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动摩擦因数
释义

动摩擦因数是彼此接触的物体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和正压力之间的比值。不同材质的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不同,物体越粗糙,动摩擦因数越大。

简介

μ=f/N

(μ为动摩擦因数,f为摩擦力,N为正压力)

静摩擦力始终等于外力(力的平衡)

动摩擦力除以正压力就等于动摩擦系数。

动摩擦因数也有大于1的

各种版本的中学物理课本,给出的两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小于1,一般的参考书所举的例子也是小于1,有的学生就据此认为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总小于1.其实,两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也有大于1的.

摩擦力的本质

摩擦力的本质,人们至今对它还没有弄得很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摩擦力是两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间的内聚引力起的.事实上,在表面间比较凸起的地方才互相接触,而大多数的地方是不接触的,实际接触的微观面积远小于视宏观面积.摩擦阻力与实际接触面积成正比(不是与视宏观面积成正比).在一般情况下,实际接触面积又与表面上的正压力成正比,所以,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这正是中学物理课本中的摩擦力公式f=μN,物理学中把比例因子μ定义为两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的缘故。

不同材料的摩擦因数

为什么不同材料间的摩擦因数又不同呢?不同材料间接触面上分子间的内聚引力不同,它将影响到物体间摩擦力.故不同材料间的摩擦因数也就不同。

有些材料间摩擦力与正压力间的比值μ小于1.即动摩擦因数小于1,有些材料间的摩擦力与正压力间的比值μ大于1,即动摩擦因数大于1,实验测得橡皮与金属间的动摩擦因数1<μ<4,铟与铟间的动摩擦因数1.5<μ<2.0.将金属放在1.33×10~1.3×10-3~1.3×10-4Pa的真空中.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除去表面污物,冷却后测定动摩擦因数可达5~6.(数据摘自《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物理卷第7页“摩擦因数”条)

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材料 动摩擦因数

钢—钢 0.25

木—木 0.30

木—金属 0.20

皮革—铸铁 0.28

钢—冰 0.02

木头—冰 0.03

橡胶轮胎—路面(干) 0.7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