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手足口疫
释义

手足口疫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疫多数会在夏天及初秋出现。

临床症状表现

急起性病、发热(体温38度至40度,热程在4至7天,7天以上少见)、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传播途径:

主要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疱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在患病第一周最易把病传染他人。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

潜伏期

3至7天。

可防可控 不可怕

首先,青少年,尤其是成人已生抗体,不会被传染。

学校、托幼所预防有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宿舍等保持通风良好。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清洗消毒。

3、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擦试消毒。

4、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5、清扫、消毒人员要戴手套,结束后及时洗手。

6、每日晨检,发现可疑患儿,及时送诊或居家休息,对患儿所用物品及时消毒。

7、患儿增多,及时上报,采取疫情控制措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3: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