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家村
释义
1 四川省彭山县灵石镇石家村

石家村为一地名,在我国四川省彭山县、安徽省绩溪县、湖南省涟源市以及山东省青岛市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同名村庄,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村庄存在差别。

石家村位于彭山县灵石镇西北青石河两岸,东与红星村交界,西与文殊村为邻,北与凤鸣镇石集村接壤,南靠宝珠村。辖5个农业社,1个居民小组,土地面积850余亩,总人口1380人,境内属亚势带湿润性气候,年降雨量800毫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成乐高速公路、成昆铁路纵贯全境。九二年成立彭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家村处开发区中心控制地带,是发展工业、农业的良好地带。

石家村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水稻种植面积800亩,亩产1200斤,年产48万公斤;小麦种植面积600亩,亩产250公斤,年总产量15万公斤;油菜种植面积200亩,亩产150公斤,年总产量3万公斤。经济作物以蔬菜种植为主,主要品种以胡豆、青豆、白菜、萝卜、青菜、早熟玉米、迟熟玉米等常规蔬菜为主,年综合产量25万公斤。近年来,石家村不断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种植由传统向现代科技化种植转化,多数种植户采用大棚种植,把握市场脉搏,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村两委着重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引进枇杷、葡萄等新品种,种植面积已达到30亩,群众在种植中尝到了甜头,准备扩大种植规模,求得更大利润。得益于城郊优势,石家村从前年起,大力扩大苗圃种植面积,目前,石家村苗圃种植面积已达到60多亩,主要品种有雪松等。养殖业方面,石家村以商品猪、鸡、鹅、鸭等品种为主,年出栏肥猪1800头以上,其中养殖专业户徐国民年肥猪上市量300多头;年养鸭上万只的专业户3户,仅黄永德一户年出栏2万余只,全村年出栏商品鸭4万只以上。石家村村民户户鸡、鹅成群,年出栏鸡、鹅近2万只。

石家村靠近县城,群众商业意识浓厚,有200多人在县城或外地经商务工、跑运输,年收入200多万元。村民富裕了,大多数新修楼房,新村建设日新月异,村级经济呈现出蓬勃生机。

2 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石家村

石家村位于绩溪西部,距县城约34公里,距上庄5公里。村中的石氏宗族是北宋开国功臣石守信的后裔,在明代石氏家人也曾立下汗马功劳。该村建于明初,始祖石荣禄为安葬其父,求访风水之地。后此经地见风水颇佳,于是葬父庐墓于此,后来逐渐形成颇具规模的村落,村子背倚旺山,面朝桃花溪,坐南向北。据说因为石氏起源于甘肃武威,如此布局是为了不忘北方的故乡。村子里据说遍植石榴树,取一个“石”字来纪念祖先。更有趣的是全村为棋盘式布局。相传是石家以战功起家的缘故,村落布局也模拟行军大营的格局。又有一说是象征石守信与宋太祖对奕的情形。村前有一小亭名叫魁星阁,与石桥共同形成了石家村优美的水口景观。水口与石山对峙,形成“狮象守门”。村中道路纵横规整,如同棋盘。许多条巷子还都建有券门,领域感极强。村后原有一大祠是棋盘村的“帅府”所在,祠前方塘半亩,象征印泥盒,塘中筑石坛,坛长2丈,高、阔各1丈,按石守信帅印比例砌成,上面还植有古柏翠竹。

3 湖南省涟源市杨市镇石家村

杨市镇石家村东邻水洞底镇,南靠荷塘镇。全村共有人口1868人、446户、分为19个大组,耕地面积1064.5亩,山林300多亩,退耕还林239亩,共面积6.14平方公里。党员30人,村班组3人。过去该村由于人的无经济来源,加上村级公路破烂,人均收入不到400元一年,村里群众戏称是一个“贫穷癌症村”。 2003年该村村支部清醒的认识到要想村里富起来,首先是要把村里所有的公路修好、硬化,给村民一个自我良好的感觉,出门有一条好路可走,在外来人员中留下好的形象,经两年精心筹划,发动群众出谋划策,动员村里有经商经验的人员,外出经商、打工,经过两年奋斗,在政府领导的支持关心下,于2005年把村里的两条主路及支路6.4公里硬化完成,完全改变了村民有路难行的困境。并又投入资金30多万元,把村小学建成了全县有名的花园式村办小学。该村人均收入已达2000元以上,搞掉了“贫穷帽子”,得到杨市镇党委政府领导多次表彰。

4 山东省胶南市琅琊镇石家村

石家村位于琅琊镇人民政府驻地夏河城东南6.1公里,琅琊台西南侧。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03.31亩。

据传,明永乐年间,石姓从江苏海州荡芦村迁此立村,取名石家村。清道光版《诸城县洼志·疆域》称石家村。该村现有居民320户,人口1013人,以石姓、肖姓居民较多,尚有王姓等少数居民。

石家村地处山岭,以农为主,兼有渔业。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地瓜等。近几年来,依托琅琊台风景名胜区的辐射带动,村内旅游服务业有较大发展。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55元。

5 山东省垦利县董集乡石家村

基本情况

石家村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董集乡位于南展大坝以南200米,2006年全村110户,人口358人。

自然资源

该村有820亩土地,土地位于五干以北,水浇条件很好。

经济发展

主要种植棉花、小麦,在五干沟沿上种植杨树8000棵,另外在老村的土地上开发建设了312个高标准的养鸡大棚。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900元.

