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冯渊
释义

红楼人物冯渊 (见第四回)金陵一个小乡绅之子。自幼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只他一个人守着些薄产度日。他人品风流,长到十八九岁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但自看上英莲后,一改素日作风,执意要从拐子手中买下英莲,并立誓再不交结男子,也不再娶第二个女子。未料拐子又将英莲偷卖与薛蟠,两方争执起来,他竟被薛家主仆活活殴死。冯渊遇英莲一段,脂砚斋评为“真真是冤孽相逢”的“又一首薄命叹”(甲戌本)。

中文名:冯渊

民族:汉

出生地:应天府

职业:小乡绅

爱好:男色

结局:被薛家主仆活活殴死

梗概

事由

前五回中有一个独立的故事,是写甄家的。英莲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突逢变故,被家人丢失,被拐子拐去,长大后再卖。冯渊此时出场,他的出场如昙花一现,他或许是英命中的昙花,绚美如烟花,转瞬而逝。

他们的相遇有着一见钟情的感觉。冯渊见英莲,这拐子卖丫头,他便一眼看上了这丫头,立意买来作妾,立誓再不交结男子,也不再娶第二个了,所以三日后方过门。可见对英莲是上了心,所以行事郑重,也是在意之心。而英莲遇上他,自叹我今日罪孽可满了! “后又听见冯公子令三日之后过门,她又转有忧愁之态。我又不忍其形景,等拐子出去,又命内人去解释她:‘这冯公子必待好日期来接,可知必不以丫鬟相看。况他是个绝风流人品,家里颇过得,素习又最厌恶堂客。今竟破价买你,后事不言可知。只耐得三两日,何必忧闷!’她听如此说,方才略解忧闷,自为从此得所。本来是一桩好姻缘,二人皆也随心。”

意外

只是途中冲出一个薛蟠搅了一场欢喜,让二人心事成了镜花水月。谁料天下竟有这等不如意事,第二日,他偏又卖与薛家.若卖与第二个人还好,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 `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遂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这冯公子空喜一场,一念未遂,反花了钱,送了命 ,岂不可叹!"冯不舍得英莲,而送了命,那英莲本一场喜悦,也成了空。此后不知何种境遇,那生命中突然绽放的昙花又归于沉寂。只是不肯,然而她还是做不得主,也只得去了。

梦幻情缘,恰遇一对薄命儿女。原来情是梦幻,而失落的也只是薄命。这最初的故事,是红楼的开局。是不是映照着日后宝黛的水月镜花一场梦。黛玉与英莲都是苏州人,都是父母钟爱的女儿,只是离了家,便没了依托。此后浮萍际遇,也是辗转。只不过黛玉在贾家是贾母的外孙女,得到了照顾和宠爱,可是一年三百六十日,不也是黛玉的伤心与泪水,黛玉常感叹自己之事无人做主。而英莲几度易名,香菱秋菱,莲花是美,只是花无主,也是伤心秋水空碧碧。

结局

而冯渊那个为情而死的男子,书中交代只几句,可是他的形象也是清晰生动的。他遇上了她,原以为是命定的情缘,愿于一生相护相惜。只是转瞬间,她远走,他离世。为她,他的付出是生命。情在心中,原也是最重的。

冯渊这个名字书中再不提起。只是在英莲的心中,他是远方的昙花,在暗夜里盛开着。

打死冯渊,罪不在薛蟠

第四回薛蟠打死冯渊后,来到贾府每天观花、聚赌、嫖娼,无所不为,以及后面薛蟠的“女儿酒令”等等,为爱情论者留下许多把柄和口舌,一般的世俗之人产生一些糊涂想法是可理解的。

打死冯渊,罪不在薛蟠。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宛情所著《脂砚斋言行质疑》一书中曾提出:“夺妾杀人情节严重”,脂砚斋怎能说是“略一解颐”?不仅如此,冯渊被打死,脂批对薛蟠没有一句批评,而且处处称薛蟠为:“阿呆耳”、“阿呆兄”、“老兄”、“人谓薛蟠为呆,余则谓是大彻悟”。脂批说“冯家正不为人命,实赖此获利耳。”

