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信息研究中心 |
释义 | 概述2011年6月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共同主办的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信息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龙”在人民大学举行。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信息研究中心,系由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中国法学会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共同成立、致力于为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搭建的为中央部门提供决策信息与智力支持的平台。首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龙”就选择了一个跨学科的研究主题,即“刑事侦查阶段中的媒体报道”,涉及法学、新闻学等研究领域。 主要学者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飏,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斯喜,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政府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李岳德,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瑞翔,《中国法学》副总编李仕春,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车丕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副院长林嘉、副院长胡锦光等 顺应法治建设发展的创举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飏在致辞中谈到,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信息研究中心以及其他机构的成立,充分地表明了我们法学界所具有的这种强烈的国家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意识。就是说在我们的社会转型期,我们法学家也正在或者已经实现将我们的学问向经世致用和治国、平天下这方面转型。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信息研究中心是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和高校合作成立的首家研究中心,在公平正义备受关注,社会矛盾化解日益迫切,社会管理亟待创新,需要法学家拿出真本事,献出大智慧的时代,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体现了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也因应了天时、地利和人和。 作为研究中心的顾问,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陈斯喜对研究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三点期望: 第一,期望这个中心能够始终坚持中国问题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地了解实践和实务部门的需要,为中国法治实践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第二,期望研究中心能够始终坚持宽阔的理论视野,做到中外比较,历史分析,融会贯通,强化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做到法治研究和中国国情的创造性结合;第三,期望研究中心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拓宽工作思路,确保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常态性对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贡献真知灼见。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将充分发挥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双方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更为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搭建了一个为中央领导和部门提供法律决策信息与智力支持的平台,努力打造我国法治领域高水平的思想库和智力库,进而从更高的层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打造法学研究的良好品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以后,中国法治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法律体系的形成仅仅是一个开始,更繁重的、更艰巨的法治建设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法律建设重点应该转向如何更好的执行法律,提高执法的社会效率,如何加强法制的适用,如何强化法律的解释,使共和国的法律能够在民众的心目当中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能够保护他们权利的一种规则?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信息研究中心的成立可以说正是对以上思考的回应和积极尝试。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信息研究中心希望整合不同领域的资源,致力于为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搭建为中央部门提供决策信息与智力支持的平台,共同破解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 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信息研究中心的成立,将关注并推动跨学科、跨专业学术研究活动的开展,促进法学理论研究与法律实务之间的密切结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各部门法的建设已经相对完善,现在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对我们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些重大的法律问题,比如人权问题,已经不是某个单一的部门法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的那种只在本学科内探讨本学科问题的研究方法,显然已经不符合法治建设发展的要求。跨学科研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立的情况下显得尤为必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