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盟地区论坛 |
释义 | 英文名:ASEAN Regional Forum---ARF 东盟地区论坛成立于1994年,现有26个成员,是本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官方多边政治和安全对话与合作渠道。 召开经过两极格局解体后,亚太国家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多边安全对话,不少国家提出较为具体的设想和建议。1992年初东盟首脑会议就加强地区政治、安全对话达成共识。1993年7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26届东盟外长会议特别安排了东盟6个成员国、7个对话伙伴国、3个观察员国和2个来宾国共18方外长参加的“非正式晚宴”。其间,各方同意于1994年在曼谷召开东盟地区论坛(ARF),就地区政治安全问题进行非正式磋商。1994年7月25日,ARF首次会议在曼谷召开。ARF是目前亚太地区的惟一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机制。 时间和地点ARF外长会议每年轮流在东盟主席国举行,之前召开高官会,为外长会议做准备。前8届外长会议分别在泰国(1994年)、文莱(1995年)、印度尼西亚(1996年)、马来西亚(1997年)、菲律宾(1998年)、新加坡(1999年)、泰国(2000年)和越南(2001年)举行。 参 加 者目前论坛共有27个成员: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印度、蒙古、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基斯坦、东帝汶、孟加拉、斯里兰卡和欧盟。 主要负责人泰国外长素林(Dr. Surin Pitsuwan)为本届ARF主席。任期1999年7月至2000年7月。 主要议题和结果ARF自1994年成立以来,已经举行了六次外长会议。1994年首届外长会议就地区安全形势初步交换了意见,肯定了安全对话合作的意义,会议主席声明将ARF定性为一个高级官员的磋商论坛,其目的是就亚太地区政治安全问题开展建设性对话,为亚太地区建立信任措施、核不扩散、维和、交换非机密军事情报,海上安全和预防性外交六大领域开展合作,并同意论坛沿正式和非正式亦即第一和第二轨道进行。1995年第二届ARF外长会议进一步讨论了地区安全问题,同意ARF继续作为一个就地区政治和安全问题进行公开对话和磋商的论坛,会议主席声明确定ARF分三阶段开展合作,即促进建立信任措施、推进预防性外交和探讨对待冲突的方式。会议同意设立会间辅助工作组(ISG),就建立信任措施,特别是就地区安全观念和国防政策开展对话;同意召开地区维和与海上搜救等第一轨道会间会(ISMs)。1996年第三出ARF外长会重点就各国关心的缅甸、禁核试条约、朝鲜半岛等地区具体问题交换了意见。主席声明确定了吸收新成员的原则和标准,以及会后将进行的活动和合作项目,同意中国和菲律宾于1997年3月在北京联合举办建立信任措施会议。1997年第四届外长会议重点就亚太地区安全形势、ARF进程进行了讨论。ARF成员在安全观、柬埔寨、缅甸、美日同盟、朝鲜半岛等问题上坦率交换了看法。各国外长高度评价ARF成立三年来在增进成员间相互了解和信任,维护地区稳定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主席声明提出,ARF将继续以建立信任措施中心,同时探讨建立信任措施与预防性外交的重叠领域。1998年第五届ARF外长会议的焦点是东亚金融危机和印巴核试验问题。各国外长普遍认为,亚洲正步入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调整期,亚洲金融危机已超出经济领域,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内的影响日益显露。会议赞赏中国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及其对亚洲地区经济稳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外长们对印、巴核试验“深表遗憾”,要求遵守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加入有关国际条约。主席声明提出,ARF应进一步探讨建立信任和预防性外交的四个重叠领域,即扩大主席斡旋权、专家/名人登记、年度安全报告和自愿介绍地区安全问题。中国在会议期间发表了《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受到各方普遍好评。1999年第六届ARF外长会重点讨论了东南亚安全形势、东北亚安全形势、跨国性问题以及ARF的未来发展方向。各方普遍认为,东南亚地区总体形势是稳定的。各方对朝鲜半岛形势表示关注,呼吁有关各方采取切实措施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各方还希望加强国际合作以应对日趋复杂的跨国问题。