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重修忠肃于公墓记
释义

基本信息

【名称】《重修忠肃于公墓记》

【年代】明代

【作者】陈继儒

【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重修忠肃于公墓记[1]

万历甲寅[2],武陵杨公[3],以御史奉命理两浙盐䇲[4],下车武林[5],首揭于忠肃公墓下,叹曰:“浙中伍大夫、岳武穆[6],与公鼎立而三,而公祠宇如陋巷矮屋。无论谒者伛偻几筵[7],有如公肃仪拥从出入庙中,讵此一丸土[8],能容数百万风车云马乎?”于是捐俸,命仁和令乔君[9],鸠聚工料[10],式增廓之[11],而此祠岿然,遂成湖上伟观。公属陈子碑而记之[12]。

大抵忠臣为国,不惜死,亦不惜名。不惜死,然后有豪杰不敢;不惜名,然后有圣贤之闷[13]。黄河之排山倒海,是其敢也;既能伏流地中万三千里,又能千里一曲,是其闷也。昔土木之变[14],裕陵北狩[15],公痛哭抗疏,止南迁之议,召勤王之师。虏拥帝至大同,至宣府,至京城下,皆登城谢曰:“赖天地宗社之灵,国有君矣。”此一见《左传》,楚人仗兵车,执宋公以伐宋,公子目夷令宋人应之曰:“赖社稷之神灵,吾国已有君矣。”楚人知虽执宋公,犹不得宋国,于是释宋公。又一见《廉颇传》,秦王逼赵王会渑池,廉颇送至境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又再见《王旦传》[16],契丹犯边,帝幸澶州[17],旦曰:“十日之内,未有捷报,当如何?”帝默默良久,曰:“立皇太子。”三者公读书得力处也。由前言之,公为宋之目夷;由后言之,公为廉颇、王旦,何也?

呜呼!茂陵之立而复废[18],废而复立,谁不知之?公之识,岂出王直、李侃、朱英下[19]?又岂出钟同、章纶下[20]?盖公相时度势,有不当言,有不必言者。当裕陵在虏,茂陵在储,拒父则卫辄[21],迎父则宋高[22],战不可,和不可,无一而可为制虏地也:此不当言也。此不当言也。裕陵既返,见济薨,郕王病[23],天人攸归,非裕陵而谁?又非茂陵而谁?明率百官朝请复辟,直以遵晦待耳:此不必言耳。若徐有贞、曹、石夺门之举[24],乃变局,非正局,乃劫局,非迟局,乃纵横家局,非社稷大臣局也。或曰:“盍去诸?”呜呼!公何可去也!公在则裕陵安,而茂陵亦安。若公诤之而公去之,则南宫之锢[25],后不将烛影斧声乎[26]?东宫之废,后不将宋之德昭乎[27]?公虽欲调郕王之兄弟,而实密护吾君之父子;乃知回銮,公功也;其他日得以复辟,公功也;复储,亦公功也。人能见所见,而不能见所不见。能见者,豪杰之敢;不见者,圣贤之闷。敢于任死,而闷于暴名,公真古大臣之用心也哉!

窃尝谓裕陵之返国,高皇帝不杀元顺帝之报也[28]。天生于忠肃以一社稷,高皇帝庙祀余阙之报也[29]。忠肃以谗死,报何居?夫使公功成身退,老死故乡,亦郭汾阳、李西平等耳[30]。镯镂之剑扬,而胥涛泣;风波之狱构,而岳庙尊;迎立外藩之冤酷,而于墓惨。公至是一腔热血,始真有洒处矣!今湖山之上,古冢累累,身死名灭,不可胜计。而东西往来于公之庙门者,登故垅,扫枯松,禁樵徼,哭英雄,又非独侍杨公一人而已。特侍御倡俸修墓,毖勒楹宇,垂百年馀,而表章忠贤之典始备,是不可以无记。

作品注释

[1]忠肃于公:于谦,明浙江钱塘人,字廷益。永乐十九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兵部右侍郎,后升兵部尚书。英宗正统十四年,瓦刺首领也先侵扰大同,英宗朱祁镇亲征,在土木堡兵败被俘。侍讲徐珵(后改名有贞)等主攻放弃北京南迁。于谦坚决反对,拥立英宗弟朱祁钰为景帝,主军务,击退也先军。景泰元年,也先请和。景泰四年,送还英宗。八年,徐贞、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拥英宗复位,诬陷于谦谋逆,处死。成化年间昭雪,万历年间追谥忠肃。

[2]万历甲寅:公元1614年(明神宗成历四十二年)。

[3]武陵杨公:指杨嗣昌。嗣昌,明湖广陵(今湖南常德)人。万历进士,崇祯十年官至兵部尚书。后因镇压张献忠起义军失败,畏罪自杀。

[4]盐䇲:食盐者的户口册籍。

[5]武林:即今杭州。

[6]伍大夫、兵武穆:伍大夫,指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兵武穆,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孝宗时追谥武穆。