村容村貌

生产路全长2300米,于2005年重新修整,得到全村村民的满意。全村的土地各处都下了下水管,旱能浇、涝能排。村两委组织响应党的号召关于池三改工程,我村有三分之的户都安上了沼气,改了厕.环境和卫生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2006年全村改变了多年村民吃坑糖水的问题,全村都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对村民的身体健康有了很大的好处。

神文明建设

村支部订了多份报刊和关于植棉书,供村民学习。用远程教育,支部组织全体党员群众收看关种植和养殖方面的知识,使村民都学到了不少知识。

荣誉

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荣获东营市计划生育协会的奖牌和垦利县府的合格村奖牌。

6 山东省青州市弥河镇石家村

基本情况

弥河镇石家村位于青州市弥河镇北部,羊临公路东侧,北距青州城区1公里。村落东西长340米,南北宽274米,有耕地面积41公顷,居民159户,563人。

村史简介

明朝初期石姓迁来居住,之后王、高、蒋等姓迁来合居,以石姓命名为石家庄,几经繁衍,形成村落,延续至今,皆无变更。该村历史悠久,周围风光迤逦,名胜古迹较多。其中最为有名的有3处。

旅游景点

龙渊泉为天然温泉,位于石家庄西300米处,羊临路西侧。《青州府志》记载:青州东南龙渊古泉,旱不加损失,涝不加溢。龙渊泉的泉水旺盛,清澈的泉水分别从3个泉眼里喷涌而出,当地管它叫海眼。泉水甘甜清澈,含有人体多种必需的矿物质。龙渊泉的生态价值已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九莲庵位于石家村西北角。庙内塑有九尊神像,每尊重达200公斤,庵内常住有许多道士,曾引来许多游人观看。此庙建筑在“文革”前被毁掉。

早年间,龙渊泉通经村里的水渠旁,有许多石人、石马、石碗等石做的古物。不少路过的游人在此停留抚摸观看。该石迹在日军侵华时,被鬼子兵破坏。

7 黑龙江省双城市兰棱镇石家村

基本情况

兰棱镇石家村位于兰棱镇西南部,毗邻拉林河,与吉林省松原市隔河相望,又称“石家崴子”。交通便利,京哈公路(102国道)和同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且同三公路的“兰棱”出口就在石家村,离兰棱火车站5公里,距离哈尔滨太平机场仅60公里。近年来, 陪受国内外史学界关注的北方“水上丝绸之路” ,“鹰路” 的端点, 正座落在兰棱镇石家村, 史称“底失堡站”,为研究“金原文化”提供翔实的佐证 。

村史简介

清朝后期,河北永平府石姓迁来居住,之后山东王姓等也迁来居住,形成一个村落。

旅游景点

兰棱镇休闲度假山庄。

8 安徽省当涂县博望镇石家村

石家村位于城乡接合部,人口2600多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村。村两委一班人始终将发展村级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当作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根据该村实际,依托博望传统生产加工刃模具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以工补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石家工业园区为载体,招商引资、“引凤还巢”和全民创业多措并举。目前,全村已形成刃模具、机床和筑路工程机械配件生产三大产业。工业园区也不断发展壮大,入园企业由2006年的二十几家增加到目前的3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近10家,村集体收入显著增强。为更好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村两委还依托石家村位于314省道博望段中轴线的区位优势,打交通便利之牌,精做“三产带动”文章,发展商贸、物流、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现已形成了博望桥西商业区—博望宾馆—博康医院—好人缘酒家—华宇托运—石家村木材市场沿314省道商贸一条街。经济发展了,村民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预计,今年农民人均收入将达7000元,同比增长10%。

经济发展了,村里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投入50多万元进行了池台桥自然村的旧村改新村工程,实行了水泥路户户通,门前屋后都实施了绿化和亮化,还建有文化娱乐广场等配套设施。投入了500多万元兴建了石家新村,建筑风格独特而优雅。投入了近百万元进行了池塘清淤、垃圾池、公厕的建设。按照多层次、广覆盖要求实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除了政府补贴以外,村里还向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人员,每人每年另加补助120元,合作医疗费用全部由村支付,五保户、困难户家庭的水电费全部由村里承担。

9、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石家村

石家社区居委会

村庄由来

明永乐初年,始由"云南”迁至诸城县宋哥庄,后迁至此地立村。村名沿用“宋哥庄”。后徐、刘等姓陆续迁至,人口渐多。民国初年建立村政时,为管理之便分为两村,该村大姓为石,称石家宋哥庄,其余二村以徐、刘相冠。1984年改名石家村。

政区人口

石家村位于李沧区西北边沿,胶州湾东岸。2000年有总户数938户,人口2644人,耕地面积有126.77亩。

社会事业

石家村自1968年开始初建第一个厂是硫磺厂,在这个厂子的不断发展下,逐步又上了铸造厂、弹簧厂、铆焊厂、仓储公司、建筑队、铁粉厂、防腐材料厂、加油站、养鸡厂、机电设备厂、炼铁厂、釉面砖厂、齿圈厂、木器加工厂、废钢渣加工厂、石家饭店、商店、通讯器材厂、汽车修理厂、机加工厂、石材厂、金属结构厂、共24个单位。

9 陕西省西安市杨凌区揉谷镇石家村

石家村位于杨陵区渭河北岸,全村3200多人,739户,9个自然村,土地总面积3800多亩。勤劳的石家村人在书记杨安定、主任石红社的带领下,以种植经济作物和苗木为主建成了2000多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使石家村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6900多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