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既济汤 |
释义 | 既济汤,方剂名称,对大病后阴阳不相维系,阳欲上脱,或喘逆,或自汗,或目睛上窜,或心中摇摇如悬旌;或小便不禁,或大便滑泻有治疗效果。 基本信息【来源】《医醇剩义》卷四。 【组成】当归6克 肉桂1.5克 沉香1.5克 广皮3克 泽泻4.5克 牛膝6克 瞿麦6克 车前6克 苡仁12克 葵花子12克(炒,研) 【用法】水煎服。 【功用】理气行水。 【主治】膀胱胀,少腹满,小便癃闭。 药物组成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大熟地1两,萸肉1两(去净核),生山药6钱,生龙骨6钱(捣细),生牡蛎6钱(捣细),茯苓3钱,生杭芍3钱,乌附子1钱。 方剂主治大病后阴阳不相维系,阳欲上脱,或喘逆,或自汗,或目睛上窜,或心中摇摇如悬旌;阴欲下脱,或失精,或小便不禁,或大便滑泻。一切阴阳两虚,上热下凉之证。 临床应用1.大便滑泻:一人,年二十余,禀资素羸弱,又耽烟色,于秋初患疟,两旬始愈。一日大便滑泻数次,头面汗出如洗,精神颓愦,昏昏似睡。其脉上盛下虚,两寸摇摇,两尺欲无,数至七至。延医二人皆不疏方。愚后至,为拟此汤(既济汤),一剂而醒,又服两剂遂复初。 2.心疼:友人张某某,曾治一少年,素患心疼,发时昼夜号呼。医者屡投以消通之药,致大便滑泻,虚气连连下泄,汗出如洗,目睛上泛,心神惊悸,周身瞤动,须人手按,而心疼如故。延医数人皆不敢疏方。张某某投以此汤(既济汤),将方中萸肉倍作二两,连服两剂,诸病皆愈,心疼竟从此除根。 既济汤 笔者近年采自拟之既济汤治疗心肾不交型更年期综合征4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48例女性均经乌鲁木齐市中医院妇科门诊行妇检,子宫及附件B超及性激素测定等检查后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年龄最小48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 2 治疗及观察方法自拟既济汤。组成:生地、熟地、黄连、肉桂、赤芍、白芍、当归、茯苓、远志、炒白术等。加减法:气虚加党参、炒白术加量、黄芪;多汗加麦冬、五味子、浮小麦;口干加麦冬、知母;夜寐多梦加红枣、炒柏子仁。连服30日。 3 疗效标准及结果缓解:临床症状全部消失,6个月以上未复发者;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不足6个月或在6个月内复发者;有效:临床诸症状均明显减轻者;无效:至少有1种自觉症状无改变或改变不明显。48例中,缓解6例,显效18例,有效19例,无效5例。 4 典型病例患者,53岁。2001年6月30初诊。1999年3月始出现经期延长至10~14天/次,经间期延长至2~6个月,月经量多,同时出现心悸,夜难成寐,胆怯易惊,五心烦热。2000年2月月经未来至今。同年4月在乌鲁木齐市医院门诊行妇科检查、子宫及附件B超、性激素水平测定等检查后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给予“更年康片”(按说明服用)治疗 2个月无效。随后来中医内科门诊求治,给予既济汤,药用:生地30g,熟地30g,黄连6g,肉桂2g,炒白术15g,茯苓15g,赤芍15g,白芍15g,当归12g,远志12g。水煎5剂,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唯胆怯易惊偶作,继服20剂,诸症消失;上方巩固治疗5剂,门诊随访,诸症至2002年5月未作。 5 讨论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从生殖期向非生殖期的过渡期间,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内分泌失调而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心肾不交是其中一中医症型。病机基于天癸已绝,肾之阴阳俱虚,无力上济心火,心阴不足,心火独亢于上,不能下交肾水。余觅一径,尝试未用血肉有情之品治疗此症型,尚有一定疗效。其组方特点为:加大生地及熟地的用量在30~60g,以滋养心肾之阴;以黄连6g清心除烦,去心火;以肉桂2~3g引火归元;赤芍及白芍清敛肝阴,补心之母、济肾之子;当归养血活血,茯苓、炒白术健脾安神,远志交通心肾,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之功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