[7]伛偻:腰背弯曲,此处指鞠躬致敬。

[8]讵(jù):岂,表示反问。

[9]仁和:地名,今属杭州市。

[10]鸠集:聚集。

[11]式:语助词,无意义。

[12]陈子:作者陈继儒自称。

[13]闷:烦忧、愤懣、沉默。

[14]土木之变:指明英宗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刺军所俘事件。

[15]裕陵北狩:明英宗朱祁镇死后丧裕陵,因用裕陵指代英宗。北狩,被俘北上的讳和。

[16]王旦:宋大名莘人。字子明。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真宗朝,知枢密院,累官至宰相。在相位十馀年,务行故事,为真宗所信赖。《宋史》有传。

[17]帝幸澶州: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军深入宋境,朝廷震动。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定亲征之策,十一月真宗至澶州。

[18]茂陵:明景帝朱祁钰死后葬于茂陵,因用以指代其人。

[19]王直,字行俭,泰和人。明永乐二年进士。英宗正统八年为吏部尚书。曾力谏英宗亲征。景泰年间,也先求和,力主遣使迎还英宗。李侃,字希正,东安人。明正统七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景泰年间,主张迎还英宗。景泰三年,景帝废原太子朱见深,李侃与朱英一同谏阻。朱英,字时杰,桂阳人。明正统十年进士,授御史。

[20]钟同,字世京,吉安永丰人。明景泰二年举进士,次年授御史。景泰三年,景帝废被立为太子的英宗长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四年,朱见济死。钟同上书请复朱见深太子位。不久,礼部郎中章纶复上书请。次年八月,大理少卿廖庄又上书请立朱见深。景帝命将钟同、章纶下狱产。钟同被杖毙,章纶一直被监至英宗复位,始被释放。章纶,字大经,乐清人,正统四年进士。

[21]拒父则卫辄:春秋时,卫灵公三十九年,太子蒯聩因与卫灵公夫人南子有仇,欲谋杀南子。卫灵公发觉,蒯聩出奔晋。四十二年夏,卫灵公卒,蒯聩之子辄被立为国君,即卫出公。六月,晋赵简子欲护送蒯聩回国。至边境,卫出公辄发兵击运其父蒯聩。

[22]迎父则宋高:指宋高宗赵构谋求从金国迎还宋徽宗、钦宗。

[23] 郕王:即明景帝朱祁钰,称帝前为郕王。

[24]徐有贞:曹、石夺门之举: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夜,左副都御史徐有贞、武清伯右都督石亨与宦官曹吉祥等,趁明景帝病重,带领一千卫兵,抢占宫城长安门,同时将被软禁在南宫的英宗用辇接至奉先殿,拥立其复位。

[25]南宫之锢:《文刺史漫抄》云:锢南宫,易太子,为公之罪。予已辩之矣。

[26]烛影斧声:宋释文莹《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祖赵匡胤病重时,将其弟赵光义如入寝宫,屏退侍者。众人遥见烛影下赵光义时而离席,又闻殿内有斧头剁地声。天将五更,宋太祖赵匡胤崩。后人因以烛影斧声赵光义杀兄夺位之疑案。

[27]宋之德昭:指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四年,亲征灭北汉,接着却又败于契丹,因而对平灭北汉的有功将士未予封赏。赵德昭认为这样不妥。太宗怒斥道:“待你当了皇帝之后,再赏他们不迟!”赵德昭因而畏惧自杀。

[28]高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29]余阙:元代庐州人,字廷心。先世唐兀人,居河西武威。元统进士,累官监察御史。至正十三年(1353)出守安庆,任都元帅、淮南行省左丞,与工巾军各部相拒数年。十七年冬,为陈友谅所围,次年城破身死。著有《青阳集》。

[30]郭汾阳,指唐代将邻郭子仪。子仪,华州(今陕西华县)郑县人。以武举官至天德军兼九原太守。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击败史思明。唐肃宗即位,任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因功封中书令,后又进封汾阳郡王。德宗时,尊为尚父,罢兵权。李西平,指唐将李晟。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初为西北边裨将,屡立战功,后调任神策军都将。唐德宗时率军讨伐藩镇田悦、朱滔、王武俊的叛乱;朱泚拳据长安,他回师讨平,收复长安。任凤翔、陇右节度使,兼四镇、北庭行营副元帅,封西平郡王。贞元三年,被解除兵权。

作者简介

陈继儒

(1558—1639)明代文学家。松江华亭人,字仲醇,号眉公,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复筑室东余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或集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争相购写。卒年八十二,有《眉公全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3: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