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陡岩自然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陡岩村隶属于小街镇老君山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小街镇西北部,距离老君山村委会6公里,距镇政府4.5公里。国土面积0.82平方公里,海拔1838米,年平均气温14 ℃,年降水量146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杂粮等农作物。有耕地215亩,其中人均耕地1.6亩;有林地47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6户,有乡村人口137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人,劳动力6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3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29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15亩(其中:田28亩,地187亩),人均耕地1.6亩,主要种植玉米、杂粮等作物;拥有林地473亩,荒山荒地250亩,其他面积290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36户通自来水。有3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0户,占农户总数的83.3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13.89%和27.78%)。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沙石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5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20辆。 全村有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7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8.5万元,占总收入的59.87%;畜牧业收入7.4万元,占总收入的22.6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0头,肉牛22头,肉羊11头);工资性收入9.5万元,占总收入的30.74%。农民人均纯收入172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9.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人(占劳动力的22.06%),在省内务工13人,省外务工2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9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4.72%。计划大力发展烤烟、半夏产业。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36户,共乡村人口138人,其中男性81人,女性57人。其中农业人口138人,劳动力68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137人。 到2010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27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92.7%;享受低保5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镇卫生院4.5公里。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左母纪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小街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4.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6人,其中小学生10人,中学生6人。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15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实行由小街镇村级会计代理服务中心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粘贴公告、黑板报的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该村设支部1个,有党员总数4人,党员中男党员4人.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土地不肥沃,山地多,水源较少。2、发展烤烟,耕地较少。3、资金少,难以发展。4、土路不能通车,出行困难载出东西拿不到市场上买。5、沼气池没有,导致家家坎柴烧,破坏山林。6、没有资金,难以发展。7、没有技术,生产过于粗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发展烤烟和半夏,2、发展杂交玉米推广。3、大力发展蔬菜,推动养殖业发展。4、发展林业产业。5、希望上级能引进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6、对农民多进行技术宣传和培训,使生产观念转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