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柚子菟丝子病
释义

基本信息

中文病名 : 柚子菟丝子病

英文病名 : Grapefruit Japanese dodder biophyte

病原类别 : 非侵染性

危害部位 : 主要为害枝干。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病原物Cuscuta japonica Choisy属菟丝子科,菟丝子属,日本菟丝子。

分布 : 南方各省(区)都有发生。

危害对象 : 除柚子外,还可寄生为害多种果树和林木。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木,茎线状,黄白色,粗2mm左右,分枝多,具黄色稍突起的紫斑。叶退化成鳞片状,无叶绿素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花序旁生,基部多分枝。花萼碗状,萼片5,钝尖,基部接连,有红紫色瘤状斑点。花冠管状,白色,3-5mm,裂片5。雄蕊5,花药卵圆形,花丝无;花柱短,柱头二裂;朔果卵圆形,内有种子1-2粒。

侵染循环

菟丝子以成熟种子脱落在土壤中休眠越冬,在广西南宁也有以藤茎在被害寄主上过冬。以藤茎过冬的,翌年春温湿度适宜时即可继续生长攀缠为害。经越冬后的种子,次年春末初夏,当温湿度适宜时种子在土中萌发,长出淡黄色细丝状的幼苗。随后不断生长,藤茎上端部分作旋转向四周伸出,当碰到寄主(如龙眼树)时,便紧贴在上缠绕,不久在其与寄主的接触处形成吸盘,并伸入寄主体内吸取水分和养料。此期茎基部逐渐腐烂或干枯,藤茎上部分与土壤脱离,靠吸盘从寄主体内获得水分、养料,不断分枝生长,开花结果,不断繁殖蔓延为害。

发病条件

适于寄生生长的环境条件亦适于菟丝子生长及进行为害,土壤湿润、杂草及小灌木较多的柑桔园有利于菟丝子的发生。

危害症状

寄主的枝干及小枝被黄白色茎蔓缠绕,枝梢生长衰弱,叶片小而发黄,早落,严重的枝梢枯死,结果少或不结果。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结合苗圃和果园的栽培管理,掌握在菟丝子种子萌发期前进行中耕除草,将种子深埋在3cm以下的土壤中,使其难以萌芽出土。

2、人工防治:春末夏初,常检查苗圃和果园,一旦发现菟丝子幼苗,应及时拔除烧毁。每年5-10月份,常巡视果园,或结合修剪,剪除有菟丝子寄生的枝条,或将藤茎拔除干净。

3、药剂防治:对有菟丝子发生较普遍的果园和高大的果株,一般于5-10月,酌情喷药1-2次。有效的药剂有:10﹪草甘磷水剂400-600倍液加0.3﹪-0.5﹪硫酸铵,或48﹪地乐胺乳油600-800倍液加0.3﹪-0.5﹪硫酸铵。

4、注意事项:严禁将菟丝子的藤茎抛撒到果树上。果树新梢嫩叶期、开花结果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