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伏打 |
释义 | 伏打,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1745年2月18日生于意大利科摩,1827年3月5日卒于同地。成年后出于好奇,才去研究自然现象。1774年伏打担任科摩大学预科物理教授。同年发明了起电盘,这是靠静电感应原理提供电的装置。伏打还研究了化学,进行各种气体的爆作试验。1774~1779年任科莫大学预科物理学教授,1779年他担任巴佛大学物理教授。1779~1815年任帕维亚大学实验物理学教授,1815年任帕多瓦大学哲学系主任。伏打于1769年发表《论电的吸引》。1775年发明起电盘。1778年建立导体的电容C、电荷Q及其张力T(即电位差)之间的关系式:Q=C T。 简介伏打(Alessandro Volta 1745~1827年) 意大利物理学家。巴黎科学院国外院士。伏打其实就是伏特。电压的单位规定为volt(少了字母a)音译为伏特,是为了纪念伏特(伏打)。 人物生平1745年2月18日生于科摩,1827年3月5日卒于同地。成年后出于好奇,才去研究自然现象。1774年伏打担任科摩大学预科物理教授。同年发明了起电盘,这是靠静电感应原理提供电的装置。伏打还研究了化学,进行各种气体的爆作试验。1774~1779年任科莫大学预科物理学教授,1779年他担任巴佛大学物理教授。1779~1815年任帕维亚大学实验物理学教授,1815年任帕多瓦大学哲学系主任。1782年他成为法国科学学会的成员。1791年英国皇家学会聘请他为国外会员,3年后又因创立伽伐尼电的接触学说被授予科普利奖章。1801年拿破仑一世召他到巴黎表演电堆实验并授予他金质奖章和伯爵称号。 伏打发明电堆时已经50多岁了,他绝没有想到持续电流对以后的影响会有那么大,他也没有再作进一步的研究,一直在巴佛大学任教。1819年伏打退休回到故乡,于1827年3月5日逝世。 成就及荣誉伏打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伏打电堆。 伏打在伽伐尼实险的基础上,致力研究两种不同金属的接触。他得出了新的结论,认为两金属不仅仅是导体,而且是由它们产生电流的。用伏打自己的话来说:金属是真正的电流激发者,而神经是被动的。伏打并把这种电流命名为“金属的”或“接触的”电流。 伏打不仅发现两种不同金属接触时会发生电流效应,而且发现当金属浸入某些液体时,也会有同样的效应。伏打开始是用几只碗盛了盐水,把几对黄铜和锌做成的电极连接起来,就有电流产生。1800年3月20日,伏打在给敦皇家学会会长约瑟爵士的一封信中,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发现。他说:“用30块、40块、60块或更多的铜片,最好是用银片,每一片都和一块锡片(最好是锌片)接触,并且用相同数目的水层或比纯水更好些的导电液体层,好食盐水或碱水等,或是浸透这些液体的纸壳或皮革…… “在桌子上或台子上,我水平地放一块金属片,例如银片,在这一片上我放上第二片,即锌片;在第二片上我放上了一张浸液片;然后放上另一块银片,紧接着是另一块锌片,上面方放上一张浸液片。如此,我以同样的方式,总是在同一方向上,把银片和锌片合起来,那就是说总是银在下面锌在上面,或者相反,这要看我是怎样开始放的,在两对合起来的片子之间,都夹上一层浸液片。我如此继续下去,就形成了一个高到不致自己垮下来的圆柱。” 伏打证明这个堆的一端带正电,另一端带负电,这就是伏打堆。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这是第一个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置。有了持续电流,对电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 伏打电池的发明,使得科学家可以用比较大的持续电流来进行各种电学研究,促使电学研究有一个巨大的进展。