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特色医疗学术研究会 |
释义 | 机构简介中国特色医疗研究会是由当时的国家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建议并亲自支持下,于1986年在北京成立的学术团体,由崔月犁部长亲任首届会长。 研究会的宗旨是传承中医药特色优势,弘扬中医药特长、交流特色医疗学术,培养特色医疗名医。成立23年来,一路艰辛、一路奋斗,现在拥有一批特约研究员、专家委员和众多会员,为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贡献。 内设部门研究会总部下设有学术部、继续教育部、信息部、国际交流部等工作部门,由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每年要主办并召开多项学术会议、培训班、组织出国考察等。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倡要创“三名”(名院、名科、名医)的要求,中国特色医疗学术研究会近两年把工作重点放在发现特色医疗名医、培养特色医疗名医、推广特色医疗技术、宣传特色医疗名医上。先后主办了八次全国特色医疗名医学术交流会,两次中医药特效疗法百佳名医学术交流会和实用技术培训班,使一批批默默无闻的特色医疗技术得到推广,使一些基层的名医登上大雅之堂,走上成名成家之路。 领导介绍会长:王健王健,男,原任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防疫司司长,是我国卫生界杰出的管理专家和学者。现任中国特色医疗学术研究会会长,中国农村卫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健教授虽是西医专家,但对中医药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认为中医药事业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医疗事业,必须高度重视大力发展予以扶持。当前两年有人叫嚷要取消和告别中医药时,王健老司长就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并为发展中医药做了很多呼吁和具体工作。他从卫生部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没有闲暇,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中医、发展中医上。他出任中国特色医疗学术研究会会长以后,亲自安排布置每年的工作,听取汇报,还亲自参加学术会议和活动;还动手写讲稿,亲自为基层中医药人员讲课,帮助提高其诊疗水平。 他非常重视民间中医药事业,关心民间中医药人员,为了鼓励民间中医们,每次学术会议他都认真听取意见,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为了鼓励民间中医,每次会议期间他不顾疲劳,总是尽量满足民间中医们的要求,与他们谈话、题词、照像等以作鼓励,他的平易近人作风受到民间中医们的欢迎。 王健会长现在虽然年高多病,不能亲自出席每次的会议或活动,但仍在领导和指导着研究会的工作。 副会长: 余治平余治平,男,原任国家卫生部健康报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兼常务总编,是我国卫生界著名的管理专家和新闻工作者。现任中国特色医疗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村卫生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余治平教授长期在卫生部门工作,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先后对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中医药工作进行过专题调研,率先提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必须要有中医药参予并发挥作用,他重视和关心民间中医,在多次会议上提出:“不要小瞧基层的中医”,提出“小人物有大作为”。他担任特色医疗研究会副会长后,热心学会工作,关注基层、重视中医,提出应大力推广中医药实用技术,农村需要简便廉验的中医中药。发展中医必须要弘扬特色医疗,中医如没有特色就会失掉优势。 余治平教授重视支持学会的系列工作,每次会议和活动都亲自参加并指导,是一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专家学者。有他的参予和指导,研究会的工作总是在不断地前进和发展之中。在2008年10月主办的全国中医医院业务副院长、医务科(处)主任论坛会议上,他强调中医医院必须突出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必须加强中医的医疗业务管理、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中医管理特色”的提出丰富了“中医特色”的内涵和外延。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