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家洞清官古墓
释义

古墓简介

石家洞清官古墓又名石焕章墓,原名“麟祥府君墓”。位于湖南永州市宁远县石家洞乡上洞铺村后山上。清光绪五年(1879年),石焕章归葬于此墓。墓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坐西朝东,封土堆高0.8米,底径约1.5米。墓首旁立有一块刻有图文的无字空碑,高2米,宽0.8米。主碑高2米,宽0.6米,碑石残缺,阴刻楷书“麟祥府君墓”。两侧耳碑高1.7米,宽0.5米,阴刻墓主生平简介。主碑和耳碑于1996年修水库被毁。墓前两侧立有2根5米高的石柱,左边的石柱上刻有:一代名争柱石高,右边的石柱上则刻有:千秋宅近乡山好,是晚清进士彭述于光绪十三年(1887)书写的挽联。墓地于1989年至1992年先后三次被盗,尸身百年不腐,遭受严重破坏,至今相关部门未设置文物保护单位。

一代名争

石天瑞,官名焕章,字麟祥,号玉成,宁远人,清湘军将领。清咸丰元年(1851)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间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和贵州苗族起义军,辗转10多个省,长达20多年的斗争,后获封荣禄大夫归里,常与书法家何绍基、陈宝箴、刘坤一等知名人士来往,留有何绍基诗及书法,为宁远文物珍品。又与县人黄习溶等,倡首主持重修文庙,为期10年竣工。清光绪五年(1879年),病卒于石家洞,年六十五。著有《九嶷山诗图》、《莳花堂诗集》等。

电视台采访古墓

2007-2009年间,长沙政法电视台、广东南方电视台先后采访石家洞清官古墓,破湘军将领尸身百年不腐之谜,并录制长达20多分钟的电视节目“无字碑的秘密”,倍受观众的关注。

电视台采访 石家洞清官古墓字幕节选(二)

那么,传言中的宝藏一说又是从何而来?难道只是空穴来风吗?墓主人的身份究竟是怎样的?

配音:在池塘旁的小山坡上,记者发现了另一处不起眼的小坟包。坟前竖有一块断碑,在残留的碑石上刻有“麟祥府君墓”五个字,右边则有“光绪十三年”等字样。令人奇怪的是,断碑上的时间与石柱上署明的时间不相上下,都在光绪年间。那么,断碑上的“麟祥”指的是谁?这座墓葬与村民所说的池塘中的墓葬会不会有着某种联系呢?

配音:记者了解到,在上洞铺村及周边的村庄,村民大多以“石”姓为主,姓“麟”的村民根本没有。由于石碑残缺,墓主的身份一时也无法解开。

画面过渡

配音:无字石碑、麟祥、光绪年间、被盗的随葬品这诸多谜团,究竟该如何求证呢?上洞铺村一位年长的老者告诉记者,他曾看见新屋村一位姓石的村民到断碑坟前祭拜过。根据这一线索,记者到上洞铺村相邻的新屋村寻找线索,试图找出坟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但村中村民都姓石,记者毫无线索。唯一的希望就只剩下村民家中留下的家族宗谱了。

现场同期:村民

040035 找家谱现场(石氏宗谱)

配音:辗转寻找了多户村民后,在一户村民家中的一本族谱上,我们发现了一个记载。石家祖上有一个名叫石天瑞的人,字为麟祥。

现场同期:村民

203010 在这里,这个就是你们那一个家簇的簇谱是吧?是我们的前辈——石天瑞。这里面的他的记载吗?有!

