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董文杰
释义

董文杰,男,1966年出生,甘肃甘谷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兰州大学大气系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试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等。

中文名:董文杰

国籍:中国

出生地:甘肃甘谷

出生日期:1966年

职业:教授

毕业院校:兰州大学

主要成就:1999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个人简介

曾任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试验室副主任,CLIVAR/WCRP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球变化亚太研究网络(APN)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候研究计划GEWEX主席;曾任WMO气候学委员会OPAG4(气候应用和服务工作组)主席,国家气候委员会气候应用与服务分委员会主任委员。1999年获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2005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及导师科研奖。

个人简历

1983.9~1987.6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气象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9~1990.6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天气动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2.9~1996.6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天气动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4.1~1995.1 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动力World Laboratory Scholarship;2000.3~2000.6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水文系留学基金项目客座研究员,2006-2007年在加拿大环境部气候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研究",课题组长(2001-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多因子自然配置信息改进我国夏季降水预测研究",负责人(1991-20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西部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项目专家(2000-2003);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一种新的降尺度模式的研制及其在中国区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项目合作负责人(2001-2004)。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植被大气双向耦合的区域环境集成模式系统的研制和应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海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

部分科研成果

论文

汤懋苍、董文杰,对地球大冰期成因的新看法,科学通报,42卷7期,723~725页,1997年。

曾涛、董文杰,青藏高原隆升的数学模型与实测模型的比较。科学通报,1997年,42卷20期,2200~2201页。

董文杰、汤懋苍,青藏高原隆升和夷平过程的数值模型研究。中国科学(D),27卷1期,65~69页,1997年2月。

董文杰, 韦志刚, 丑纪范,一种改进我国汛期降水预测的新思路,高原气象,2001年(1)

董文杰, 韦志刚,范丽军,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气候特征分析,高原气象,2001年(4)

著作

董文杰、丑纪范,利用数值模式改进夏季降水预报综合集成的初步探讨,王绍武主编:气候动力学和灾害性气候预测理论,1996年,气象出版社文集

董文杰,封国林,韦志刚等,2005:陆——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北京:气象出版社。

董文杰,江静等,2004:人类对北方干旱化的有序适应—观测、虚拟试验和实验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