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氟牙症
释义

氟牙症(dental fluorosis)又称斑釉牙,是牙齿发育时期人体摄入氟量过高所引起的特殊型牙齿釉质发育不全,临床主要表现为釉质出现着色的斑块和缺损。氟斑牙是地区性慢性氟中毒 (fluorosis)的一种突出症状。地区性慢性氟中毒主要累及发育中的牙齿和骨胳。氟牙症在世界各国均有报告。我国氟牙症流行区很多,几乎各省都有慢性氟中毒的报道,山区和沿海地区相对患病比较严重。

西医学名:氟牙症

英文名称:dental fluorosis

其他名称:斑釉牙

所属科室:五官科 - 口腔科

发病部位:牙体

主要症状:釉质上有白垩色斑块,釉质上有褐色的斑块,釉质的实质缺损

主要病因:慢性氟中毒

发病原因

1916年G.V. Black和F. S. Mckay报道了这种病的发生显示了地域分布特点,并提出饮用水中的某种物质造成的。1931年Churchill首先发现水中氟含量过高是本症的病因。一般认为水中含氟量以1ppm(1mg/L)为宜,该浓度能有效防龋,又导致氟牙症的发生。饮用水是摄入氟的一个最大来源,水氟摄入是按以下条件综合决定:

地方性氟中毒是氟斑牙的成因之一:

饮水高氟区,饮用水是摄入氟的一个最大来源,水氟摄入是按:人的年龄、气候条件、以及饮食习惯而综合决定的。水氟的最适浓度主要又取决于当地的年平均最高气温,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温相差甚大,因此不能只有一个适宜浓度。故我国现行水质标准氟浓度为0.5~1ppm应是适宜的。

工业性氟中毒是氟斑牙的形成原因之一:

其氟素来源于次生(污染)环境,即来自冶金、化肥或火电厂等工业生产中,从萤石、磷灰石及煤炭等矿物原料在加工过程中释放的氟。其分布的范围较狭窄,多局限于工业污染源附近。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也是氟斑牙的成因之一:

其氟素来源于我国贵州、湖北、陕南等地区出产的含高氟的煤,当这种煤作居民燃料时,释放出的氟,污染了空气和家中贮存的食物,从而引起氟中毒。这是我国地质学和医学工作者所发现的一种独特的氟中毒类型,日益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士的重视。

含氟牙膏使用不当也是氟斑牙的成因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含氟牙膏虽能有效防治龋齿,但同时具有副作用,如果使用不当,易导致氟斑牙。氟的防龋作用与产生毒性之间的界限很小,摄入过量的氟会使牙齿产生一些斑点,这就是氟斑牙。严重时可使牙齿变黄,表面粗糙,容易缺损。

另外,能否发生氟牙症还取决于过多氟进入人体的进机。氟主要损害釉质发育期牙胚的成釉细胞,因此,过多的氟只有在牙齿发育矿化期进入机体才能发生氟牙症。若在6、7岁之前长期居住在饮水中氟含量高的流行区,则会导致氟牙症。

发病机制

牙釉质形成时期,过量的氟可以使成釉细胞发生肿胀变性和剥离,氟离子更易取代钙磷离子与釉质结合形成氟磷灰石,造成釉质的矿化异常。由于氟牙症表层釉质呈多孔性,易于吸附外来色素,如锰、铁化合物而产生氟斑。

临床表现

氟牙症临床表现的特点是在同一时期萌出的釉质上有白垩色到褐色的斑块,严重者还并发有釉质的实质缺损。临床上常按其轻、中、重度而分为白垩型(轻度)、着色型(中度)和缺损型(重度)三种类型。

1.白垩型(轻度):有白垩色条纹或不规则散布的小面积不透明区,但整个面积不超过牙面的1/2。

2.着色型(中度):牙形态无变化,但上述所见常累及牙面全部,牙面有广泛着色,呈茶褐色。

3.缺损型(重度):釉质具有严重发育不全,常有表面形态的改变并伴广泛着色;其颜色可自棕色至灰黑色不等。

根据Dean分类法,对某地区受检者的病损程度确定一个相应的等级,并用数字来表示该受检者所属等级,然后在分别计数的基础上,计算该地区群体的氟牙症指数。

疾病防治

1.改良水源,适量摄氟。

2.轻或有着色无缺损的可以采用漂白脱色法脱色。

3.严重有缺损的患牙可用复合树脂直接贴面,烤瓷贴面或甲冠等方法修复。

辨别氟斑牙的方法

氟斑牙跟四环素牙一样,属于外界因素对牙齿表面釉质造成的不可逆损害,并且容易出现发灰发黑的矿化现象,令牙齿很不美观。如何判断是否是氟斑牙呢?

氟斑牙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呢?

1.牙齿发育矿化期间,长期饮用含氟量过高的水,引起矿化障碍,乳牙较少见。

2.轻症:牙面的一半以下有白垩色和黄褐色斑点,可有少量小的散在的浅凹陷,表面坚硬而有光泽。

3.中症:多数牙冠表面有白垩色斑块。

4.重症:多数或全口牙冠表面有黄褐色或暗棕色斑块,失去光泽,有线状或窝状缺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