关于ARF发展方向,各国外长肯定了ARF五年来取得的积极进展,同意开始探讨亚太地区开展预防性外交的概念、定义、原则和加强ARF主席作用的具体方式和程序。主席声明对1999年5月美轰炸我驻南使馆深表遗憾,对中国人民和遇难者家属表示深切哀悼。 中国与ARF1999年10月10~19日,中国在北京承办了中国安全政策培训班,ARF各方派人参加。 1999~2000会间年度期间,新加坡和日本共同举办了ARF建立信任措施会间会议。蒙古、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分别举办了第三届国防院校长会议、军事冲突法研讨会和抢险救灾培训研讨会等一轨道会议,中国均派人参加。 2000年第七届外长会重点就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全球化对地区安全的影响及ARF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各方对论坛进程表示满意,高度评价了论坛在促进成员增进对话与了解方面发挥的作用。会议决定授权ARF建立信任措施会间会继续探讨预防性外交的概念和原则。 中国对ARF未来发展的立场唐家璇外长阐述了中国对地区形势及对ARF未来发展方向的立场和主张。唐外长指出,亚太地区形势总体朝着和平方向发展,但一些消极因素也有所增长,亚太地区安全仍面临挑战。他还对本地区双边军事同盟、多国联合军事演习等问题表达了中方的关切,强调要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必须坚定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通过对话合作,建立和发展正常、健康、稳定的国家关系,寻求最广泛的共同利益。关于ARF未来发展方向,唐部长重申ARF应坚持论坛的性质,以建立信任为核心。中方支持ARF探讨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预防性外交,形成各方都能接受和支持的预防性外交概念与原则。 2001年9月和10月,中国在北京分别承办了ARF军转民研讨会和第四届ARF国防院校长会议。同年,中方所提建立ARF海洋信息资料中心(网站)的建议顺利实施。 2000-2001年会间年度,韩国和马来西亚共同举办了ARF建立信任措施会间会议。在ARF框架下还举行了抢险救灾、反海盗等一轨道会议和培训班,中国均派人参加。 2001年第八届外长会就地区形势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就论坛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充分讨论,并通过了"预防性外交概念和原则","加强ARF主席作用"和"专家名人职权范围"三个文件。各方普遍认为地区形势总体稳定,但消极因素不容忽视。多数国家认为稳定的大国关系对地区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会议还充分肯定了ARF成立以来取得的进展,积极评价其在促进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中所发挥的作用。 唐家璇外长在会上着重阐述了中国亚太安全政策及对地区形势的看法。唐外长强调,中国的亚太安全政策是要保障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周边环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用一种政治制度、一种经济模式将亚洲地区统一起来,既无必要,也不现实。兼容并蓄,相互借鉴,才有利于共同进步。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应能长期共存,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唐外长指出,中方重视中美关系,欢迎美国在亚太地区发挥建设性的积极作用,并愿意同美方共同努力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同时,美国也应该认识和尊重中国的安全利益。 唐外长还阐述了对ARF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指出,各方就"ARF预防性外交概念与原则"、"加强主席作用"、"专家名人职权范围"三个文件基本达成共识,标志着论坛从建立信任措施向预防性外交过渡的进程中取得重要成果。中方支持论坛认真落实已达成共识的有关文件。同时,鉴于非传统安全问题正日益成为影响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突出问题,中方支持论坛逐步开展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并愿以积极态度参与并发挥应有作用。唐外长在会上再次重申了中方关于ARF成员间通报和派员观察多边联合军事演习的建议。 2001-2002会间年度,印度和越南共同举办了ARF建立信任措施会间会议。ARF框架下还举办了常规武器转让、维和、预防性外交等一轨道研讨会和培训班,中国均派人参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