伏打的成就受到各界普遍赞赏,科学界用他的姓氏命名电势,电势差(电压)的单位,为“伏特”(就是伏打,音译演变的),简称“伏”。 据说法国皇拿破仑一世1801年9月26日特地召伏打到巴黎,在一次专门的学术会议上伏打当众做了实验演示,亲临观看的拿破仑把一枚特制的金质奖章授于伏打,并封他为伯爵。 伏打于1769年发表《论电的吸引》。1775年发明起电盘。1778年建立导体的电容C、电荷Q及其张力T(即电位差)之间的关系式:Q=C T。1787年发明灵敏的麦秸静电计。1776年发现沼气。他还发明了气体燃化计(可研究气体燃烧时容积变化)等。 个人其他信息1745年2月18日生于伦巴第的科莫,1827年3月5日卒于科莫。伏打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史弟姐妹(共有八个)大都就了神职,只有他例外。伏打决非神童。他四岁才会说话,家里人认为他智力迟钝。但到了七岁,他赶上了其他孩子,接着就开始超过他们。他十四岁时便决心当一个物理学家。伏打对占据了当代科学舞台的电现象有兴趣,这种兴趣是由普利斯特利*的电学著作引起的。他甚至还写了一首关于电学的(被认为是相当不错的)拉丁文长诗。 1774年,他被任命为科莫中学的物理教师。第二年他发明了起电盘。在给普利斯特利的信中,他首次描述了这个发明。这个装置由一块覆有硬橡胶的金属电极板和一块带绝缘手柄的金属电极板组成。摩擦硬 橡胶板,使之带上负电荷。如将带柄极板置于其上,正电荷便被吸引到下表面,负电荷被排斥到上表面。上面的负电荷可通过接地排除,这个过程不断继续,直到带柄极板带上很多电荷为止。这种电荷蓄贮器取代了莱顿瓶,成为电容器的前身,今天仍然使用着。伏打的名声因此传开。 1779年,他接受了帕维亚大学的教授职位,并继续从事电学研究。他发明了与静电有关的其它设备。1794年,他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章,被选为该会会员。他一生的主要功绩并非在静电学方面,而是在动电即电流方面。他继续进行伽伐尼*的实验---伽伐尼是他的朋友,曾送给他论电流的论文。伏打着手研究这样一个问题:肌肉接触两个不同的金属时,所产生的电流,究竟是由肌肉组织引起的还是由金属引起的。为了验证这一点,他于1794年决定只用金属而不用肌肉组织进行试验。他立即发现,电流的产生和持续与生命组织无关。这就在这两个意大利人之间触发起一场论战。一方是伽伐尼,主要支持者是德国人洪堡*,另一方则是伏打,主要支持者是法国人库仑*。论据越来越有利于伏打,伽伐尼在怨恨中归天。 1800年,伏打制成能产生很大电流的装置,从而胜利在握。他使用几个盛有溶液的碗,将相溶液用弓形金属条连接。金属答有两类,一类为铜,另一类为锡或锌,两者间隔放轩。这样便产生出一电流。这就是历史上第一组电池。伏打使用小圆铜极板和小圆锌极板以及浸透了盐溶液的硬纸板圆片,作成体积上且含水少的装置。从底部开始,往上依次为铜、锌、硬纸板;铜、锌、硬纸板……。如将金属线接到这个“伏打电堆”的顶端和底部,电路闭合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不久,尼科尔森*就将伏打电池付诸实际使用,这便直接导致戴维*的惊人研究成果。电池的发明使伏打的名声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1801年,伏打被拿破仑宣召到法国奉命表演他的实验。他获得一连串的奖章和勋章,其中包括荣誉勋位团勋章,还被封为伯爵,1810年,他当上了伦巴第公国的参议员。伏打和拉普拉斯*一样,有不受政治变迁影响、保持自己地位的全领。拿破仑倒台、奥地利再次统治意大利以后,伏打仍然地位显赫,春风得意。然而,伏打所获得的最高荣誉却并非出于统治者之后,而是来自他同辈的科学家。电动势——---使电流远动的驱动力——---的单位现被称为“伏特”,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由现代核粒子加速器产生的运动带电粒子的能量,以电子伏为单位量度。