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鄂穆图 |
释义 | 一.简介鄂穆图(1614—1661) 即鄂貌图,又称鄂莫(漠)克图,章佳氏,字麟阁,号遇羲。隶满洲正黄旗。海西女真后裔,满族入关后第一位诗人,著有诗集有《北海集》。 二.人物生平公元1638年,他在盛京(今沈阳)考中秀才,1641年又中举人,之后即翻译《大明会典》,为皇太极讲译书史。1644年(顺治元年),他随清廷进入北京,擢升为秘书院侍读。后来又受命参加编撰清太祖、太宗两朝实录,翻译《纲鉴会纂》、《诗经》、《尚书》、《礼记》为满文。 谙熟兵法,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些战役中充任幕僚,很少在京师停留,偶有停留亦甚短暂,所以立功的机会极多。顺治三年(1646),他随博洛进入福建;顺治四年(1647)到顺治八年(1651),随济尔哈朗平定四川及其邻近各省,返京后授弘文院侍读学士,其间被赐世袭骑都尉。顺治十年(1653)提升为秘书院学士后,他又随岳乐前往外蒙古,征讨土谢图汗。 顺治十五年 (1658),清廷将内三院撤销后,授鄂貌图中和殿学士(当时内阁学士之一)。之后,他又随多尼南下,征讨南明桂王朱由榔,夺取云南、贵州。顺治十八年(1661),征战胜利结束。同年,顺治帝福临辞世,恢复内三院。鄂貌图再授秘书院学士,在随军回师北京经天津附近时谢世。 三.文学成就1.《北海集》鄂貌图生前与汉族文人有一定交往和诗作酬唱,去世后,其子赛图在朝中为官,有机会整理和刊刻《北海集》,并请父亲的汉族友人和文坛名流作序,更多的汉族文人因此全面阅读和接受了鄂貌图,并把鄂貌图的名声传扬开来,如为《北海集》作序的施闰章、陈廷敬、张玉书、洪承畴诸人,撰写了《特授光禄大夫内秘书院学士兼礼部左侍郎加一级鄂公传》的徐元文,曾应赛图之请作墓志铭的王士祯。 2.在满族文学史上的开拓地位康熙时代的诗坛大家王士祯曾在《居易录》中称誉道:“满洲文学之开,实自公始。嘉庆年间,满族诗人铁保奉命编撰八旗诗集 《熙朝雅颂集》 时,将鄂貌图置于本集卷一第一名,收录鄂貌图诗作13首,并曾赋诗赞誉其 “北海留遗籍,文章辟草莱” 的历史功绩。 作为满族入关第一位诗人,鄂貌图和他的作品反映了进入异文化环境给诗人带来的问题和压力,同时也显示出民族文化融合的大趋势。通过对鄂貌图的身份背景、诗歌创作和作品传播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作为清代第一批满族知识分子的代表性人物,“第一”诗人鄂貌图在清初的出现,意味着满汉文化整合的新阶段的开始。他的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更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作为 “入关第一诗人”,鄂貌图可谓成长于入关前、活跃于顺康之间的第一代满族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诗作多清新之语 ,风格雅正;由于族籍和出身,个人命运不可避免地和现实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诗歌为其提供了一个抒发性情和积郁的天地。第一代满族社会培养出来的文人 ,包括鄂貌图、高塞、禅岱、图尔宸等,人数虽不多,对于汉文化在本民族中的传播却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更大的贡献还是作为创作者将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融入文学创作之中,自成一家。他们的出现不仅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文学现象,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3.满族诗人群体及满汉文化整合的发端鄂貌图所隶属的满族诗人群体自17 世纪中叶开始出现,并在规模上不断扩展,其后有广为人知者如纳兰成德、敦诚、敦敏、太清的出现。满族诗人群体指的是满族诗人基于共同的族籍所赋予的文化背景、处境和心态 ,形成自己创作团体和风格的诗歌文化现象。它形成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是清代社会近三百年满汉文化整合的历程,所谓文化“整合”就是指不同文化的兼容和重组,是异质文化之间彼此吸收、借取、认同并且趋于一体化的过程。满汉文化的整合深深影响了清代的中国社会,而清初为其开端。这一时期满汉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对立较为明显,但是吸收与融合的趋势也在潜生暗长。满汉文化融合早期的种种现象仍有待于研究,早期满族诗人的出现即其中之一。这个群体对于两种文化的整合有着特定的历史责任和经验,承担着沟通和交流的历史使命,在这一过程里,自身的经历和命运也因两种文化的互动而发生了决定性的改变,鄂貌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