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饭后钟 |
释义 | 词条【汉语文字】饭后钟 【汉语拼音】fàn hòu zhōng 典故相传唐·王播少年孤贫﹐客居扬州惠明寺木兰院,随僧斋食。日久,众僧厌恶,故意斋后才敲钟。王播闻声就食,扑空,因题下“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两句诗。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下。一说为唐段之昌事。见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 释义谓寺钟鸣时斋饭已毕。 后遂用作贫穷落魄,遭受冷遇的典故。指因贫穷而遭冷遇。喻人才落魄民间。 另作钟非饭、护碧纱、扫壁觅诗 相关诗词1、宋·陆游《枕上作》:“虽无客共俗中酒,何至僧鸣饭后钟?” 2、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餐,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多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阁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3、宋·苏轼《石塔寺》: 世传王播《饭后钟》诗,盖扬州石塔寺事也。相传如此,戏作此诗。 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 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 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 何为三百年,记忆作此讪。 斋厨养若人,无益只遗患。 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