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名: 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 作 者: 陈平原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301164297 定价: 34元 内容简介理论思维的贫乏与理论框架的单调,是文学史研究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这一点我以前谈过,不赘。这里谈谈工作范式的建立与运用。因单是从哲学发展层次讨论文学史是什么,于实际研究作用不大。选择工作范式实际上也就选择了研究范围——承认有所不能,有所不为,破除那种“全面”、“稳妥”的教科书心态,根据自己的理论设计,长驱直入,变平面的罗列为纵深的开掘。 至于工作范式的建立,是作者的理论兴趣与研究对象特性之间的相互契合,有理论假设的成分,但并非纯粹先验的主观臆想。在“前研究”阶段,理论假设与对象把握不断对话,互相调整,很难再分辨什么“主观”、“客观”。这一点成熟的研究者在实际操作中都可能意识到,似乎没有必要为“正名”花费太多的心思。 作者简介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第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第一、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9)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等著作30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图书目录新版序言/1 第一章 新小说的诞生/1 第一节 小说界革命的发生与发展/2 第二节 新小说演进的动力/8 第三节 新小说群体的形成/15 第四节 新小说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起点/19 第二章 域外小说的刺激与启迪/23 第一节 开眼看世界/24 第二节 意译为主的时代风尚/32 第三节 翻译小说的实绩/41 第四节 接受中的误解/51 第三章 商品化倾向与书面化倾向/62 第一节 小说市场的拓展/63 第二节 小说家的专业化/73 第三节 新小说的商品化倾向/79 第四节 新小说的书面化倾向/86 第四章 由俗入雅与回雅向俗/92 第一节 在雅俗、新旧之间/93 第二节 由俗入雅——梁启超们的救世说/98 第三节 回雅向俗——礼拜六派的消闲说/106 第四节 雅俗并存局面的初步形成/114 第五章 集锦式与片断化/12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