冯渊是何许人也

“是本地一个小乡宦之子,名唤冯渊”。脂曰:“真真是冤孽相逢。”——指“冯渊”乃一理也!“长到十八九岁上,‘酷爱男风,最厌女色’”。脂曰:“最厌女子,仍为女子丧生,是何等大笔!不是写冯渊,正是写英莲。”这是何意?是说此处“男风”、“女色”是写春秋之笔也!冯渊在厌弃“女儿”问题上丧命是一天理。——英莲是甄士隐因“梦幻识通灵”和雨村分道扬镳“跳出火坑”的儒子之灵魂。这个灵魂、美点,如果和冯渊这等“以‘好色不淫’为解”的纨绔子弟结为鸾凤之好,将来士隐这个灵魂,必然无法“致使香魂返故乡”。故,脂曰:“不是写冯渊,正是写英莲。”英莲的坎坷人生和士隐的一生坎坷其主题和宗旨是一致的,是教儒子猛醒之笔。

冯渊“他一眼看上”英莲,脂曰:“善善恶恶,多从可巧而来,可畏可怕。”脂批对冯渊看上英莲不作婚姻而论之,却以“善恶”和哲学上的“可巧”偶然的机遇性论之。作者对渊、莲关系,也定义为:“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遇见拐子卖丫头。”“前生冤孽”:指历史也!指历史中形成的一种关系。所谓“拐子”:英莲这个“女儿”是甄士隐人生路途中灵魂的转折点,士隐对“通灵玉”代表的真理只处于“梦幻”识通灵的状态,故英莲之美并不十分纯化,必然易受“拐子”所骗。此处“拐子”是对蛊惑人心之辈的调侃语。这类丑类常常将处于蒙昧状态的“女儿”拐骗,所谓“这种拐子单拐幼女,养至十二三岁,带至‘他乡’转卖。”——英莲是士隐灵魂中的美点,士隐舍不得让和尚把她化去,故有此害。“他乡”指与大观园相反的腐朽社会。

故“拐子”被“打了个臭死”也必在情理中。薛蟠打死冯渊,被说成:“并非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走的。”脂曰:“妙极!人命视为些些小事,总是刻画阿呆耳。”脂批为“些些小事”称奇叫“妙极”为何?

为什么写冯渊

英莲和冯渊,在艺术上不是为写“男女爱情”,而是为了写士隐小乡宦之情和冯渊小乡宦之情二者间的关系,即所谓“这正是梦幻情缘”之“薄命”——即难于如愿以偿,难于长命百岁的历史渊源。薛蟠代表宝钗母胎中的“热毒”,人称“呆霸王”,他和冯渊这类“小乡宦”是“夙孽相逢,今狭路既遇,原应了结。”冯渊本性是“酷爱男风”,自己“立誓再不交结男子”。脂曰:“谚云:‘人若改常,非病即亡’。信有之乎!”因此对脂批打死冯渊一节被说成“略一解颐”——解闷、寻乐,就不必感到困惑不解了。

脂曰:“是以故意戏用葫芦僧乱判等字样,撰成半回,略一解颐,略一叹世,盖非有意讥刺仕途,实亦出人之闲文耳。又注冯家一笔更妥,可见冯家正不为人命,实赖此获利耳。……虽曰不涉世事,或亦有微辞耳。……其意,实欲出宝钗,不得不做此穿插。”——目的是写宝钗的“投胎入世”“负罪而出”,带着打死“酷爱男风”“小乡宦”之子的罪名而“投胎”。

臭豆腐冯渊

《白眉大侠》、《三侠五义》中的重要人物,人称“圣手秀士”“臭豆腐”,同房书安并称开封府二坏,是《白眉》中少有的笑料。为人内向,是北侠弟子,武艺略高于“不败饭桶大头鬼”房书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评书中冯渊一口有趣的南方话。而单老评书中冯渊那句骂人台词也堪称经典。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冯渊,男,江苏无锡人,1963年10月出生,江苏工学院农机系毕业,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结业,副教授。现任学院副院长,院党委委员。

曾任无锡机械制造学校教师、教务党支部副书记、专业科副科长、汽修厂副厂长、专业科科长兼教务党支部书记、党委委员,2000年9月起任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务党总支书记、机关党总支书记。 2005年8月起任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曾在《机械职业教育》上发表《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评估》 、 《高职工科主干课程教材的编写》等论文,并主持、担任高职高专国家级《汽车技术服务与应用》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项目负责人和《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国家精品课程、省级一类优秀课程负责人同时担任无锡市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培训与教育委员会主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9: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