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方良永
释义

[明](约公元一五o六年前后在世)字寿卿,莆田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武宗正德元年前后在世。登弘治三年(公元一四九o年)进士。历官浙江左布政使。钱宁以钞二万鬻于浙;时宁方得志,公卿台谏不敢出一言,良永讼诛之。世宗时,官至右副都御史。卒,谥简肃。良永为文,虽信笔挥写,亦和平坦易。撰有方简肃文集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简介

方良永(1454—1528),字寿卿,号松崖,莆城内草舍里(今城厢区梅峰街后塘)人,生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

人物生平

弘治三年(1490年),良永与弟良节同登进士第。良永授官,赴两广督催欠款,廉洁奉公,为布政使刘子夏赏识,回京授刑部主事。他审案求实,不袒护权贵,得尚书彭韶(莆港利人)、白昂器重,升员外郎,擢广东按察佥事,摄海南兵备。因镇压琼州符南蛇起义,推补海北兵备。

武宗初,太监刘谨弄权,武宗不御殿,朝见者照例到左顺门行顿首礼。良永服毕回京,鸿胪寺官引他行礼如议,又要引其向刘瑾辈作揖,良永不顾,拂袖而去。刘瑾含怒于心。有人劝良永另行往谒,以免惹事,良永不纳,瑾更加怒恨。恰海南有人讼诉命案,刘瑾故将此案连在良永身上。幸得刑部郎中周敏竭力辩诬,良永才免于祸。

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伏法,良永被起用为湖广按察副使。抵任,他首先禁止官衙私买,旋授广西按察使。巡抚御史朱某恃势多为不法,良永带领二司暗察其奸,朱某畏罪潜逃。才半年,良永又被擢山东右布政使。

正德九年(1514年),吏部考察大吏,良永被铨为政绩显著、才行兼优的16人之一,乃转浙江右布政使。时武宗义子钱宁凭借权势,遣人用纸钞2万,发浙江11府换回白银3万两。良永明知钱宁气焰,仍疏劾其负主剥民的罪行。疏说:“迹其所为,在子为不孝,在臣为不忠,在法为必诛”,“乞下诏狱”,以“明正典刑”。通政司私自把疏拿给钱宁看,钱宁又怕又恨,既罗织罪名陷害良永,又暗中示意良永,心想拉拢,但均不果。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世宗即位,钱宁伏法。御史朱节、沈灼推荐良永,拜右都副御史,巡抚郧阳。未几母卒。服阕,良永被起用为总理粮储,兼应天巡捕。行抵浙江,大病发作,连疏乞请致任,未报。嘉靖七年(1528年),他在回宫途中,未及见到朝廷命他为刑部尚书的文书就逝世了,终年74岁。讣闻,赐祭葬,谥简肃。

人物品格

良永外和内刚,平日待人谦冲,临事则奋发不可夺。他居官廉正,法纪严明,不畏权势,敢于弹劾佞臣。他“文章典雅,学术纯正”,讲求实际,不尚虚名,有《方简肃文集》11卷传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