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玘屯村
释义

杨玘屯村简介

杨玘屯村位于河南省浚县黎阳镇,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呢沽沽”的集中产地,素有“泥玩具之乡”、“泥塑第一村”之称,被民俗学专家称为研究历史的活化石,是典型的地域文化,2006年,泥咕咕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产保护名录。

杨玘屯名字来自隋唐之交在此屯军的大将杨玘。二○○六年五月二十日,泥咕咕列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浚县城东二里地的杨玘屯,这里全村几乎家家都精于泥塑。素有“泥玩具之乡”之称。据传隋末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破黎阳仓时,与隋军在同山相遇,两军激战,隋军大败,瓦岗军将士也伤亡残重产劲卒良马多死,士卒疲病。李密部将领杨玘奉命收容疲病士卒扎寨金堤(今杨玘屯)屯兵恳田,休养生息。军内有会捏泥人的士卒,在稼穑之余,常捏制一些鸪鸪鸟,战马,骑马人等以怀念阵亡将士,留恋疆场驰骋之情。由此捏制泥玩的手艺流传至今。泥咕咕分为“泥货”、“烧货”两种,凡是需用嘴吹的泥玩哨,一般都要经过低温烧制后再施彩叫“烧货”。未经烧制晾干的泥塑干后再施彩刷漆为“泥货”。浚县泥玩的种类很多,根据内容形式可归纳为“鸟类泥玩”、“动物泥玩”“人物泥玩”三大类型。”。每逢浚县正月、八月古庙会,只要你身临此地便可在街头巷尾看到很多身着农村服饰的妇女、小姑娘,有的挎着蓝筐,有的托着盘子,有的推着三轮车在街头卖泥玩具。由于浚县泥玩具内容丰富,造型古朴,风格各异,纹饰色彩鲜艳,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不仅逗儿童玩耍喜欢,成年人也感到美不胜收,争相挑选存玩。

浚县古庙会历史悠久。明代中期,浮丘山正月会兴起并逐渐发展。清康熙年间,浚县古庙会已颇为兴盛。清末至民国年间延续不衰。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扬其利,抑其弊,扶持改造古庙会,使其在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1952年和1954年,浚县人民政府曾两次发出发展物资交流大会的通知。1958年集市贸易被取消,古庙会一度衰落。1961年开始恢复,到1965年逐渐达到原有规模。“文化大革命”期间,古庙会被视为“四旧”而加以限制。1976年初,浚县革命委员会发布通告,取缔浮丘山正月大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庙会得以恢复和发展。原有古庙会规模扩大,有些村庄起了新会。今全县每年有庙会257起,三天两头有会。浚县的古庙会不但多,而且规模大。浮丘山正月大会,会期半月有余,高峰日赶会人数达二十余万。

浚县泥塑艺术

概要

浚县泥塑艺术是以胶泥为原料,手工捏制人或动物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颜色以黑、赭石、白等为底色,蓝、绿、白、黄、红为花纹图案颜色,颜色不经调和,是用原色直接绘画,很具有民俗乡村韵味。”

浚县泥塑主要集中在杨玘屯,据史料记载,在隋末农民起义军与隋军的战争中,双方为争夺黎阳仓,有一员叫杨玘的大将在此屯兵,故后人将此村命名为杨玘屯村。当时,为了纪念在战场上阵亡的战友,将士们常捏制一些鸪鸪、战马、骑兵等以表怀念之情。现在,浚县泥塑的创作题材有了很大拓展,又出现了狮子、小鸟、十二生肖等。其特点继承并发展了古代雕塑的传统工艺,显得古朴、活泼、夸张而又豪放,这是它们的共性。

三大流派

浚县泥塑发展至今,已分化出各具特色的三大流派:以王蓝田为代表的泥咕咕派;以“泥猴张”张希和为代表的泥猴派;以宋学海、宋庆春为代表的泥玩派。

王派采用传统手法捏制的泥咕咕可发出“咕咕”的声音,其造型古朴、活泼,色彩斑斓。作品被收藏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王蓝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民间工艺大师。王派传人王学峰在继承父辈传统捏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2007年,王学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被文化部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作品“吉祥奥运”、“五福娃”、“狮子滚绣球”经奥组委评审,参加了“扬帆奥运?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精品巡展”首展”;

张派是以捏制泥猴而出名,故名为“泥猴张”,捏制的有杂技泥猴、顶缸泥猴、说唱猴、观月猴、舞蹈猴、抽烟猴、醉酒猴等等,这些猴子造型奇特、虚构合理、变形得当、引人发笑。“泥猴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工艺美术家”称号。

以宋学海为代表的宋派捏制吹可发声的泥人、泥马、十二生肖等,被人称为“泥人宋”。他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被河南省文联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作品先后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博物馆院等单位收藏。三大流派的作品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浚县政府对泥塑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壮大非常重视,为此,引导其专门成立了“泥塑艺术研究会”,组建了杨玘屯泥塑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农户运作模式。杨纪屯泥塑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现有职工1000多人,中层管理人员30人,销售人员50人,策划人员10人,外地销售网点5个,年产泥塑产品80余万件,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