十亿电子伏缩写为“beV”。 其他贡献伏打于1769年发表《论电的吸引》。1775年发明起电盘。1778年建立导体的电容C、电荷Q及其张力T(即电位差)之间的关系式:Q=C T。1787年发明灵敏的麦秸静电计。1776年发现沼气。他还发明了气体燃化计(可研究气体燃烧时容积变化)等。 社会评价伏打电池的发明,使得科学家可以用比较大的持续电流来进行各种电学研究,促使电学研究有一个巨大的进展。伏打的成就受到各界普遍赞赏,科学界用他的姓氏命名电势,电势差(电压)的单位,为“伏特”(就是伏打,音译演变的),简称“伏”。 据说法国皇拿破仑一世1801年9月26日特地召伏打到巴黎,在一次专门的学术会议上伏打当众做了实验演示,亲临观看的拿破仑把一枚特制的金质奖章授于伏打,并封他为伯爵。 伏打电池1799年,伏打以含食盐水的湿抹布,夹在银和锌的圆形版中间,堆积成圆柱状,制造出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 将不同的金属片插入电解质水溶液形成的电池,通称伏打电池。 背景:当时对於电已经有相当的认识(静电、导电、电的种类),加上对雷电的正确了解,尤其是避雷针的研制成功,消除人们对於雷电的畏惧。特别是蓄电装置的发现后,科学家开始动脑筋去想如何能够有效地运用电。 青蛙腿的启示: 意大利波洛尼亚大学的解剖学教授贾法尼(Luigi Galvani 1737..1798)经常利用电击研究生物反应,1780年秋天无意间发现,即使没通电源的情况下,剥下来的青蛙腿也会发生痉挛的现象,后来经过十年的研究,在1791年发表成果。他一直认为这是一种由动本身的生理现象所产生的电,称为动物电,因此开发了一支新的科学 电生理学 的研究。同时也带动了电流研究的开始,触使电池的发明。关於这次意外的发现说法如下; 一次寻常的闪电,使贾法尼解剖室台上的起电机发生电气火花的同时,放在桌子上与钳子和镊子环连接触的一只青蛙腿发生痉挛,而此时起电机与青蛙腿之间并无导体连接。接著他把青蛙腿的一只脚吊高,再用黄铜钩刺在脊髓上,并使其接触银制的台板,让另一只脚可以在台板上方自由活动,当它碰到银台时,脚的肌肉就起收缩而离开台板,但是离开台板后即又再度伸长碰到银台,如此反覆摇摆。如果将钩与台改换成同一种金属,就看不到这种现象。 伏打和贾法尼的争辩意大利利帕维亚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伏打(Alessandro Vlota 1745..1827),反覆重做贾法尼的实验,仔细观察后发现电并不是发生於动物组织内,而是由於金属或是木炭的组合而产生的。于是伏打完全不使用动物的组织,仅用不同的金属相接触,使用莱顿瓶及金箔检电器进行实验,发现在接触面上会产生电压,称为接触压。这种装置可以同时用不同的几种的金属,提高实验效果,但是总无法产生连续不断的电流。 伏打同时注意到贾法尼的实验中也是使用不同的金属,而实验中的青蛙腿可以看作一种潮湿的物质,所以就使用能够导电的盐水液体代替动物组织试验之,终於因此发现了电池的原理,做出了著名的伏打电堆与伏打电池。 贾法尼和伏打是朋友,贾法尼相当坚持自己的看法,伏打的反对意见触使贾法尼更进一步的研究,这一次他乾脆不用任何金属做导体,剥出一条青蛙腿的神经,一端缚在另一条腿的肌肉上,另一端和脊髓相接,结果腿仍然会有抽搐现象,证明了表现在青蛙腿上的电刺激,可以仅仅来自动物本身,这就是所谓的贾法尼电池、贾法尼电流(Galvanic Cell、Galvanic Current、Gagnometer)。贾法尼创造出动物电,导使电生理学的建立。 伏打电堆与伏打电池伏打电堆是由几组圆板对堆积而成,每一组圆板包括两种不同的金属板。所有的圆板之间夹放著几张盐水泡过的布,潮湿的布具有导电的功能。伏打进一步试验不同金属对所产生的电动势效果,得到以下的关系: Zn -- Pb -- Sn -- Fe -- Cu -- Ag -- Au 同时他也试过不同的导电液,后来就用硫酸液代替盐水。