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卡达尔 |
释义 | 简介杨·卡达尔Ján Kadár(1918年4月1日 — 1979年6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导演。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 人物生平Kadár和Elmar Klos远在新浪潮诞生前便已经开始合作拍片,但他们依旧因其在五六十年代那些批判性和革新性的作品被认定为这个运动中的一股力量。Kadár的第一部长片Katka (1950),是一部表面上讲述一个农村女孩成为工厂工人的“良性”故事。因题材表面上具有的争议性,使其被认定为“资产阶级”作品并遭开除出斯洛伐克本土电影业。随后Kadár来到捷克电影制片厂欲谋份差事,就是在那他结识了捷克电影界老将Elmar Klos,并开始了两人长达17年的合作经历。他们的第一部作品《绑架》(Unos,1952)明显是反资产阶级的,然而当局却依旧指摘该片具有“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在苏联传奇导演普多夫金的干预下本片才得以解冻。他们的第二部作品《来自火星的音乐》(Hudba z Marsu,1954)是部音乐喜剧,然官方评论认为该片有影射社会要人之嫌。《终点站的房子》(Dum na konecne,1957)侥幸躲过了当局审查,而《三个愿望》(Tri Prani,1958)却被当局封杀并使两人被停职两年。 之后两年变成了五年,直到1963年他们拍摄讲述游击队战斗故事的《死亡在召唤恩戈尔琛》(Smrt si rika Engelchen),以及接下来的批判斯大林主义的影片《辩护人》(Obzalovany,1964),而让两人获得国际好评的电影则是《大街上的商店》(Obchod na korze,1965)-首部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捷克斯洛伐克电影。表面上《大街上的商店》讲述的是在法西斯主义时期在斯洛伐克遭受迫害的犹太人的境遇,而往下深究便能唤起所有的欧洲人关于形成和巩固政治迫害应负的责任感。两人最后一部合作的电影《被欲望驱使的安娜达》(Touha zvana Anada,1969),一部在形式上和结构上均十分复杂的关乎幻想和性沉沦的电影。Kadár于1970年移民美国,并在那完成了他最后两部作品《天使莱温妮》(1970)和《父亲的谎言》(1976)。 Kadár于1979年逝世于洛杉矶。 主要作品Laterna magika II (1960) 我们不会忘记 (1963) 大街上的商店 (1965) 被欲望驱使的安娜达 (1969) 父亲骗我 (197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