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子时香 |
释义 | 在大年三十晚上11到1点钟为子时.这个时候烧香.祈求来年平安. 子时香的起源:烧子时香的风俗不知起于何时,在宋代已大为盛行。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为繁盛……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清·袁枚还专门说过烧头香的事,其《子不语·烧头香》中说:“凡世俗神前烧香者,以侵早第一枝为头香,至第二枝便不敬。有山阴沈姓者,必欲到城隍庙烧头香,屡起早往,则已有人先烧矣,闷闷不乐。”又如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五:“(韩元英)遣一亲信仆持香往岱岳祈谢,谓曰:‘圣帝惟享头炉香。’……按此知世俗有烧头香之说,由来久矣。” 新年第一柱香也称“烧头香”,又叫“烧头炉香”。这是一种中国民间的风俗,拜佛、敬神等都有这种习惯。信徒在除夕夜到寺、观或神祠,争上第一炉香,以示虔诚。而子时香分为新年子时香和平时的子时香。 子时香 是风俗很重要的习惯 表示这一年风调雨顺等意思 民间都很重视 子时一到 既要上香,争在新年的第一个时辰,上第一炷香,抢得头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