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叶红门兰 |
释义 | 植物名称二叶红门兰(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双花红门兰(秦岭植物志) 形态特征植株高8-15厘米。无块茎,具伸长、细、平展的根状茎。茎直立,圆柱形,基部具1-2枚筒状、稍膜质的鞘,鞘之上具叶。叶通常2枚,近对生,少1枚,极罕为3枚,叶片狭匙状倒披针形、狭椭圆形、椭圆形或匙形,长2.3-9厘米,宽0.5-3厘米,先端圆钝、钝或急尖,基部渐狭成柄,柄长、对折,其下部抱茎。花茎直立,花序具1-5朵花,较疏生,长1.5-5厘米,多偏向一侧,花序轴无毛;花苞片直立伸展,近长圆形或狭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钝或急尖,最下部1枚常等于或长于花;子房纺锤形,扭转,无乳突,连花梗长7-9毫米;花紫红色;萼片近等长,近长圆形,长7-10毫米,宽2.5-4毫米,先端钝,中萼片直立,凹陷呈舟?矗??3(或5)脉,与花瓣靠合呈兜状;侧萼片近直立伸展,稍偏斜,具3脉;花瓣直立,卵状长圆形或近长圆形,长6.5-8毫米,宽2.5-3.5毫米,先端钝,具3脉,边缘无睫毛;唇瓣长圆形、椭圆形、卵圆形或近四方形,与萼片等长,不裂,上面具乳头状突起,基部收狭呈短爪,具距,先端圆钝或近截形,略波状,边缘近全缘,无睫毛;距短,圆筒状,长约2毫米,较子房短很多,长不及子房长的1/2。花期6-8月。 分布及生境产于陕西(宝鸡玉皇山)、甘肃东南部、青海东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部至南部;生于海南2300-4300米的山坡灌丛下或高山草地上。锡金、印度北部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北部。 本种在四川西部俞德浚2275号和西藏察隅县(察瓦龙)王启无65642号的该同号标本的不同个体上,有的仅具1枚叶,有的则具2枚叶;而在云南俞德浚11576号和11726号的同号标本中,除具2枚叶的个体外,还有具3枚叶的个体,反映出本种叶的数目是有变化的,通常为2枚,少数具3枚,也有相当数量的个体仅具1枚,而具1枚叶的个体出现于我国四川西部、西藏东南部至印度北部。其叶片的形状、宽窄亦有较大的变化,从狭的匙状倒披针形、狭椭圆形、椭圆形至匙形,宽1-2.5厘米;花的唇瓣的形状及其基部收窄具爪的长短等均有变化。 功能用途医药: 根状茎:清热解毒,消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