花状,边缘外翻,基底出现浸润性硬结,无明显疼痛,病程长,经久不愈或逐渐扩大,病检可见癌变细胞及组织。

二、结核性溃疡

鉴别方式:形态不规则,基底暗红色桑套样肉芽组织增生,溃疡经久不愈,病理检查见特征性结核结节或结核性肉芽肿。

三、创伤性溃疡

鉴别方式:往往有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且溃疡发生部位及形态与刺激因素吻合,去除刺激后溃疡很快愈合,但如果任其发展,则有癌变可能。

四、坏死性涎腺化生

鉴别方式:男性多见,溃疡深及骨面,边缘可隆起,底部有肉芽组织,好发于硬腭、软硬腭交界,病理表现为小涎腺坏死,患者全身情况较好。

五、疱疹样复发性口腔溃疡应与口腔黏膜单纯疱疹相鉴别

六、单纯疱疹

鉴别方式:好发于婴幼儿,早期以成簇的小水疱为主要表现,疱破后会融合成较大的糜烂面或不规则的溃疡。复发与诱因有明确关系,复发前常伴有咽喉痛、乏力等前驱症状,发病期间多伴有明显全身不适。

疾病治疗

RAU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仍无根治的特效方法。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增强体质、对症治疗,以减少复发次数,延长间隙期,减轻疼痛,促进愈合。治疗主张全身和局部、中医和西医、生理和心理相结合。治疗方案按照溃疡发作的类型见表1.

临床类型
 临床表现
 治疗方案

A型 溃疡一年仅复发几次,每次复发仅持续数日,疼痛可耐受。 寻找相关诱因并加以控制。帮助患者总结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并继续使用。

B型 溃疡每月发作,每次持续3~10d,疼痛影响进食和日常口腔清洁。 与患者讨论可能的诱发因素并加以控制。在溃疡的前驱期(刺痛、肿胀等)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终止其发展。可选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0.05mg/5ml的地塞米松含漱液(每日3次),或局部使用高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含0.05%的丙酸氯倍他索或醋酸氟轻松的口腔软膏(每日3次)。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口腔卫生指导。对于较顽固的病例,可采用短期全身应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不超过50mg/d(最好晨服),口服5d。

C型 溃疡疼痛,发作此起彼伏。 局部用强效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如倍他米松、倍氯米松、丙酸氯倍他索、丙酸氟替卡松。全身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硫唑嘌呤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如氨苯砜、己酮可可碱及反应停。此外也可行皮质激素局部病损粘膜下注射,如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曲安奈德以缩短全身用药的时间。对口腔卫生状况差的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知道。

局部治疗

目的是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愈合。常用的局部治疗方法有:

1.消炎防腐类药物:膜剂、软膏、散剂、含片、超声雾化剂及含漱剂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2. 止痛药物: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局部封闭:对经久不愈或疼痛明显的溃疡如重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4. 理疗:微波等治疗有促进愈合的作用,应用视病情而定。

全身治疗

目的是对因治疗,减少复发、争取缓解,延长间歇期,缩短溃疡期使病程得到缓解。常用药物和方法有:

1.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对重型或发作频繁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者可联合应用,应用视病情而定。

2.免疫增强剂:应用视病情而定。

3.中医药:辨证论治。

4.其他辅助治疗药物:补充维生素类和微量元素等。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可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可使用养阴生肌散,西瓜霜,冰硼散等。

全身治疗:以辨证论治为治则,将复发性口腔溃疡大致分为实火型和虚火型。实火型口疮可选用清胃散、导赤散等,虚火性口疮宜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治疗。中药成药可选择清热解毒胶囊、口炎清冲剂等。

疗效评价

长期标准

溃疡发作的间歇时间延长和(或)溃疡复发个数减少。

短期标准

缓解疼痛等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疾病预后

预后良好。

疾病预防

寻找复发诱因,避免和减少诱发因素的刺激。

1.少食辛辣或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戒除烟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3.妇女经期前后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

4.保持口腔卫生,及时去除牙石,去除不良修复体、残根残冠等刺激因素。

变异情况

1. 伴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

2. 治疗过程中出现贝赫切特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3. 长期不愈的重型口腔溃疡;

4. 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者:出现变异情况必要时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血细胞分析、免疫功能、结合菌素试验、胃肠道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等)诊断和治疗,以及相关学科会诊。

饮食及注意

疾病忌口

少食或不食辛辣或刺激性食物

饮食调养

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疾病护理

需要提醒您的是,口腔内经久不愈的溃疡,特别是与溃疡邻近部位存在残根、残冠、锐利牙尖以及其他不良刺激因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如不及时去除刺激因素,溃疡不但不会痊愈,还会日益加重,日久有可能会发生癌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4: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