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党腊驴肉
释义

上党腊驴肉

原专指沙锅腊驴肉,因制作创始于腊月而得名。它以新鲜驴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香料、佐料、做工,极为讲究。其色泽鲜艳,醇香可口,以其独特的风味倾倒“美食家”,享誉古今。驴肉肌间结缔组织不甚发达,故俗语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说。上党腊驴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同时又可健胃、活血,是脾虚肾亏和贫血症患者的滋补食品。上党腊驴肉在清嘉庆年间已闻名四方,并成为皇室贡品。在80年代全国熟肉制品评审上,腊驴肉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腊驴肉是长治市的传统名吃,早在明代,就已驰名于上党和晋南地区。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南京等南北名城。腊驴肉与当地的凉粉、酥火烧被称为潞安府(长治古称潞安府)三宝。

历史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沈简工朱模,在潞州皇城(陵园)居住,经常独自一人游荡街巷,访察民情,饥饿时就在小摊上吃些小吃。时间一长,他觉得香味浓郁的腊驴肉,配上酥火烧别有一番风味。于是他就在每年的腊月选上精制的腊肉和酥火烧派专人送往京城,供皇后、皇妃、皇子、皇姑们品尝。

其实腊驴肉为统称,还有腊马肉、腊骡肉,但以腊驴肉最为好吃,故概称腊驴肉。清光绪年间,是长治腊肉兴盛发达时期,其中以南街黄家、东街孙家、西街李家制作的腊肉最为著名。但李、孙两家无后人继承,唯有黄家世代相传,腊肉秘方保存至今,有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

制作工艺

制作腊驴肉的原料为驴、马、骡的鲜肉,以驴肉为最佳。切肉时,要按部位把肉分成前肘、后肘、前臂、后墩、元宝、肋条、腱子、腰球、肚厢皮等,并顺着肉缝把各部位肉切成1~2公斤的肉块;用清水浸泡12小时,洗净后,入80℃清水锅内,加调料(每15公斤生肉加花椒35克、大料25克、茴香35克、食盐300克)滚煮三、四个小时;出锅晾凉后,将肉按部位依次放入盛有老汤的砂锅,加满例汤,上压小石块,炖煮12小时(其间不断加汤)即可出锅上市。

这种腊驴肉,色泽鲜艳,肉质细嫩,清香可口,味美怡人;且肥不腻,瘦木柴,是佐餐下酒的佳肴,因煮制时加入20多种草药与调料,放成品易存放,还有一定的滋补作用。

腊驴肉的投料配方是:鲜驴肉250公斤需加食盐15公斤,砂仁、豆宏、丁香各165克,花椒、大料、茴香各325克,荜拨、草果、肉桂、良姜、白茫、陈皮、草宏、桂皮、檀香、山楂、五味子、广木香、红叩、肉豆蔻各85克。 此产品于1982年被评为省优产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2: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