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第五访 |
释义 | 第五访中文名:第五访 别名:字仲谋 民族:汉 职业:循吏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生卒不详 代表作:《临清楼文集一部》 出生地:陕西省泾阳县龙泉乡埝口伍村(东汉中期京兆长陵)人。 为司空第五伦的族孙。年幼时父母去世,家境贫困,时常给田主当雇工,以侍奉兄嫂。他酷爱读书,劳作之余,一有空闲时间,便研习学问。长大后出外做官,初任郡功曹,不久举荐为孝廉,补任蜀郡新都县(治今四川省新都县西)令。政事治理,教化大行,三年之间,邻县百姓争着归附,户口比初上任时增加了10倍。 由于政绩卓著,第五访升任张掖郡(治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太守。适逢年成不好,粮价腾贵,谷物涨到几千钱一石。第五访看到许多百姓挨饿,便打算开仓赈济饥民。下属官吏害怕遭到谴责,劝他上奏朝廷后再说。第五访道:“如果上奏朝廷,等待批准,这是不打算要这些百姓了。我乐意以个人的身家性命救助他们!”于是下令拿出仓库的储蓄,来救济无食的饥民。顺帝(125—144年在位)不仅没有责怪他,还颁示玺书予以奖励。第五访为了帮助百姓恢复生产,他亲自巡行各地,视察农田,劝民耕种。那年获得丰收,粮价由先一年的一石几千钱下降到一石几百钱,百姓安居乐业,一郡得以保全。 不久,第五访被调任南阳郡(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太守。免官后,拜护羌校尉,专门执掌西羌事务。他忠于职守,处事公正,深受边境羌族人民的信服。后来在护羌校尉任上去世。 第五访和茂陵县人秦彭一道被誉为东汉有名的“循吏”。 史籍记载后汉书 循吏列传 第五访字仲谋,京兆长陵人,司空伦之族孙也。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有闲暇,则以学文。仕郡为功曹,察孝廉,补新都令。政平化行,三年之间,邻县归之,户口十倍。 迁张掖太守。岁饥,粟石数千,访乃开仓赈给以救其敝。更惧谴,争欲上言。访曰:「若上须报,是弃民也。太守乐以一身救百姓!」遂出谷赋人。顺帝玺书嘉之。由是一郡得全。岁余,官民并丰,界无奸盗。 迁南阳太守,去官。拜护羌校尉,边境服其威信。卒于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