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綦江金墉堤
释义

綦江整治河滨工程时,施工人员挖出一块古石碑。石碑上阴刻的“金墉 堤”三个大字清晰可见,旁书“綦河自黔汇众而下,直冲城南。每当夏潦湍急,堧坼善奔,非厚布之堤以防射讯,而城不可规,民不免患,爰揆势度址,自南而东,砌如城式,中填土石……”记载了180年前“金墉堤”修建的全过程。

据文物专家介绍,金墉堤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是原綦江县城一道防洪工程。该堤是綦江清代道光县令邓仁坤在任时修建,命名“金墉堤”意为大堤固若金汤。

《清史稿》载,邓仁坤出生于湖南武冈,道光五年,年仅15岁的他说服父亲,顶替逝世的兄长参加朝考,后历任綦江、梁山、江油、洪雅、富顺等地知县,官至江西督粮道。

綦江当地县志记载,当时,地处川黔要冲的綦江,县令已经空缺年余,主事的师爷勾结贼人,为非作歹,加之綦河年年涨水,百姓苦不堪言。16岁的邓仁坤任綦江县长,人称“娃娃县太爷”。

邓仁坤上任后提出修建堤坝防洪,却遭到当地大户阻挠,认为破坏了风水。邓仁坤智斗土豪劣绅,同时号召大户捐助。邓仁坤率先垂范,当场捐出5000两银票。经过全县人民的努力,在夏季洪水到来之前,一条800多米长、10米高的大堤横卧在河边,挡住了咆哮而来的河水。

在綦江为官5年,邓仁坤做了很多好事,后来调任富顺县任县令,綦江乡民撑起万人伞,设宴为他送行,酒宴席从县衙门大堂一直摆到綦河边。他离开时,綦江乡民上千人跟在邓仁坤的车轿后面跑,依依不舍,送出十余里。

目前,金墉堤已是綦江重点保护的文物,是綦河边靓丽的人文景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6: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