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耳草属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耳草属 拉丁名:Hedyotis L. 所属科:茜草科(Rubiaceae) 物种约420种,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产地为亚洲,我国约50种,产长江以南各省,北部少见。 科特征草本、灌木或乔木,枝多带刺,有时攀援状;叶对生或轮生,单叶,常全叶缘;托叶各式,在叶柄间或在叶柄内,有时与普通叶一样,宿存或脱落;花两性或稀单性,辐射对称,有时稍左右对称,各式的排列;萼管与子房合生,萼檐截平形、齿裂或分裂,有时有些裂片扩大而成花瓣状;花冠合瓣,通常 4-6裂,稀更多;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互生,很少2枚;子房下位,1至多室,但通常2室,每室有胚珠1至多颗;果为蒴果、浆果或核果;种子各式,很少具翅,多数有胚乳。 属特征草本或亚灌木或灌木,直立或攀援状;叶对生,很少轮生;托叶分离或基部连合,偶合生成一鞘;花白色或淡红色,排成顶生或腋生、开展或头状的聚伞花序,很少组成其它花序或单生;萼管通常陀螺形,萼檐4或5裂,罕2或3裂或截平,宿存;花冠漏斗状或高脚碟状,裂片4(5),镊合状排列;雄蕊4(5)枚;花盘小;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极多数,很少单颗;果小,膜质或革质,开裂或不开裂;种子具棱或平凸,种皮平滑或有窝孔;胚乳肉质。 关于本属的概念,各学者意见不一,此处(参《中国植物志》)系按K. Schumann(inEngl. Nat. Pfl. -fam. 1891)的意见处理的。至于其他学者的意见,可参考下列资料:L. H. Shinners in Field and Lab. 17:166-169,1949;Bremek. in Verh. Kon. Ned. Akond Watensch. ser. 2,48(2):140,1952;Babu in Bull. Bot. Surv. Ind.11(1-2):224,1971,等等。 所有物种矮小耳草 翅果耳草 顶花耳草 广州耳草 卵叶耳草 白花蛇舌草 粗毛耳草 鼎湖耳草 海南耳草 脉耳草 败酱耳草 粗叶耳草 东亚耳草 合叶耳草 拟金草 保亭耳草 大苞耳草 耳草 黄叶耳草 牛白藤 闭花耳草 大帽山耳草 耳草(原变种) 剑叶耳草 攀茎耳草 长瓣耳草 大众耳草 方茎耳草 金草 偏脉耳草 长梗白花蛇舌草 丹草 菲律宾耳草 金毛耳草 清远耳草 长花轴耳草 单花耳草 粉毛耳草 阔托叶耳草 绒毛头状花耳草 长节耳草 滇西耳草 广花耳草 连山耳草 肉叶耳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