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转轨中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和问题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转轨中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和问题 作 者:刘伟 著 出 版 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9-1 版 次:1 页 数:470 字 数:480000 印刷时间:2011-9-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303117673 包 装:平装 22525939 内容简介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近10%的年均增长率,按不变价格计算,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水平都提高了十多倍,使中国从低收入的穷国水平上升为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水平。如何解释这种持续高速增长?这一增长的奇迹中到底具有怎样的特点?是哪些因素使得这种增长得以发生?动因何在?前景如何?需要创造怎样的条件使之可持续?在这一过程中存在怎样的失衡?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些失衡及原因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怎样的调整?这些政策的调整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如何?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质态有无变化?体现增长的总量扩张与体现发展的结构升级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增长、发展、政策和经济体制变迁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如此等等,都是十分重要并且富有吸引力的问题。近十年来,围绕这些宏观经济问题,刘伟做出了一些探讨。《转轨中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和问题》从四个方面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第一,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第二,中国经济增长与总量失衡。第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结构转变。第四,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政策。 作者简介刘伟,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经济科学》主编。出生于河南商丘,祖籍山东蒙阴。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兼任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评议组委员。兼任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首席专家,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委“万千百国家人才计划”国家级人才。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货币政策及传导机制研究”首席专家。曾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两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次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首届青年社科优秀成果经济学一等奖(胡绳奖),蒋一苇经济学著作奖,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奖。第八届全国青联常委,第九届北京市青联副主席,第十和第十一届政协北京市委常委。 目录第一篇 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 导言 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 一、中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变化 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非国有经济发展对生产效率影响的计算 四、结论 为何地方政府可以超能力扩张 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一、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怎样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具有怎样的突出特点 二、中国经济市场化进展如何,现阶段的体制改革具有怎样的历史性转变 三、处理现阶段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根本在于转变增长方式 应当以怎样的历史价值取向认识和推动改革 一、改革带来的社会经济变化及改革本身的历史性变化 二、对改革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及对改革要求的复杂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