配音:石氏宗谱上还注明,石天瑞在1851年至1872年年间,为清政府镇压过太平军和苗军起义。因军功卓著,官至三品。那么,族谱上所记载的是否属实呢?记者专门找到了宁远县原县志办主任张介立。

同期:宁远县原县志办主任 张介立

215350 他(石天瑞)这个在我们的光绪县志,民国县志中都有记载的,而且在湖南通志上也有记载。在县志上的记载,他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天瑞,字麟祥,号玉清,因为当时镇压太平天国,他们就组织军队跟随石保田,就是东安那个石保田,去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他就改了名字了,官名叫石焕章。

+淡黑

中口播:据石天瑞的后人石起国介绍,因为在石天瑞死后,石家曾买下了上洞铺村的后山作为石天瑞的坟冢,因此实际上,在上洞铺村的后山上只安葬了石天瑞一人。而后山池塘中央,那个实际上是一个普通小土堆,并没有安葬任何人。同时,我们的编导也了解到,在荒塘乡并没有四周环水这一独特的墓葬形式。因此,由于传言的偏差,那个有着神秘传言的坟冢实际上就是石天瑞的墓葬,而并非池塘中的土堆。而石起国也证实,石天瑞的墓确实被盗墓贼光顾过三次。

+淡黑

同期:石起国

211350 第一次是89年的12月29晚上,后来你们去看的话,发现什么东西被盗了呢?就是帽子上的帽珠。

配音:村民们那晚看到的手电筒光亮正是盗墓贼第一次光顾墓葬,当时盗墓贼从墓葬候后部挖洞,将棺材凿开偷走了里面的物品。

同期:石兆灿

034615 是晚上十点多钟去盗墓的,有个人晚上去偷猪草,村子里面的人去搞人家的猪草,就看到了,盗墓的那伙人就给了他几百块钱,他就没做声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后来传出来的吗!

配音:墓葬被盗的第二天,作为石天瑞的后人,石起国闻讯急忙赶往坟墓,竟然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棺内石天瑞的肉体居然并没有腐烂。

同期: 石起国

211610 只看到脑袋,脑袋是干的。有皮肤那些东西吗?皮肤有,都没有烂吗!是干的。

211650 我们只看到衣服,是白袍,蛮长,起码有六尺长,一点样没走。

配音:也许是石天瑞的坟墓里仍然留有盗墓贼需要的财宝,仅仅两个月过后,盗墓贼再次光顾了这里。也就是这次,人们发现石天瑞的肉身又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画面过渡:挖墓

同期: 石兆灿

034257

(更多详 湖南石姓网)

古乡石家洞

石家洞位于湖南宁远县东北部,地处瑶汉两境边缘山区,历朝地方政府都将此作为都司予以管辖,为求地方边境稳定。石家洞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以石姓为主的大动脉源远流长,石家洞石姓有着漫长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二十六代人,现居人口达3000余人。

古往今来,人才辈出,声名远播。元末天下大乱,元末都司石文庄督兵诏讨宁远黄军起义军,事平后受明太祖开封府之命,授予都司镇守宁远舂琳,由上任之日从江西泰和县移驻湖南宁远,文庄公原居宁远欧源山,巡查边境之际再迁移石溪,今为宁远石氏始迁祖。明代,有一代儒将石玉生,以身为质招抚瑶族起义军的传奇故事,一时成为历史佳话,其事迹被写入《湖南历代人物词典》及《湖南人物库》。 清代,有抚瑶官石佐善从线缙总兵二次为朝廷平瑶,创“以瑶治瑶”的首举;著名中医专家石光墀老年养生名著《仁寿编》传世;石光化侍母至孝有名,成为宁远行孝典范;石光陛遵循孝道、重视文化、体恤贫困被举“孝廉方正”;更有晚清湘军将领石焕章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和苗族起义军,成就一代名争。光绪年间的恩科举人石崇汉,官拜知县,书法文章颇为闻名。民国,黄埔军校毕业的石树勋,官至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别动军“最高参谋总长”,忠义救国军少将参谋长,总指挥长等职;民间书法家石兆明书法独具一格,广为流传,在长沙等地都开有分店。 近代,有解放军烈士石文全、石祥盛,湖南省高干石祥韬,湖南科技学院教授石循忠等人,进一步把石氏文化发扬光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