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名诗 |
释义 | 地名诗是把行政单位名及山川胜迹名等嵌于诗中而成的诗作,可分为“狭义地名诗”和“广义地名诗”。现存最早的地名诗是南朝宋谢庄的《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 中文名:地名诗 别名:嵌名诗 起源:南朝宋谢庄 最早作品:《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 分类:巧意地名诗、自然地名诗 范围:狭义地名诗、广义地名诗 定义分类地名诗是将郡名、州名、县名、道里名(行政单位名)以及山川胜迹名等,嵌于诗中,假借词意成篇。如果没有“假借此意”,虽句句有地名,也只是纯粹的嵌名诗。 根据地名诗的作用可简单分为两类:第一类即“巧意地名诗”,巧意地名诗是指作者刻意将地名嵌于诗中,本质是一种文字游戏;第二类为“自然地名诗”,这种地名诗是自然而然的用到地名或者诗中含有地名且地名在诗中含有一定作用的诗。 根据地名诗的取材范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狭义地名诗”,所谓狭义地名诗是指对某个地区的各个地方进行连缀成篇的诗;第二种为“广义地名诗”,这种诗的范围和空间距离都非常大,不局限于某个地区。 起源追溯据考证,现存地名诗以南朝宋谢庄(421—466)的《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为最早,全文如下: 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 谢庄 山经亟旋览,水牒倦敷寻。 稽榭诚淹留,烟台信遐临。(稽榭、烟台) 翔州凝寒气,秋浦结清阴。(翔州、秋浦) 眇眇高湖旷,遥遥南陵深。(高湖、南陵) 青溪如委黛,黄沙似舒金。(青溪、黄沙) 观道雷池侧,访德茅堂阴。(雷池) 鲁显阙微迹,秦良灭芳音。(鲁、秦) 讯远博望崖,采赋梁山岑。(博望、梁山) 崇馆非陈宇,茂苑岂旧林。(崇馆) 赏析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名诗,标题中的“都”指南朝宋都城金陵(今南京)。诗从游览山水的行前准备及计划落笔,描写沿途所见景色和对山川古迹的探访,寓涵着抚今叹昔之感。篇中涉及从浔旭至金陵间的稽榭、烟台、翔州、秋浦、高湖、南陵、青溪、黄沙、雷池、茅堂、鲁显、秦良、博望、梁山等十几个地名、山水名。诗以全篇对仗的五言古体写成,具有典型的南朝地名诗风格。统观全诗,此诗在地名诗中看来属于凤毛麟角,但若以写诗水平来看则稍逊一些。 谢庄之后,有南朝宋竟陵王萧子良(460—494)的《郡县名诗》,今已不存。但其同时代的王融、沈约、范云等人的和作尚在。从中可以看出,南朝地名诗都是五古,喜用对仗,甚至有全篇对仗的。唐代地名诗始有律诗、绝句。 部分诗作州名诗寄道士作者:唐·权德舆 金兰同道义,琼简复芝田。 平楚白云合,幽崖丹桂连。 松峰明爱景,石窦纳新泉。 冀永南山寿,欢随万福延。 奉和竟陵王郡县名诗作者:南朝梁·沈约 西都富轩冕,南宫溢才彦。 高阙连朱雉,方渠渐游殿。 广川肆河济,长岑绕崤千。 曲梁济危渚,平皋骋悠眄。 清渊皎澄澈,曾山郁葱菁。 阳泉濯春藻,阴丘聚寒霰。 西华不可留,东光促奔箭。 望都游子怀,临戎征马倦。 既豫平台集,复齿南皮宴。 一窥长安城,羞言杜陵掾。 峨眉山月歌作者: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广东省各府州县集成诗句(广东府州县名歌) 作者: 清·宋湘 广府南番附省城,香山顺德最闻名。 增城东莞由斯道,新会新安不共程。 清远直随三水过,龙门陆路必相经。 须知仁化连花县,欲往新宁改路程。 惠州归善为邑尊,闻道博罗胜景传。 莫道连平州作县,梅川经过问河源。 永安寻访兴宁友,先入和平说事端。 偶遇海丰知已者,同行又过陆丰船。 南雄群与保昌居,外县始兴可自如。 韶府曲江同廊住,翁源毗及乳源居。 欲寻英德归何处,乐昌仁化是通衢。 梅岭韶关分两地,山清水秀号名区。 潮州城内有海阻,始属饶平大埔堂。 澄海普宁兄弟邑,惠来均与共邻疆。 揭阳舟到潮阳港,丰顺同程不觉长。 一自韩文宣化后,河清海宴不波扬。 肇庆高要又一方,开平开建及阳江。 高明人唱阳春曲,曲韵新兴四会扬。 德庆欲寻知已友,鹤山歌调亦为良。 封川路隔恩平远,先到广宁附客航。 高州署近茂名街,电白信宜各一方。 寄语化州人买桔,吴州错认石城家。 诸君欲往雷州府,先到海康却不差。 堪笑遂溪红粉女,徐闻更鼓叠推花。 廉州土产实堪夸,东粤珍奇胜碧霞。 至重连城仍有价,珠还合浦总无差。 独怜烟瘴钦州地,日午朦胧数万家。 最是灵山边塞远,枕连西粤两交牙。 琼州城内即琼山,澄迈岑安久不还。 乐东会同三五友,临高陵水几多艰。 海南瘴气崖州万,昌化文昌处处难。 幸得定安回首日,感恩高挂顺风帆。 经过罗定是东安,遥隔西宁几度关。 更问连州多少路?阳山过了又连山。 久闻嘉应及长乐,兴宁首县亦相兼。 平远镇平都走过,山清水秀出名贤。 注:当时海南、合浦、钦州等地还属粤省管辖、而合浦县属廉州府管辖 作者简介宋湘,字焕襄,号芷湾,清乾隆21年(1756)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白渡创赋乡象湖村。宋湘于乾隆51年壬子中解元,嘉庆4年已未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5年庚申还乡,主讲惠州丰湖书院,10年乙丑奉召入都,居词垣。12年丁卯,充四川乡试正考官。13年戊辰,充贵州乡试正考官。18年癸酉,出守云南曲靖府,寻署广南府,权迤西道。道光5年乙酉,迁湖北督粮道,次年卒于任所。为官期间,关心民疾,积极用世,政绩斐然,为当地百姓所称颂。 周恩来总理所作地名诗两湖两广两河山 (指湖南、湖北、广西、广东、河南、河北、山西、山东) 五江云贵福吉安 (指江苏、浙江、江西、黑龙江、新疆(谐音)、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 四西二宁青甘陕 (指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陕西) 还有内台北上天 (指内蒙古、台湾、北京、上海、天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