至于电堆的原理,伏打则认为是由於金属接触的机械原因所导致的,一直到后来赫尔姆霍兹才指出这是错误,而认为这是化学作用所引起的。 1800年伏打将十几年研究成果,写成一篇论文「论不同金属材料接触所激发的电」,寄给英国皇家学会,不幸受到当时皇家学会负责论文工作的一位秘书尼克尔逊有意的搁置,后来伏打以自己名义发表,终于使尼克尔逊的窃取行为遭受学术界的唾弃。 当时法国国王拿破仑平素喜欢学者,1800年11月20日在巴黎召见伏打,当面观看实验顿觉感动,立即命令法国学者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进行大规模的相关实验。同时也颁发6000法郎的奖金和勋章给伏打,发行了纪念金币,而伏打也被作为电压的单位,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如此引用。 伏打电池之后在伏打之前,人们只能应用摩擦发电机,运用旋转以发电,再将电存放在莱顿瓶中,以供使用,这种方式相当麻烦,所得的电量也受限制。伏打电池的发明改进了这些缺点,使得电的取得变成非常方便,现在电气所带来的文明,伏达电池是一个重要的起步,他带动后续电气相关研究的蓬勃发展,后来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电动机,和发电机研发成功也得归功于它,而发电机之后电气文明的开始,导致第二次产业革命改变人类社会的结构。 丹麦丹聂尔(J.F.Daniell)和卢克歇尔(Leclanche) 发明干电池。1859年 普兰第(R.L.G.Plante)发明铅蓄电池。 英国的化学家德斐(Humphry Davy 1778..1829)后续 的研究发现了几种碱金属,导致电气化学工业的兴 起。德斐在电流的磁效应上面的研究有过重要的贡 献,著名的物理大师法拉第,曾经在德斐实验室当助理学习。 电池的发现电池是由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亚历山大·伏达教授发明的。 这天,像往常一样,伏打教授来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突然,一本德国科学家的实验报告汇编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本书记载了一个叫斯罗扎的科学家在1750年做的一个实验。斯罗扎在实验报告中说:把两个不同的金属分别夹在舌头的上下,然后用一根金属导线连接两块金属块,此时,舌头上会有一种酸的感觉;如果用两块相同的金属片夹在舌头上下,就没有这种感觉。伏打看完这个实验报告,欣喜若狂。回到实验室,伏达马上找到一块薄锡片和一枚新银币,并用一根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果然,他的舌头出现了麻木的感觉。“这是触电的感觉,”伏打对助手说,“导线中肯定有电在流动。”伏达发现,单独使用锡片或银币在口腔做实验时,没有这种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伏达推测,可能是口腔含有稀酸的缘故。根据这一推测,伏打改用稀酸做实验,果然,发现有麻木的感觉。稀酸实验的成功,给了伏打极大的信心。他决定生产一种能产生和储存电能的装置。1799年,伏打按照自己的设计,把几个盛稀酸的杯子排在一起,然后在每个杯子中装一块锌片和铜片,并将前一个杯子中的铜片和后一个杯子中的锌片用导线连接。最后,两端用导线接出。伏打用手指捏住两端的导线,他不仅感到手指麻木,而且身上也有这种感觉,这说明这种电源装置产生了相当大的电压。“把这‘宝贝’叫做‘伏打电池’吧!”伏打的助手建议。 由于伏打发明了电池,1801年被法国皇帝拿破仑授予金质奖章,并封为伯爵。 电池原理将锌和铜泡在红色的硫酸液中,锌会产生负电,铜会产生正电,将两者用导线接起来,就会产生电流,成为电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